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1980年這份檔案之所以會在法律訴訟中與UFO扯上關係,通覽整份檔案後就會發現,原來事情的發生純屬意外。當年美國國家安全局官員尤金·耶茨出庭作證的供詞中,有些明顯涉及美國政府開展電信監聽和信息攔截等活動的描述,由於涉嫌危及他國安全問題,所以文件被列入最高機密歸檔封存也在情理之中。也就是因為這些遮遮掩掩的行為,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而檔案內容也被大家越傳越玄,最終成就了“X檔案”的美名。而那位尤金·耶茨先生,也一度被公眾傳為美國政府負責UFO和外星人調查的高級研究人員。
這份被公布的檔案內容雖然有所刪減,但從公布的內容不難看出,在冷戰期間的美國政府,在世界範圍內曾經開展了何等龐大規模的電子攔截和通訊偵聽活動。
美國科學家聯盟政府秘密工程中心主任史蒂文·阿夫特古德在看完這份檔案後表示:盡管這份神秘的檔案最終與UFO毫無關聯,令得廣大熱衷探索UFO的愛好者們大失所望,但是僅就這份所謂的“X檔案”中,美國政府部門對於了解UFO信息的迫切渴望稱度,完全可以相信大概他們所知道的內容也並不比我們多。
9.綠孩子的傳說
我們在科幻電影中經常能看到,裏麵出現的外星人常被刻畫成身材矮小,發出綠色熒光的類人生物。而很多自稱見過外星人的人在說到外星人時,也總是把他們描繪成這個樣子。因此,人們在提到外星人時又常把他們稱之為“小綠人”。而在曆史記載上真的有“小綠人”出現過。
據記載,在1887年8月的一天,西班牙的班賀斯附近,人們突然看見從山洞裏走出一男一女兩個綠孩子。人們好奇的走道跟前觀察他們,發現這兩個孩子的皮膚真是綠色的,身上穿的衣服麵料也從來沒有見過。
這兩個綠孩子不會說西班牙語,隻是驚恐的看著周圍的一切。好心的人們給他們拿來了食物和水,但是起初他們不肯進食,而那個男孩也就很快地死去了。不過那個女孩還比較的乖巧,在人們的照顧之下,她居然學會了一些西班牙語,並能夠簡單的和人們交談。後來據她自己解釋自己的來曆時說,她們是來自一個沒有太陽的地方,有一天,被旋風卷起,後來就被拋落在那個山洞裏。這個女孩後來又活了5年,於1892年也死去。為什麼皮膚是綠色的?他們到底從哪來?人們始終找不到答案。
這可並不是件特別奇怪的事了,因為傳說早在十一世紀,就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過。早在十一世紀,英國的烏爾畢特的一個山洞裏也曾走出來一男一女兩個綠孩子。據傳說他們的長相、皮膚和西班牙出現的那兩個綠孩子極為相似。更讓人們感到驚異的是當時的那個綠女孩也說。她們也是來自一個沒有太陽的地方。
人們都知道地球上的人隻有白、黃、黑三種膚色,而這兩次奇怪的事件,使得人們困惑不解。根據那些自稱見過外星人的人們對外星人的描述,使人們不禁想到,綠孩子是不是有與被稱為“小綠人”的外星入有關。那麼綠孩子所說的“沒有太陽的地方”,到底是哪兒?沒有人能夠解釋的清楚。
科學家們指出,在浩瀚的宇宙中,類人生物肯定不是唯獨我們人類,僅僅在銀河係,就有1.8萬顆行星適合類人生物居住,這裏麵至少也有10顆行星的文明能夠得到發展並很可能會超過我們地球。何況在宇宙這個星球的大家族當中,是完全有指望能有生命存在。所以即使真的有“小綠人”來光顧我們的地球,我們也應該不足為怪地歡迎他們才對。
10.土星美麗的光環從何而來
它們曾被描繪成一串鑲有寶石的項鏈;還被描繪成一種閃著華麗光芒的田田的裙裾;更有富有想象的人,將其描繪成一支龐大的軍樂隊圍繞著那個星球行進;而發現了它們的伽利略則形象地稱之為“耳朵”——這就是美麗的土星光環。
