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行畢
九轉逍遙道果全,三千功行作神仙。
金書玉簡宣皇詔,足躡祥雲謁九天。
解曰:丹成九轉,造化成就,道果圓成,更積外行三千,外果圓滿,方可飛升。故許旌陽,丹成之後,除蛟龍之害,然後上升。孫思邈丹成之後,救萬民之疾,然後上升,皆須立功成名方得上升也。上升之日,天樂來迎,簫韶合奏,以過天關,隨功行分職,列為仙班,與天地相為長久也。
內丹訣陳樸衝用撰九轉金丹秘訣泥丸先生陳樸傳
一轉歌、第一轉舌下四竅,兩竅通心兩竅通液。
一轉之功似寶珠,山河宇宙透靈軀。
紅蓮葉下藏丹穴,赤水流通九候珠。
一轉之功似寶珠
天一真水,藏之於膽,陰陽和合,降而為丹,狀如露珠一顆。
內丹之功,起於一而成於九。一者,萬物之所生也。天一生水,地二生火,天三生木,地四生金,天五生土。五行之序起於一,故內丹之功亦起於一。轉而成於九者,九為陽數之極,數至於九,則道果成矣。似寶珠者,言天一真水藏於膽,陰陽和合,降而成丹。初降之狀如露一顆明珠。珠者、珍敬其丹也。
山河宇宙透靈軀
人因父精母血交媾而生身,形交也。丹因心火腎水交媾而丹降,氣交也。丹降之時,神遊方外、陰陽太和、至忘其形,天地山河、六合萬物、在我身之內、我身在天地之外。隻覺此中,一點光明如日,乃丹降也。
人之有身,父精母血交媾而成,此形交也。丹之所降,心火腎水交媾而成,此氣交也。故曰:形交則生人,氣交則成丹。言其丹降之後,神遊方外,陰陽太和;坐忘其形,天地山河;六合萬物,皆在我身之內。我身在天地萬物之外,隻覺心中一點光明。乃是丹降也。故曰:山河宇宙透靈軀,軀者、身也。山河包藏我身之內也。
紅蓮葉下藏丹穴
舌下兩竅,左通心,右通膽。真氣流注以通神明。故人身不安,則舌下液幹,以其真氣耗也。一轉之首,以舌閉其兩竅,使真氣不泄於外,以通其神水也。
所謂紅蓮者,舌是也。自兩竅通心,兩竅通液。人有病者,則舌下津液幹而其真氣耗。一轉之首以舌閉其兩竅,使真氣不泄於外,以通其神水也。
赤水流通九候殊
赤水液也,九轉之首。每遇九日,細息九次。每次入口九口,自然津液通流,自舌而生,以灌下藏,乃九候也。
所謂赤水者,心之液是也。九轉之首,每遇九日納息九次。每一次納息九口。自然津液通流自舌下,而生以灌五髒,故曰九候珠也。
望江南閉舌下竅,通膽氣。
黃中寶,須向膽中求。春風令人生萬物,乾坤膝下與吾儔,百脈自通流。
施造化,左右火雙抽。浩浩騰騰光宇宙,苦煙煙上靄環樓,夫婦漸相謀。
中黃寶須向膽中求
天一生氣,名曰中黃。其氣藏於膽,以為性命之根元。其味苦,至如無知花木根蒂之味亦苦,乃知萬物非生氣不能生也。內丹之藥先閉舌下兩竅,內通膽中生氣,至喉舌之間,有微微苦味,是生氣通流。然後求神為丹也。
天一生氣,名曰中黃。其氣藏之於膽,以為性命之根,其味苦。故人之膽氣味亦苦。如草木之根華其味亦苦,乃知萬物非生氣不能生也。內丹之藥先閉舌下之竅,內通膽中生氣至喉舌之間,微覺味苦,是丹氣流通。然後汞水凝結而成丹也。
春帝令行生萬物
萬物得春氣方生,人能通膽之氣,然後內丹成就。
天地生氣萌之於春,萬物得生氣,然後能生人之得生氣,藏之於膽。人能通膽之氣,然後內丹成就一轉之功,如四時之春也。
乾坤膝下與吾儔百脈自通流
生氣上行,口中覺苦,陰陽太和,神居天外,則天地四海如在吾膝下。浩然之氣塞乎天地,百脈流通,萬竅開張,內丹降也。
生氣上行其中覺苦,陰陽太和,神居天外則天地四海亦在吾膝下。浩然之氣塞乎天地,百脈通流萬竅施張。內丹降也。
施造化左右火雙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