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弄玉(1 / 2)

“文博,你是不是……”毛小方不確定的問。

張文博隻是微微一笑,答非所問“能夠得到這靈芝實是天幸,可一不可再。即便再有,也不是短時間可以服用的。”

“是啊,心性修為不夠,冒然提高隻會有百害而無一益。阿帆,你要努力提高心性,鞏固你現在的境界,知道了嗎?”毛小方接口。

“是,師父。”阿帆答應,“師父,玄魁不知所蹤,我們現在去哪?”

“剛才那陣金光閃耀的時候,我注意到有一股黑氣帶有很濃重的屍氣向西南方向去了。我想我們應該向西南方向追趕。”毛小方回答。

師徒三人餐風露宿向西南方向一路追趕。

“師父啊,都已經兩天了,怎麼還沒有見到玄魁啊?”阿帆問道。

“阿帆啊,你小子怎麼那麼多問題啊!都已經是煉神還虛的高手了,怎麼還是這麼沉不住氣!”毛小方教訓道。

“師父,你也不要罵阿帆了。我們道家講求隨心所欲,和光同塵。再說各有各的緣法,他這赤子般的心性也很是難得。”張文博解圍。

毛小方聽了張文博的話若有所悟的點了點頭,沒有再說話。

“我們現在是不是在前麵的村子找個地方休息一下?”張文博提議。

“好吧,就找戶人家借宿一宿,歇歇腳。”毛小方同意道。

找到寄宿的農家,晚飯的時候不由跟主人聊了起來。通過交談他了解到這家人姓劉,劉老漢六十多歲,有三個兒子,大兒子三十多歲,小兒子剛剛二十,三個兒子分別叫劉萬石,劉千石和劉小石。

大概這裏石頭太多,老漢連自己的兒子都起名石頭。三個兒子中隻有老大已經成家,有一個七歲的妞妞和三歲的小子。老大和老三經常在家,老二在城裏跟人學徒刻石雕,很少回來。

一家人都很好客,一看就是老實人。劉家有二十來畝旱地,由於兵荒馬亂,每年收到的糧食有限,家裏的主要收入是上山伐木和開采石頭。他們找到好的石材開采回來,粗刻成石桌,石凳,石磨,或者開成石碑的形狀,然後賣給工匠去刻碑。由於活較粗糙,離城裏又遠,所以賣不出幾個錢,一家人勉強糊口。

“我能看看你家的石器嗎?”張文博問老漢。

“怎麼不行啊?就在後屋,去看吧。”老漢客氣的說。

“我要帶叔叔去看石馬!”妞妞也爭著說,帶著稚嫩的聲音。

張文博和阿帆起身跟老漢和妞妞來到後屋,屋子裏堆滿了石桌,石凳,石磨,還有一些石材,幾匹石馬。張文博轉了一圈,一個小小的石盒引起他的注意。石盒大約三寸大小,刻工粗糙,引起他注意的是石盒的質地,那是一種濃綠的顏色,夾雜了白色。張文博自幼經常看到父親把玩金石玉器,所以一看就知道綠色的部分是藍田玉。

老漢看他拿著石盒看個不住,說“這是小兒在後山找到的石頭雕出來的,隻有這麼一塊,也不知道什麼石頭。”

張文博沒有馬上回答,問道:“藍田縣離這裏有多遠?”

“大約六十多裏路吧”

張文博心裏明白,這裏的山大概跟藍田的山同時形成的,質地類似,玉礦可能從藍田延伸到這裏了。

他取出一兩銀子遞向老漢,要買下玉盒。老漢急忙擺手“不,不,哪裏能要一兩銀子阿,那麼大的石磨也才賣五錢銀子!”

毛小方聽到爭執趕來問明情況,將銀子拿過來放在老漢手裏,告訴他:“這是藍田玉,不是一般的石頭,如果找到多點就發財了”。

老漢急忙把小兒子叫進來,問他哪裏找到的那塊石頭,年青人想了半天隻能想起大體位置,說道:“就在後山上,明天我帶你們去看。”

第二天一大早,劉小石就來叫他們。張文博笑著道:“早上不行,要到午後才行。”看著劉小石露出疑惑的表情,他接著道:“這是古書上說的,我也不知道為什麼。”

古書記載“藍田日暖玉生煙”,說的是在烈日照耀下,藍田玉會生出特殊的玉煙。當然這種玉煙隻有在特別留意的時候才會發現,這些道理他沒有說出來。其實張文博並不準備用這種方法尋玉。

午飯以後,劉小石又來催他們。毛小方師徒三人跟著他向外走。走了幾步,張文博讓王小石回去拿一把鑿子和一個錘子。劉小石跑著回去拿來,然後在前麵領路。小山不高,並不陡峭,走到東坡的半山腰,劉小石停了下來,告訴張文博就是這裏。

師徒三人低頭查看,那是一片青綠夾雜的山石,有的地方露出些許玉絲。毛小方吩咐劉小石沿著玉絲的方向用鑿子鑿下去。露出來的是普通的石頭,連著好幾次都一樣。劉小石非常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