科學家在觀看過探測器傳回的土星照片,非常吃驚得發現在近處所看到的土星環,竟然是一大片使人眼花繚亂的碎石塊和冰塊,它們的直徑從幾厘米到幾十厘米不等,隻有少量的超過1米或者更大一點。土星周圍的環平麵內有數百條到數千條環,形狀各異,大小不等。其中大部分的環是對稱地繞土星轉的,當然也有不對稱的,有完整的、比較完整的,還有殘缺不全的。環的形狀有輻射狀的,更有鋸齒形的。令科學家迷惑不解的是,有的環好像是由幾股細繩鬆散的搓成的粗繩一樣,就像姑娘們的發辮那樣相互扭結在一起。輻射狀的環更是在讓科學家大開了眼界同時又讓他們傷透了腦筋,組成環的那些物質就像車輪那樣,步調整齊的繞著土星轉,那些離的越遠的碎石塊和冰塊運動的速度越豈不是要求比內圈的快嗎?然而這樣不是久違背了目前已經掌握的物質運動定律了嗎?那麼,這又是一個什麼樣的規律在起作用呢?這讓科學家們百思不得其解。
人們還不清楚土星(以及其它類木行星)的光環的由來,盡管它們可能自從形成時就有光環,但是光環係統是不穩定的,它們可能在前進過程中不斷更新,也可能是比較大的衛星的碎片。具體的情況還需要人們不斷去探索和研究。
11.令人驚奇的人類失蹤之謎
你聽說過有人無緣無故的在眾目睽睽之下突然的失蹤了嗎?失蹤事件是經常發生的。但大都能解釋,大都有結果。但有一種失蹤卻很神秘,不可思議,沒有原因,沒有蹤跡,現代科學無法解釋。如果有這樣的事情,你也會把它和四度空間什麼的聯係在一起。但誰有說的清四度空間是什麼呢?而那些消失了的人們為什麼沒有在出現呢?也許你並不相信有這樣的事情,但是它真的發生過,而且就在我們的身邊。
在中美洲的哥倫比亞就發生過這樣一件事。1999年7月2日,約有一百多名相信1999年8月“世界末日”來臨的聖教徒,到阿爾裏斯山的山頂去朝拜。當他們上山去祈禱上帝的時候卻忽然全部失蹤了。政府派出了大批警察在阿爾裏斯山頂四周大麵積尋找,更出動了多架直升飛機。在近一個月的時間裏,查遍了整個內華達山區,但不見一點蹤影。這件事曾被國外多家新聞媒體報道過。
1915年12月,英國與土耳其之間發生的一場戰爭中,英軍諾夫列克將軍率領的第四軍團準備進攻加拉波利亞半島,這個土耳其的達達尼爾海峽的軍事重地。勝利那天英軍一個一個的爬上山崗,登上山頂高舉旗幟歡呼著勝利。突然間,空中降下了一片雲霧覆蓋了一百多米長的山頂,這片雲霧在陽光下呈現出淡紅色,並且射出耀眼的光芒,在山下用望遠鏡觀看的指揮官們被此情景都驚呆了。過了一會兒,雲霧慢慢地向空中升起,隨即向北飄逝而去。但是指揮官們驚奇地發現,山頂上的英軍土兵們全部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隻有諾夫列克將軍親手插上英國國旗還在山頂上飄揚。
莫斯科的地鐵裏曾經發生了一件不可思議的失蹤案。那是在1975年的一天的晚上9點16分,一列地鐵列車正從白俄羅斯站駛向布萊斯諾站。列車隻需要14分鍾就可抵達下一站,可是這列地鐵車就在這短短的14分鍾之內,載著滿車乘客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全線地鐵不得不為列車與乘客的突然失蹤而暫停。盡管內務部派來了專家指揮警察和地鐵管理人員對全莫斯科的地鐵線展開了一場地毯式的搜索,但始終沒有找到地鐵和滿列車的幾百名乘客。列車和乘客就這樣在地鐵軌道線上神奇地失蹤了。
1978年5月20日在美國南方的新奧爾良城發生了更為驚奇的事情。在一所中學的操場上,體育老師正在教幾個男學生做足球射門練習。14歲的巴爾萊克看到自己的突然一腳射門進了,高興得大叫著跳了起來,就這樣當著眾人的麵,在跳起的一瞬間就失去了蹤影。
1990年9月9日,一架早已淘汰了的“道格拉斯型”客機飛臨南美洲委內瑞拉的卡拉加機場,而控製塔上的工作人員在雷達顯示屏上根本找不到這架飛機的存在。
