正文 故事起源 一 血染未央(1 / 3)

一血染未央

2069年前,七重天諸星因不滿自己的星辰天盤位發生些微位移致使本星與其它星位的天盤發生小範圍重疊進而發生打鬥,而後爆發規模空前的星辰混戰。許多星辰被擊落天界,發生超大規模的流星雨。長白山江源縣有名的81個幹飯盆,就是81顆星辰墜落地球砸下的隕石坑。

星辰之所以發生位移,是因為九重天界烏銀龍與赤金龍覺醒後同時吸食盤劇在天目山地底的熔岩妖夔,兩龍爭食互不相讓繼而發生攪動天界地纏鬥。

天羽星星力不濟,整個星軌偏轉73°,致使自己的衛星——紫澳星脫軌遠離。而他的星位被星力強悍的啟明星占據。失去星位的他投胎於王政君腹中。

十年後,曾經擁圍在天羽星赤道的炫藍色光環被啟明星抽走星力後拋落人間,僥幸投胎於公主腹中。

十二年後,天羽星曾經的衛星——紫澳星自墜魔界投靠魔君——申屠愛。

紫澳星把冥界奇書《原道魂文》的下落告知申屠愛,用以交換申屠愛手中能蠱惑人心的符文玉如意。

紫澳星以術士身份混跡長安,此時已經是公元前18年。劉驁與張放因為太後偏袒國舅而發生爭執。劉驁賭氣迎趙宜主進宮。張放因此自請回歸封地。半年後兩人和解,劉驁招張放重回長安。已在國舅王思府為家丞的紫澳獻一毒計,以趙合德性命逼迫趙飛燕奪走皇長子,讓她嫁禍於張放。

皇帝劉驁見到遺留在皇長子寢宮床榻上張放的雙魚玉佩疑竇從生。按說張放是護衛軍統領,他要帶走宮中任何人哪怕是自己都會全無一點痕跡。這難道是他的真實意圖?是警告他,批判他的無情背叛?

恰好此時張放聞訊趕來。劉驁遂問他:“雙魚玉佩是朕親賜與你,親手為你佩於腰間,你曾發誓永不離身。”

“陛下懷疑我劫走皇長子?”張放心下震驚,幾天前,張府無辜的家丁張大丙被官府以強搶民女的罪名捉拿,自己親自帶人到縣衙縱火,逼迫縣令彭如水就地放人。那時陛下招放入未央宮,他的眼神也冷得嚇人,現下他的眼神疑慮中帶著讓人心疼的絕望。

“即便不是你也是你們!”劉驁冷冷道。

“朕一進殿就聞到至少六人的氣息,而你身上淡淡的茉莉熏香朕豈會辨不出?”

“茉莉熏香也不僅為臣獨有,陛下為何篤定臣與國舅暗自勾結裏應外合擄走皇長子?陛下,王國舅派管家帶神醫劉文進入公主府治好了我母親的咳喘頑疾。臣在國舅壽宴上舞劍助興,以表謝意。除此之外放與他再無往來。”

“太後偏袒國舅。國舅爺們仗勢大興土木蓋奢豪府邸,你為什麼要向著太後說話?”

“當今天下外戚勢大,拂逆太後恐惹禍上身。”

“你心裏怎麼想得當朕不知?”

“陛下有話明言,臣洗耳恭聽,支支吾吾卻是為何?”

“當時年少,放,殊絕豔麗,慧敏靈動,令朕一見傾心。放對朕也仰慕多情,帶朕遊遍長安境內,許多歡言笑語留存草木山石間。可歎,彼時喜樂歡笑終不複還。今時今日,朕與你到底心意兩相背,奈何!奈何?”

“陛下臣沒有劫擄皇長子,望陛下信臣所言。當下尋皇長子下落要緊,臣即刻親自帶人秘查此事。”

“放,還你!”通透碧綠,首首相望尾部纏綿的雙魚玉佩,遞於張放眼前,劉騫高大的帝王身軀陰影籠罩著雙膝跪地的張放。

張放不敢抬頭,此時的劉驁對皇權有把握不住,深深的無力感,多次治國理政,皆受製與太後與幾位國舅。他心內積聚著太多不痛快,張放擔心一個不經意的眼神會擊垮他脆弱的帝王自尊。

劉驁看不到張放的表情,從他雙手握拳一再隱忍的態度看,張放對自己的仰慕已經消耗殆盡。

“速去,平安帶皇兒歸來。”

“喏!”

……

三十裏鋪。荒郊茅草陋室外。

天野廣闊,草木枯黃,紅通通的晚霞映耀著西邊天際。一隊風塵仆仆的騎隊,踏著枯草“噠噠”急行。長途騎馬使騎隊眾人麵色疲憊,然而為首青年容貌殊麗豔絕讓觀者驚歎,進而忽視他布滿血絲焦急的神色。

武夷山貢茶烹煮散發的奇香和著縷縷白蒸汽飄蕩到張放鼻尖,刺激的他鼻孔微癢。

渾厚有力地笑聲率先傳出茅草室外。“富平侯好早,來得正巧,老夫煮茶恭候貴客多時矣。”

張放躬身失禮道:“王國舅怎的約本侯在這貧瘠之地見麵?國舅爺的貴體豈可受得這陣陣寒風?”

颯颯秋風掃下幾片火紅楓葉,調皮地往人脖子裏鑽。肥胖的王國舅已經輕裘皮靴著身,顯貴的玉腰帶紮得著實狼狽,他不得不解它下來。國舅府心機深沉且眼見高的老管家忙把備用的粗布腰帶拿來替他係好。

“國舅應知劫走皇長子犯得可是誅滅九族的重罪?”

“老夫不知侯爺言之何意?皇長子確在老夫手裏,可他卻是富平侯你為奪聖寵派人擄走之。老夫不辭辛苦親自帶人捉拿奸賊替陛下分憂,陛下洪福齊天皇長子平安脫險矣,幸哉,幸哉。”

“國舅所言實為汙蔑,本侯對陛下隻有敬仰絕無私情,何來爭寵擄皇長子一說?”

“是麼?侯爺腰間的雙魚綠玉腰佩卻為誰贈?”

“陛下念本侯護衛皇城辛苦故賜之。國舅爺,陛下口諭:命本侯速帶皇長子回長安。請國舅爺交還皇子與我。”

“侯爺性急也。老夫玩笑豈可當真?請進茅屋飲茶,老夫已派人帶皇子來。”

張放帶的護衛共有二十人,十五人守在茅草屋外,五名親隨簇擁張放進入茅草屋。

張放接過王國舅遞來的茶盞,謹慎地望了一眼茶湯,湯色鮮亮清明全無一點雜色,看來茶水無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