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貴族後裔(1 / 3)

一、快樂童年

1885年11月11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南部的雷克維尼亞德誕生了一位影響著美國戰爭命運的人物,他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傑出的將領、陸軍四星上將——小喬治·史密斯·巴頓。

在美國的曆史上,南北曆來存在著差異。巴頓的祖先原是蘇格蘭的地主,後移民到美國。他的第一個美國祖先羅伯特·巴頓剛到美國時,隻是契約工。後因遇上富家小姐安尼·戈登山摩塞才改變了命運,他們一起步入了結婚的教堂,同時也改變了彼此的生活。

巴頓是天生的軍事人才,是因為他出身軍事世家,從小有過良好的熏陶。巴頓的祖父喬治·史密斯·巴頓1852年畢業於弗吉尼亞軍事學院。那時美國社會動蕩不安。南部落後的黑人奴隸製度和北部先進的自由資本主義製度之間展開了激烈的搏鬥。後來南北戰爭爆發,喬治·史密斯·巴頓率部加人南部同盟軍,任弗吉尼亞一個連隊的連長,後來晉升為騎兵團團長、上校,參加厄爾利將軍對聯邦首府華盛頓進行的偷襲戰。不久在戰爭中陣亡。這件事一直影響巴頓家族幾代人。

殘酷的戰爭奪去了多少好人的生命,以致影響他們的後代,也讓後來的人倍加珍惜和平生活。

美國南部是一個世紀前開發的熱土,一些投機商人抓住了機會。巴頓的外公本傑明·戴維斯·威爾遜是洛杉磯的一個富翁。他曾經從事過許多行業,是一個十分有頭腦的人。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他終於創造了屬於自己的產業,他旗下的釀酒廠具有相當的規模,並有大量的追隨者。他還曾當選洛杉磯第一任市長。後來巴頓能盡早接觸到上流社會,接受良好的教育,和這樣的家庭背景是分不開的。

有人說,父母是人生的第一個老師。巴頓的父親喬治·威廉·巴頓是弗吉尼亞人,自幼生活在良好的家境裏,使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長大後的喬治溫文爾雅,英俊高貴,後來做了律師,是弗吉尼亞有名的帥小夥。

巴頓的母親魯思·威爾遜出生於加利福尼亞,雖然家庭生活條件優越,但她仍能不斷地學習一些先進知識。她能歌善舞,自幼學習了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經常在聚會時露一手。她端莊的舉止,優雅的談吐,深深地吸引了巴頓父親的心,於是,在本傑明·戴維斯·威爾遜的三個女兒中,巴頓的父親最終選擇了魯思·威爾遜作為他的妻子。

生活總是給人帶來豐富的色彩。當他們愛的結晶即將問世的時候,整個家族便充滿了笑聲。

但巴頓出生不久便得了一場怪病,所有的人都以為這個小生命活不過幾個月。然而,他卻有如奇跡般地活了下來,而且活得更加健康,充滿活力。很快,爺爺為父親在洛杉磯安排了一個工作,他們舉家遷入了洛杉磯。美國的洛杉磯是繁華的大都市,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車水馬龍的現代化交通,為巴頓的成長提供了想像的空間。他的童年是在無憂無慮中度過的。兩年後,父母又給他生了個妹妹——尼塔。尼塔的降生,使巴頓多了一個玩伴,盡管巴頓時常作弄妹妹,可妹妹卻從不與他計較。這一對兄妹出落得英俊嫵媚,十分討人喜歡,更成為父母的掌上明珠。

生活在大都市久了的人,十分渴望鄉村寧靜的生活。在洛杉磯近郊,有一個聖蓋布裏爾山,這裏植被茂盛,氣候宜人,是有名的健身運動場所。外公的牧場就在這附近。為了讓孩子們從小得到很好的鍛煉,同時也為了安全起見,他們大部分的時光都是在這個牧場中度過的。草地上的奔跑,河塘邊的垂釣,巴頓兄妹像普通農民孩子一樣,在牧場周圍盡情玩耍。