警衛人員立即包圍了這架飛機,當駕駛員和乘客們走下飛機後,立即驚奇地問:“我們有什麼不正常?這裏是什麼地方?”當機場人員告訴這裏是委內瑞拉時,飛行員聽後驚叫道:“天哪!我們是泛美航空公司914號班機,由紐約飛往佛羅裏達的,怎麼會飛到你們這裏?誤差兩千多公裏呀!”他還拿出飛行日記給機場人員看。機場人員在看到日誌上的內容記錄稱該機是1955年7月2日起飛的,時隔已經35年之久,簡直難以置信。
後來經機場人員電傳查證,914號班機確實在1955年7月2日從紐約起飛,飛往佛羅裏達,但是在飛行途中突然失蹤,一直找不到。當時人們都認為該飛機是掉入了大海裏,保險公司已經為機上的五十多名乘客全部賠償了死亡保險金。當這些乘客回到美國的家裏,令他們家裏人大吃一驚,而且他們的孩子早已長大,親人們也都老了,有的甚至已經故去,而他們仍和當年乘飛機離開時一樣年輕。美國警方和科學家們對這些人作了專門檢查的,確認這並不是一場鬧劇,而是確鑿的事實。
最近,美國著名科學家約翰·布凱裏教授經過研究分析,對“時空隧道”提了以下幾點理論假說:1、“時空隧道”是客觀存在的,它看不見摸不著,對人類生活的物質世界既關閉又不絕對關閉。偶爾還會開放,這一開就造成了神秘失蹤,就看誰偶爾碰上,被拉進去。2、“時空隧道”與人類世界不是一個時間體係。進入另一套時間體係裏,有可能回到遙遠的過去,或進入未來。因為在“時空隧道”裏,時間具有方向性,可逆性,可以正轉,也可倒轉,還可以相對靜止。因而無論失蹤了多少年都如同一時一日。過去有“仙界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之說,這仙界可能就是另一個時空隧道。3、對地球上的人類和物質來說,被吸入“時空隧道”就意味著神秘失蹤,而從“時空隧道”中出來,又意味著神秘再現。由於“時空隧道”的時間可以相對靜止,故而失蹤幾十年、上百年,就像一天與半天一樣。
12.是不祥之物,還是匆匆過客
中國民間把彗星貶稱為“掃帚星”、“災星”。在《天文略論》這本書中寫道:彗星為怪異之星,有首有尾,俗相其形而名之曰掃把星。公元1066年,諾曼人入侵英國前夕,正逢哈雷彗星的回歸。當時,人們懷有複雜的心情,注視著夜空中這顆拖著長尾巴的古怪天體,認為是上帝給予的一種戰爭警告和預示。像這種把彗星的出現和人間的戰爭、饑荒、洪水、瘟疫等災難聯係在一起的事情,在中外曆史上有很多。
一般彗星由彗頭和彗尾組成。彗頭包括彗核和彗發兩部分,有的還有彗雲。它沒有固定的體積,它在遠離太陽時,體積很小;接近太陽時,彗發變得越來越大,彗尾變長,體積變得十分巨大。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彗星都有彗核、彗發、彗尾等結構。彗星的體形龐大,但其質量卻小得可憐,就連大彗星的質量也不到地球的萬分之一。絕大部分集中在彗核部分。彗核的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克。彗發和彗尾的物質極為稀薄,其質量隻占總質量的1%~5%,甚至更小。彗星物質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組成,而彗核則由凝結成冰的水、二氧化碳(幹冰)、氨和塵埃微粒混雜組成,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一個“髒雪球”。
彗星的軌道有橢圓、拋物線、雙曲線三種。橢圓軌道的彗星又叫周期彗星,另兩種軌道的又叫非周期彗星。周期彗星又分為短周期彗星和長周期彗星。由於彗星是由冰凍著的各種雜質、塵埃組成的,在遠離太陽時,它隻是個雲霧狀的小斑點;而在靠近太陽時,因凝固體的蒸發、氣化、膨脹、噴發,它就產生了彗尾。彗尾體積極大,可長達上億千米。它形狀各異,有的還不止一條,一般總是向背離太陽的方向延伸,且越靠近太陽彗尾就越長。宇宙中彗星的數量極大,但目前觀測到的僅約有1600顆。
