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U”反射(1 / 3)

課題小組名義上三人。但何亮亮身兼全局,許多行政事務,需要他出頭去協商,所以,實為半身。郭華與陶傑,性格各異,實是就有抵觸,兼容就難上加難。所以實際操作起來,隻能是黃牛過水各顧各。

於是,何亮亮通過了例會,進行了一次明確分工,采取了波浪式的分工形式進行,即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這樣的往複進行。平日裏的業務,各自為政。然後根據各自的研究進展與設計思路,可以設計出一個模板。然後通過集中彙診,進行補充與完善,使項目技術趨向成熟。如果其中發現了什麼新情況,隨時可以提出來,然後集中大家的智慧,進行彙診,集中大家的智慧進行。

郭華終於解放了。他最擔心的,就是把人員集中在一塊,在那裏瞎扯。搞科研,需要靈感,需要創新思維。一旦靈感出現,就得窮追猛打,集中精力突圍。一旦被人扯淡,中斷靈感,到時重頭再來,就會枉費心機了,突破就難上加難了。許多科技工作者,關在實驗室裏,幾天,幾個月,甚至幾年不出門,就是這個道理。

經過主任的應允,郭華終於出發了,他對大江南北的建築,展開了全方位的調研。結果表明,由於我國南北溫差較大,引起樓(屋)麵的滲漏水的現像極為普遍。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均與太陽的酷熱和氣溫的反複無常相關,都是樓(屋)麵的熱脹冷縮造成。因此解決樓麵的隔熱與防水,必須走總體治理的理論,通過總體治理樓(屋)麵的熱脹冷縮,樓麵的隔熱防水必然一次到位,也就是1+1=1。

調查歸來,坐在桌椅上的郭華,一手托著腮幫子,雙眼朝外,在默默地思索著這樣的一個問題:引起樓(屋)麵的滲漏,均是樓(屋)麵的熱脹冷縮造成,隻要樓(屋)麵的溫度,長期保持一個穩定的範圍內,熱脹冷縮豈不就可以解決了。樓(屋)麵一旦沒有熱脹冷縮的出現,隔熱與防水必然一次到位,豈不是一箭雙雕,豈不是1+1=1嗎?

正當郭華在那裏發呆似地思索,突然肩膀上就是啪!的一聲,嚇得郭華如夢初醒,嘣!的一聲跳了起來。當他回頭看時,原來是陶傑在那裏趁人之危了。

“哎呀!你這個陶傑大師呀,怎可以這樣欺負呢?嚇死了人,是要償命的!”驚魂未定的郭華,驚慌失措地說。

“怎麼呀?這幾天你有點魂不守舍的,有重大發現嗎?師兄!”陶傑有點客套地問。

陶傑把郭華稱為師兄,也就是同門兄弟了,是兄弟就得攜起手來,共融共進了。

“能有什麼發現呀,我如做夢地在這裏夢遊著,懵懵懂懂,我還想請教你呢?喂!陶大師,你說高分子是指分子量很大,質量很高。按理說此種材料應該很重且強度很高。但為什麼高分子材料指的是塑料橡膠類而不是金屬呢?”郭華不解地問。

“同類的高分子材料具有不同的質,有的很硬,剛性很好。比如車的保險杠,是聚丙烯。但有的卻很軟,很彈,比如汽車坐墊,仿真皮革,他們是聚氨酯彈性體,都是高分子。也就是說,材料的性質不完全取決於分子量,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分子結構單元的鍵接形式,分子鏈短的軟硬等,影響的因素就很多。”一旦觸及到專業性方麵,陶傑總能奪口而出。

俗話說,不沉入水中,不知水的深淺。關於高分子的方方麵麵,原來不知水的深淺的郭華,現在一腳涉入水中,已知道這是無底深潭了。但他知道,自己畢竟不是一個水中的旅行者,現在需要的,是怎樣吸取水份的能量問題,否則一味沉迷於水中,就水而談水,到頭來一頭霧水,再出來就不那麼容易了。

“陶大師!謝謝你了,我還沒有問你呢,這幾天你有什麼重大發現嗎?在下學生向你求拜了。”郭華虛心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