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齊雲宗招弟子(1 / 2)

秋風起,楓葉黃,天正涼。

數百衣著幹淨整潔的少年正站在廣場的邊緣,圍成一個巨大的圈子。

“三哥,你說,這次我們有沒有希望成為宗裏的弟子?”

被喚作是三哥的少年年齡也不大,十四五的樣子,在一眾緊張兮兮的少年中,頗有鶴立雞群的姿態。

當然不是身高和臉蛋,而是他竟然在這樣的日子裏依舊笑著,好似沒心沒肺的樣子。

“哪的黃土不埋人?能不能成都是過日子而已。”

王三郎拍了拍身邊那人的肩膀,臉上笑意不減,平淡的語氣就像是說早上喝了兩碗粥一般。

他的名字就叫王三郎,父母皆非讀書人,有個名字湊合著叫就得了。

排行家裏老三就叫三郎,幸好幸好他們這些齊雲宗門下的農戶姓氏頗雜,不然每個都是王三郎劉大郎。

若要說王三郎對成為齊雲宗弟子沒興趣,那是不可能的。

他們一家數代人居住在此,不經戰亂,沒有饑荒,日子過的非常好。而且看到那些修行者高來高去的樣子,心裏沒有羨慕之意是假的。

更何況,王家在此居住了已經四代了,從王三郎曾祖父四十歲之際分到一塊地之後,已經三代人沒成為齊雲宗弟子了。

三代人沒成為齊雲宗弟子,那就意味著必須舉家遷出齊雲宗的土地範圍。

外麵的世界,土地沒有那麼充足,饑荒戰亂也是不時而至,哪有在齊雲宗的土壤上耕種來的快活?

然而,說了這麼多,並沒有什麼用。

成為齊雲宗弟子的事,可不是說努力就行,完全是靠天吃飯。

成為齊雲宗弟子,需要體質測試,無關高矮胖瘦,長相如夜叉也罷仙子也好,統統都要以體質說話。

就像是天生的長相和父母是誰一般,沒得選擇。

哪怕歇斯底裏呐喊也改變不了的既定事實,測試體質的過程無非是審判而已,該死就死,該活就活,一點宛轉的餘地都沒有。

正因如此,王三郎就沒有多少緊張感了,與身俱來的體質關係,強求不得,緊張不緊張結果都是一樣。

若是讀書考狀元的事,好歹還有自身能力的體現,多多少少肯定會緊張。

成則成為齊雲宗弟子,好好修行,希望將來成為一脈長老;不成則滾出齊雲宗的地盤,好好讀書,將來為官一方,兒孫滿堂。

兩相比較,王三郎當然更願成為齊雲宗弟子。至於成與不成之間,他沒有那麼多得失心。

“三哥,你又說笑了。”

少年有點不忿,王三哥一般情況都挺靠譜的,就是偶爾那副痞懶的表情實在有點欠揍。

年紀輕輕,在重要的場合下卻經常一副雲淡風輕的模樣,好像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子。

誠然,王三郎是真的就是這樣想的,可惜,別人總是以為他裝神弄鬼,愛出風頭。

前些年,王三郎解釋過幾次,沒人願意聽,後來索性不解釋了,有些東西,時間能證明。

就如同今天,壓根沒多少緊張感,難道也要表現出寢食不安的樣子不成?

有些時候,沒那麼容易快意生活,不過,王三郎偏要快意的生活,他沒有委曲求全裝樣子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