1682年8月,天空中出現了一顆用肉眼可見的亮彗星,它的後麵拖著一條清晰可見、彎彎的尾巴劃過夜空。這顆彗星的出現引起了幾乎所有天文學家們的關注。當時,年僅26歲的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對這顆彗星尤為感興趣。他仔細觀測、記錄了彗星的位置和它在星空中的逐日變化。經過一段時期的觀察,他驚訝地發現,這顆彗星好像不是初次光臨地球的新客,而是遠行歸來的老朋友。後來人們便把這顆彗星命名為“哈雷彗星”。
彗星的起源迄今為止一直是個未解之謎。有人提出,在太陽係外圍有一個特大彗星區,那裏約有1000億顆彗星,叫奧爾特雲,由於受到其它恒星引力的影響,一部分彗星進入太陽係內部,又由於木星的影響,一部分彗星逃出太陽係,另一些被“捕獲”成為短周期彗星;也有人認為彗星是在木星或其它行星附近形成的;還有人認為彗星是在太陽係的邊遠地區形成的;甚至有人認為彗星是太陽係外的來客。
13.出名的‘土衛六’
科學家們現在已經探明,土星有18個已經被確認的衛星,是太陽係中擁有衛星數量最多的行星。而這些衛星當中要數土衛六最為出名,這其中是有幾點原因的。
第一,發現時間比較早。土衛六(Titan,‘泰坦星’)是環繞土星運行的一顆衛星。它是土星衛星中最大的一個。在1655年3月25日被荷蘭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克裏斯蒂安·惠更斯發現,它也是在太陽係內繼木星伽利略衛星發現後發現的第一顆衛星。
第二,體積比較大。土衛六是土星最大的衛星,曾經被一度認為是太陽係當中最大的衛星。但最近的觀察結果表明,土衛六的大氣層非常厚,實際上它的固體表麵比木衛三的要小一些。盡管如此,土衛六還是比水星和冥王星都要大。而且土衛六比小行星134340(原冥王星)的質量和體積都要大。
第三,土衛六是目前已知擁有真正大氣層的衛星。在太陽係當中,其它的衛星最多隻是擁有示蹤氣體。土衛六大氣的存在是1944年首先被傑勒德用光譜望遠鏡發現的。至2004年,人類對土衛六的表麵地圖的了解仍然是非常缺乏了解的。
在太陽係的所有衛星中,土衛六的大氣層非常值得關注。它的地表氣壓比地球的高50%,其主要大氣成分是氮。另外還有6%的氬、甲烷和一些微量的有機化合物如乙烷、氫氰酸、二氧化碳等。它的大氣成分和地球上生命誕生初期的大氣成分很相似。
人們利用現代技術相當先進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土衛六上另外一片大小相近的深色區域,人們推測那裏可能是液態的甲烷或乙烷海洋。哈博太空望遠鏡的圖片顯示,在土衛六朝向土星的半球上有一個巨大的明亮“大陸”。這一些結果尚不能證明液態“海洋”的存在,隻能證明在土衛六的表麵有一個巨大的鮮明的黑暗區域。
卡西尼號探測器還發回大量土衛六高分辨率地貌圖像,其中包括謎一般的線狀條紋,一些科學家認為那可能是地殼構造運動產生的。
由於它是太陽係唯一一個擁有濃厚大氣層的衛星,因此被科學家們視為一個具有實體的時光機器,對它的不斷了解將有助我們了解地球最初期的情況,從而揭開地球生物如何誕生之謎。
14.月球上也有地震
地球表層的快速震動叫做地震的話,發生在月球上的地震隻好叫月震了。美國科學家乘阿波羅號飛船於1969年首次踏上了月球,便在月球上架設了5台地震儀,以便能夠連續向地球發回月震記錄資料,從此人類開始了對月震的觀測與研究。
人們最關心的關於月球的問題之一,就是月球內部的結構究竟是怎樣的?其內部結構是不是也和地球一樣?而了解月球內部結構的最好方法就是研究月震波,曾經有人打過一個比喻,說地震波好比一盞燈把地球內部的結構給照亮了,科學家們也希望通過月震這盞燈能夠把月球內部的結構照亮,這就是科學家為什麼急於在月球上安裝測震儀。
