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張氏祭祖(1 / 2)

寒冬臘月,年關將至,宋國境內的人們無論達官顯貴還是平民百姓都在為新年做準備。宋國立國300多年,在國教天師教的幫助下,一直風調雨順,雖然境內地多丘陵,但老百姓溫飽不愁,宋國傳璽12代,中間或有無能之輩,酒色之徒,但好在無暴戾恣睢之人,多是守成之君,現今的宋國國主宋享30歲繼位,在位5年雖無建樹,亦無過錯。

在宋國北部邊疆,小崇嶺山脈重巒疊嶂,銀裝素裹自有一股雄渾俊美景象。一處直聳而立,猶如一把利劍插向天空,峰頂是個約有兩坪見方的平地,一個黑發白衣的童子打坐其上。

那童子年紀有七八歲上下,雙目緊閉,偶爾露出微微痛苦之色,烏黑的頭發上生出淡淡白煙,顯然是用功到了緊要關頭,如是過了良久。童子終於收功,緩緩張開雙眼,烏黑晶亮的瞳子中看不出是喜是憂,這是天邊一道火紅閃光快若疾箭向他飛來,童子不慌不忙,用手一引,就見這紅光落入手心,化為一道符紙,紙上傳來一段女聲“樂兒,早修結束速來祠堂隨大家祭祖,若是來晚了,小心你的屁股”,童子烏黑的眼中終於露出了一絲笑意,身形一閃,已經從這幾十丈高的峰頂跳下,隻見他每隔兩三丈就或用手或用腳在岩壁上借力略減下墜之勢,眨眼功夫就從峰頂下來,手上指訣一掐腳下一股綠色靈氣若隱若現,隻見他身形猛地加快,沿著一條小路疾行而去。

宋國北原府群山環繞的張氏宗祠,北原府地處宋國北疆,緊鄰小崇嶺,一麵臨海,地多丘陵,人口是宋國六府中人口最少,地域最廣的。被汴梁府人笑稱為窮山惡水,然而深山老林多有奇珍,崇山峻嶺必有靈脈,這小崇嶺之下多有靈脈,山中偶有異寶,對於許多不能占有洞天福地的小門小派,修行家族來講,也是不錯的修煉之地,而張家正是這樣一個修行家族。

修仙之道講求財侶法地,四者缺一不可,財者修仙所需的寶物資源丹藥之類,侶者道友道侶,法者傳承法訣,地者洞天福地,故而一個人靠自己是難以在修仙的漫漫征途中取得什麼成就的,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組織嚴密的修行者團體成為了修真界的主體,就如宋國國教天師教正是宋國本地修真界的四大門派之一,與梵心宗,三陽門,天星派共同統治大宋修真界,分攤靈石礦,坊市收入,等利益。各大派劃分利益範圍之後,其下又有許多小門小派受他們的庇護,而北原府正是三陽門和天星派的勢力範圍。

張氏家族的第一任族長張孝旗是孤兒出身,因為資質不錯,又身具火靈根而被三陽門的一位長老收養,可惜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導致結丹無望,離開師門在這北原府娶妻生子建立了張氏家族,傳承至今已有400年了,靠著這份香火之情,張氏托庇於三陽門下,到要比一般的修真家族,小門小派好過不少,現在的族長張行一執掌家族已有40年了,40餘年前他築基成功正式接掌了張氏家主之位,每年這個時候都是由他帶領張氏子弟在此祭拜祖先,求祖先保佑張氏人才輩出,傳承永繼。而能夠在此祭拜祖先的都是張氏嫡係和旁係中有修仙資質之人。

傳說人族是太古大神女媧氏所造,太古人族每個人都有毀天滅地的大威能,但傳承至今的人族修行漸難,兗州之地已經千年沒有飛升之士了,大多數人就是一生打坐練氣也難以感覺到氣感,跟不要說調動天地靈氣施展仙法了,這裏所說的有資質一般是指能夠擁有真氣,正式進入練氣第一層之人。

隻見張行一正準備帶領數百張氏子孫叩拜行禮,忽然眉頭一皺回頭向一個白臉微胖書生打扮的漢子問道“凡小子哪裏去了,不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那漢子眼睛一翻,恬臉笑道“我哪裏知道?”張行一身旁的老婦人,一見張行一臉色發黑,忙斥道“好好跟你爹說話”那漢子道“平日裏你們拿著當個寶,我碰一碰都不得,現如今向我要人,我這當爹的好不可憐啊”旁邊一個美婦人忙拉了他一把向張行一行禮道“公公休急,我已發訊給樂兒,料想馬上就到,張行一這才臉色稍緩,正這時一個白衣童子飛身穿過弄堂人群,跑到近前向眾人行禮“樂兒給祖父祖母父親母親問安”正是之前峰頂打坐的童子,張氏族長的嫡孫,張傑,因出生不同旁人,隻笑不哭故乳名樂兒,今年七歲,張行一三代單傳,平時自是對他寵愛異常,張傑又天資聰穎,繼承了父親的火靈根和母親的木靈根,被家族長輩期望很大,說是家裏的太子爺也不為過。好在張傑早慧,倒也不曾恃寵而驕,每日勤於修煉,之前正是急於衝擊瓶頸才耽誤了時間,張不凡一見眾人等他趕緊上前道歉,那中年文士是張不凡的父親張凱,張行一的獨子,倒是一臉看戲的樣子,張行一環顧眾人正要說什麼,卻突然停下,細看了張不凡一眼,露出笑容“好,好啊,樂兒你可是突破到練氣四層了?”“正是”張不凡揚聲道,一時間小小的張傑成了眾人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