童年的巴頓總是要比同年齡的孩子個頭高一些。所以在玩耍中,他總要當“領袖”,孩子們也總是欣然接受,這讓巴頓非常高興。於是,他便想出各種玩法,帶領他的“臣民”們生活在開心的遊戲中。一次在草地奔跑中,妹妹尼塔不慎跌倒,傷得不輕,巴頓內心很害怕。可是令他吃驚的是,大人們並沒有責罰他,從此,他的玩法更加大膽。山坡上有棵粗大的橡樹,他經常藏在上麵,讓人找不到,久而久之,大家找不到他時,都要到橡樹旁去看看。然而,巴頓很快變換了躲藏方法,一般大人們不大聲叫他,你很難知道他在哪兒。

巴頓的爸爸從不體罰孩子,一有空就陪孩子玩。本來他極不喜歡戶外運動,隻是因為兒子的緣故,才會不厭其煩地陪他們在戶外玩耍。父親經常與他們玩的項目有:野地賽跑,耍木劍,攻碉堡等。巴頓最喜歡的是耍木箭,每次他都像騎士一樣,揮舞著木劍,東征西殺好不得意。

後來父親為他特意定製了一身騎士服,巴頓穿上就像童話中的英雄,小巴頓便經常在草地上爬來爬去,有時衣服和手腳弄髒了,他全然不顧。攻擊和搏殺是巴頓最喜歡參與的戶外活動。他喜歡大體力的運動。在運動中,常常為了戰勝對方,他不僅在體力上要創造優勢,而且他還很善於動腦,在搏殺過程中,找出對方的薄弱環節,攻其不備,使對方沒有還手之機。他的搏殺是凶狠的,也是致命的。

常常有人在玩的過程當中被他打疼或者打傷。當然有時他自己也被別人打得鼻青臉腫。看到這些,父母經常阻止他參加那些有危險的體育活動,然而巴頓卻我行我素,每次被打傷回家以後,父親隻是輕描淡寫的批評幾句,而母親卻總是要給他以嚴厲的懲罰。每每這時,父親總是在旁邊幫他說情,幫助兒子避免責罰。

久而久之,父子倆無話不談。漸漸的,父親了解孩子的心裏想法。他開始更加關注這個好鬥的小子。他喜歡兒子的性格。此時,老巴頓恰逢生意場上不順心,他便有時間和兒子在一起。有時,忙碌一天毫無頭緒,可是當他看到兒子的時候,心裏便豁然開朗,再多的煩惱也忘得一幹二淨。兒子成了他的開心果,他更加喜愛自己的兒子了。

生活是從每一天開始的,爸爸對小巴頓的愛體現在每一件小事上。巴頓父子的友誼超過了義務和責任。生活的點滴碎片記載著巴頓的父子情深。

二、英雄夢想

生活在色彩裏,生活在空氣中。在巴頓的印象當中,爸爸總是穿著一件舒適的便服。那便服是巴頓兄妹和父親一起玩耍時不小心吐上過東西的,久而久之父親聞習慣了那種味道。因此父親就經常穿那件便服。

也許巴頓是天生軍人的材料。巴頓很小的時候,爸爸給他買了一支步槍。當時在美國南部購買槍支是普遍的事。一天傍晚,巴頓一家人外出散步的時候,小巴頓拿上了那支心愛的槍,在眾目睽睽之下,他開槍射中了父親事先放在遠處的一個橘子。一家人都被巴頓的身手所折服。巴頓本人自然也是興高采烈。

沒有一個家長不愛護自己的孩子的,巴頓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是以講道理為主。有一次,幼稚園的老師對表現優秀的小朋友頒發小禮品,可是由於禮品有限,沒有頒發給巴頓。巴頓看著小禮品好玩,便把老師發給別人的小禮品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拿走了。巴頓的母親得知這件事以後,非常惱火,嚇得小巴頓四處躲藏渾身發抖。可是當巴頓的父親聽了這件事以後,他詳細詢問了孩子拿小禮品的原因,並嚴厲地批評了他,雖然說話的語氣很嚴肅,但是卻沒有體罰小巴頓,他們告訴巴頓一個真理,任何財富的獲得都得依靠辛勤汗水的努力。有本事的人,賺取陽光下自己應該得到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