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盡管情商比智商在人生中發揮著更普遍、更重要的作用,但它還是經常被人們忽視。人們在學校裏可以通過各種不同學科的開設來提高人的思維水平,但是卻沒有任何一個課堂專門教孩子如何提高情商。生理的成熟可謂水到渠成,而心智的成熟卻需要特殊的磨煉。而且假如缺乏必要的指導,那些磨煉也可能變成打擊,不僅不能提高人的成熟程度,還會帶來痛苦和麻煩。
教孩子處理情緒
先來做個測試吧!
孩子放學回來告訴你:“今天在學校有同學打我!”
身為父母的你,這時候的反應會是……
答案A——“這種小事別放在心上。”
答案B——“你不會也教訓他嗎,你有沒有打回去?”
答案C——“我現在很忙,晚一點再說。”
答案D——“還好嗎?有同學打你,所以你很委屈?”
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呢?
讓我們公布正確答案吧!重視孩子情商的父母親之答案,會是最後一個——D。
原因是什麼呢?因為情商高手的基本功,就是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也就是說,要能很快了解自己的當下情緒。因此父母在這個情況下,應先幫助孩子辨識出現有的情緒狀態:“所以你不開心了?”“所以你感到委屈了?”
幫助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狀態,會帶來兩個天大的好處。
首先,孩子可以從中明了,接下來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那個“對方”。
也就是說,現在真正該做的事情,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對方理論,而是應該意識到,真正的困擾其實是自己的情緒反應,那麼隨後該努力的,就是如何調試情緒,做出合適反應。
其次,孩子可以從中學會換位思考的能力。這次挨打,心理難受,以後就知道了,若去打別人,別人也就會有這樣的感受。這個深刻的情緒體會,有助提升孩子換位思考的能力。所以從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這會是個一舉兩得的做法。
在協助孩子辨識情緒之後,接下來,爸爸媽媽就可以再問:“你要不要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這是個很重要的親子溝通方式,當父母學會發問及傾聽,孩子就會願意開口說話,培養良好的親子溝通習慣,會讓彼此的溝通暢行無阻。
在美國有些中小學,在課程中加入冥想的練習,讓孩子坐下,閉上眼睛,意念集中靜坐20分鍾。而最近的實驗發現,靜坐冥想有助降低一個人的焦慮感,而且能夠強化注意力的集中,進一步地提升學習效率。像這些設計得當,適合孩子的放鬆技巧,早早學會,對他們未來的抗壓能力就會有所幫助。有一個媽媽周末會帶著她初二的孩子去上瑜珈課。原因是她發現孩子上了中學之後,個性變得急噪。而她自己有做瑜珈的習慣,就帶孩子一起去上兒童班。孩子漸漸地學會靜心,放鬆的技巧,脾氣也隨之溫和多了。另外,父母也可以鼓勵孩子培養健康的興趣和嗜好,來幫助他們排解壓力,例如帶孩子一起體育鍛煉,畫畫、唱歌等。心理學上的研究顯示,做運動是極佳的疏壓方法之一,持續做有氧運動20分鍾以上,會促進大腦中腦內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緩壓力的作用。
在教孩子處理情緒時,應培養他的自信。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孩子,在麵對別人的惡意攻擊時能沉穩以對,並擁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壓能力,在人際關係上也會得心應手。
父母親該如何著手,培養孩子的自信?
事實上,父母親對孩子的評價,對其自信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若平時隻是批評而極少給予表揚,父母親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孩子心目中不佳的自我形象。所以建議父母親可以坐下來,寫下孩子值得欣賞的優點。而在這想特別提醒家長的是,這些優點不該是孩子和別人比較的成果,而是孩子他本身所具有的特質。比如,“很有愛心,對小動物很好;很有禮貌,會主動和朋友打招呼”等等這些人格特質,而並非“每次都名列前茅”等建立在比較之上的結果。如果要稱讚孩子的學習表現,“學習很認真、負責,會自我督促念書”就會是更好的理由。多鼓勵和肯定孩子,讓他對自己有著合適的自信,會讓他的情商能力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