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這樣說,打明治維新起,至少在民族情感與國家利益上,這近140年以來,巾國主要便是在應對日本?
文化血脈上相融最深、曆史交往最多、在彼此近代化、現代化路徑上都起了重大作用的兩個國家,近代以來卻廝殺最烈、摩擦最頻、阻隔最遠,彼此間最缺乏信任,目光中密布著猜疑與警覺……在人類發展史上,似乎還找不到與此相類似的另外兩個國家。
是文化同質又不同構的排斥性?
是一山難容二虎的地緣衝突?
真是過不去的仇山恨海,仇恨就像沙林毒氣,銷毀它遠比製造它困難得多?
或者,兩個臨近的板塊都要隆起,必然會在此時發生的碰撞的轟裂?
或許,亞洲文明不如歐洲文明成熟?曆史上曾被德國幾次占領的法國,如今和脫胎換骨的德國如膠似漆,成為了歐盟內最具穩定性的力量。
我不是曆史學家、社會學家,沒有精湛的專業學識。我更不是政治家,沒有必要像政治家那樣含蓄而又周到地說話。
我隻是平民中的一個知識者與思考者,無妨說說當下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在日本,極端有翼勢力,或者說極端仇視中國的日本人,遠不占日本社會的主流;同樣,真正對中國友好、熱愛中華文化的日本人,也不是主流。大部分的日本人,對中國的了解,隻限於活色生香的中國菜,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人在日本逐年大幅度上升的犯罪率等。他們對美國的興趣和崇拜,遠遠超過對中國的關注。
出於自身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精神文化傳統,日本的主流意識認定中國“崛起”必將改變東亞秩序,日本人當然不希望中國強大起來。但在達個充滿國家利益矛盾的星球上,誰希望別國強大?俄歲斯希望中國強大?印度希望中國強大?菲律賓、越南希望中國強大?或者中國願意看到亞洲再出現一個世界憲兵式的美國?
憂心忡忡於中國“崛起”,卻並不等於要與中國再度兵戎相見。廣大的日本人是愛好和平、珍惜和平的。當今的日本,是一個民主和法律健全的社會,任何政治主張,隻有得到大多數議會議員支持後,才能上升成為國家意誌,任何個人或團體企圖玩火,都不可能成為國家意誌,這和“二戰”時代軍國主義的日本已是涇渭兩河。
再有,阻扼戰爭發生的一個強大存在是美國。
對美國,多少中國人抱著一種複雜的感受——
可以稱之為天堂,可以稱之為地獄;
既是上帝懷抱裏最得寵的小子,又是地球村裏無事生非、狗拿耗子的鄰居;
世界上每天有無數人在仇恨、咒罵美國,乃至針對它製造恐怖事件,可世界上每天又有無數人為進入這個國家或得到美國綠卡而望穿秋水,嘔心瀝血;
一方麵,美國看起來像不遠萬裏來中國支持抗戰的白求恩同誌,那麼多的美國人在為某些國家由蒙昧走向開放、由暴政走向民主而流汗流血,另一方麵,在白宮的橢網型辦公室裏,絕對有一把周扒皮的算盤,汗毛茸茸的手下,總要敲打出美國最大的國家利益……
無論心底裏你是親近美國,還是排斥美國,你都無法擺脫當今它幾乎無所不在的影子。
美國是當今世界多極力量格局中最重要的一極。
她的強大當然在於其超級的科技與軍力。一個最新的例子是,正在美國空軍開始服役的F-22型戰鬥機,F-35垂直起降直升機,可能是未來30年內的最後一代有人駕駛的作戰飛機。此後,美國無需派出一兵一卒,隻要在國內的某個空軍基地裏點擊鼠標,即可指揮這些飛機去國外參與某場戰事。因為不會再看到血流成河,昔日在越南戰場心理創傷累累的美國大兵們,從仳將告別心理治療所,走進了“電腦遊戲室”……
她的強大更在於立國200多年來一直堅如磐石的民主製度,還有保證可以不犯錯誤、少犯錯誤,即使犯了錯誤也能很快糾正過來的決策體製。鄧小平說過這樣意思的話:像“文化大革命”這樣全國性規模的動亂,若發生在美國,是不可想象的。
因此,爭取與美國和平共處,是中國和平崛起的最重要的外部條件。
繞不過的門檻(二)
許多中國人往往隻看到美國在亞洲隻有一個潛在的對手,其實美國在亞洲有兩個潛在的對手:中國和日本。美國對日本的經濟實力、軍事潛力,以及經本尼迪克特描繪的“菊花與刀”的民族性格了然於胸。別看美國總統與日本首相會麵時,一方總是春風拂麵,一方肯定點頭哈腰,儼然師徒兄長,彼此心裏卻明鏡似的清楚:“靖國神社”裏供奉的亡魂,有一大半是美軍的槍下鬼。列島上的某些右翼勢力,不僅反華,也
反美,遠在中國的革命青年寫出《中國可以說不》之前,石原慎太郎就說出:日本必須對美國說不!而珍珠港那惡狠狠血淋淋的一口,至今仍在讓美國的孩子們驚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