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用筆名阿優,彝族。1985年出生於四川普格縣。曾就讀於重慶師範大學服裝學院,中途綴學,後赴廣東、浙江、北京等地打工,在服裝廠做充鴨絨工三年。2012年開始發表詩作,著有個人詩集《打工的彝人》,創辦了民刊《彝族打工文學》。
遲到
好些年了,我比一片羽毛更飄蕩
從大涼山到嘉興,我在羽絨服廠填著鴨毛
我被喚作“鴨頭”時遺失了那部《指路經》
好些年了,村莊在我的離去中老去
此刻它用一條小興場的泥路
反對我的新鞋、歡迎我的熱淚
好些年了,我的宇宙依然是老虎的形狀
一如引用古老《梅葛》的畢摩所說
顫抖的村寨跳進我的眼瞳,撕咬我
好些年了,兒時的夥伴已建起小樓
我也回到了大地的中心,我的土掌房
三塊鍋莊石,三根頂梁柱
父親笑嗬嗬在火塘邊抽蘭花煙
像溫暖的經書,讓我念誦不已
他的拐杖又長高了不少
而母親笑嗬嗬在我心裏
今夜我要睡在她的舊床上,今夜我必須做夢
因為我錯過了祭祀
彝年
牆頭的仙人掌,像彝寨一樣艱難地活著
保留著我童年的刺、阿媽亡故的刺
那些我寫在老屋外牆上的詩句
被雨打風吹,已模糊成我們民族的蹤跡
所有歸來的日子都是彝年,長輩勸酒
做著打工夢的小侄女纏著我
做一場反詛咒的儀式越來越難了
逮隻小豬轉轉腦殼容易,卻請不到真正的畢摩
我謊稱自己仍然是彝人,謊稱晚輩都已到齊
但願先祖還在,還認得我們穿過的舊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