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曆史,當首推三皇五帝。其實三皇五帝的本身,也從未曾稱皇稱帝過,隻是天下黎民百姓尊其帝德無限,恩澤萬民,是以格外推崇,後世史記國書更是歌功頌德。及到夏商周三代,雖有夏禹商湯、周文周武,都是有名的賢君明帝,卻也自問功德不及前賢,不敢稱皇為帝,但降號為王卻也心滿意足。
至東周勢弱,諸候混戰,秦王贏政任用商鞅變法,崛起關中,自此國富民盈,兵強馬壯。逐思一統天下,以白起、王翦、王賁、蒙恬等為將,兵出虎牢崤關。今日滅韓、明日滅晉。不幾年就掃平關東,一統九州。這贏政自以為功蓋古今,便將那三皇五帝各取一字,封為皇帝。
然秦朝不聞仁政良策於百姓,隻是一味暴征肆虐,視天下百姓如豬狗,予殺予奪。修阿房,建長城,肆亂宮廷。自以為天下平定,無憂可慮。卻那知專欲難成,眾怒難犯。先有大澤鄉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卻似那一點星星之火,點燃了天下豪傑心中的怒怨。後有江東霸王項羽,力能扛鼎,氣吞山河,聚江東八知子弟,巨鹿之戰,以四萬雄師擊潰王離三十萬大軍,自此秦朝再無可戰之兵。又有沛縣亭長劉邦,年近五十而起兵,得韓信蕭何張良之助,進關中滅秦朝,垓下一戰破項羽。遂一統天下,建立大漢。
待漢室江山傳致靈帝一代,已有三百六十餘年,中間雖有漢文漢景之盛世、漢武光武之威武,卻也有王莽之亂,竊取大漢十八年。到得漢靈帝年間,內有宦官閹寺之亂政,外有皇親外戚之專權,朝綱不正,皇威不興。小子囉嗦一通,隻為交待中華曆史,引出一位頂天立地的蓋世英雄,重振漢室,揚威中華。
話說靈帝永康元年(公元166年)五月十二日,大漢冀州渤海郡治都南皮城。城北蒼月山下渤海王宮內,有一中年男人,身著深藍蟒袍,麵如冠玉,體肥肚挺,正是大漢世襲渤海王劉悝。
這劉悝乃先朝恒帝劉誌親弟,世襲冀州渤海王,性格平和穩重,善待子民,在位二十餘年來,治下倒也民風謂然,境安民富。
然而此刻渤海王卻無平昔之鎮定,額上汗如雨下,一雙肥手搓來揉去,不停地度步。在他身後的廂房內,呻吟聲不斷。原來乃是王爺新納的王妃正要生養。這王妃卻是靈帝皇後宋氏的表妹。這姊妹二人卻嫁於叔侄卻也不知是否有亂綱常,這裏且不去討論。
且說這渤海王正手足無措間,“喀嚓”一聲巨響,天降霹靂。王爺抬頭一看,剛剛還是紅日當照萬裏無雲的天空突然間烏雲隴集,墨雲中電光爍爍,如蛟龍出海,遊弋四野。驀然間,一道閃電劈至王宮頂空,大如水桶,中間似有龍頭閃現,轟隆一聲,震人欲聾。
雷聲過後,從屋內傳來一聲嬰兒啼哭聲,洪亮高亢,聲達去宵。
王爺嘴角一陣哆嗦,不知是男是女啊。
前番已連生十六丫頭啦,這次要還是個女孩這渤海王一支就要斷後了。自己已年近五旬,再想生怕也是有心無力啦。
少傾,兩丫環扶一老婦急趨而去,叩拜於王爺嶴前,道:“恭喜王爺,賀喜王爺,王妃產下一麟兒,現母子平安。現帶公子來給王爺請安。”說完,老婦遞上手中用絲綢包裹的嬰兒。
王爺雙手接過急視之,但見懷中嬰兒麵色紅潤,身軀粗壯。大喜道:“天不絕我,渤海有後了,老天開眼啊!“
“統統有賞,來人啦,領王婆到賬房處領十兩金子。”
王婆大喜,叩謝而去。
且不說渤海王遣家人赴洛陽向皇帝皇後報喜、打賞家人,通告親友,忙得個不亦樂乎。
卻說懷中嬰兒微微睜開雙眼,一絲光線刺得雙眼脹痛,心中暗想:“日,莫非我還未死,”
緩緩擺動眼球觀察周圍環境,發現正處於一古代園林之內,但見那雕欄畫棟、亭宇林立,花團錦簇,姹紫鄢紅好不漂亮。略一回神卻發現自己已變成嬰兒身,正被一體態雍腫的人抱在懷裏。
嬰兒終於想明白了,自己這不是借屍還魂就是轉世重生了。慢慢閉上雙眼,心裏一陣唏噓。
哎,想我劉梁,文不成武不就,讀書考不上大學,打工當不上白領,卻也有轉世重生的命。
嗯,卻不知這是何年何月,慢著,剛才那老太婆叫什麼來著,王爺。好像是叫王爺吧。
看來我老劉的命還不差,人家一穿越都要白手起家,想那馬躍,更是黃巾一名。人家不都混得風聲水起的嗎,聽說都要當涼候了。
還有那董俷,也是董卓的兒子,穿越的時候也封候了。
我老劉這生下來就是個小王爺,看樣子趁著亂世偷個皇上當當也不是難事嘛。
女人嘛,憑著我小王爺的名號,那還是排著隊等我去挑,那什麼蔡琰貂嬋甄宓大喬小喬,哈哈,洗幹淨了來請本王爺****吧。嗯,還得看本王爺心情好不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