月球上沒有水,也沒有能夠像地球上一樣傳導聲波振動的空氣,所以月球是個非常安靜的地方,它並不像神話傳說中講的那樣有情趣。至1977年8年為止,月球上的月震儀共監測到10000多次月震活動。測震儀每年都會記到600—3000次月震,但震級多數都很小,大約不到2級。月震的震源深度在月球表麵以下700千米~1000千米處,而地震的震源深度僅幾十千米到300千米。月震波在月球內部要多次反射回返,持續時間近1小時,而地球上這種小地震的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的持續時間不超過1分鍾。
這使人們想到,看似平靜的月球表麵,其內部仍然是十分活躍。測震儀還能記到月球受到隕石撞擊所產生的月震波,登月球的科學家為了研究月球的內部結構,還要在月球上製造人工月震,來計算月震波的波速。科學家們通過長期的研究認為,太陽和地球的起潮力是引發月震的主要原因,此外,太陽係內的小天體(如隕石、彗星碎塊)撞擊月球時,也可以誘發較大的月震,另有一類來曆還不明的月震,在幾天內每隔幾小時反複發生。月震的稀少意味著月球內部是固態的,而且其內部中心溫度較低。根據對月震波的研究,專家們也證明了這一點。他們發現月球的絕大部分是固態,也大致分三層,外殼、中間層和月核,月核比固體軟,但可能還不是液態。
可以看出來,月震和地震很不一樣,一個小地震可使遠方的地震儀持續一分鍾,而在月球上要持續一小時,震幅迅速增大後,衰減十分緩慢,這有趣的現象科學家認為可能和月球上缺水和岩石的破裂性質有關。
15.從九大行星到八大行星
2006年科學界最轟動的一件事莫過於冥王星在太陽係“裁員”中慘遭“降級”,這也被迫改變了人們將近一個世紀對九大行星的認知觀念,而要從新適應把八大行星這一概念。
2006年8月於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第26屆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大會上,在經過12天的激烈討論,位居太陽係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最終以237票讚成、157票反對、17票棄權的表決結果,被逐出太陽係九大行星之列。
會議雖然結束了,但是關於“八大行星”的爭論依然激烈的進行著。進一個世紀以來,“九大行星”的說法作為天文學的基本常識被載入我們的教科書。可是隨著觀測手段的不斷進步,冥王星的行星地位遭到前所未有的質疑。會後,負責起草行星標準的行星定義委員會主席歐文·金格裏奇表示,投票的結果仍不是最終定論。
美國加州理工大學的行星學家邁克·布朗於2005年1月5日發現了一顆代號為2003UB313的天體。這個天體被命名為“齊娜”,它的運行軌道在冥王星之外。科學家們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測到它的體積要比冥王星稍大一些,但是它有與冥王星類似的岩石和冰層的構成。“齊娜”的發現使得冥王星的地位受到嚴重的質疑。要平息這一紛爭,唯一的辦法就是提出明確的行星定義。因為到大會召開之前為止,天文學界所采用的行星定義還停留在古希臘人觀察星象時所提出的最早、最初步的行星定義。這一定義幾乎兩千年來,沒有改動過。
在給“行星”的定義過程中,天文學家們的立場針鋒相對,使得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對行星的定義工作舉步維艱,這其中有兩種觀點呼聲最高:
其一,一些熱衷於將太陽係擴容,認為新發現的許多小行星中的一些有朝一日能夠與八大行星平起平坐其二,另一些保守的科學家則認為,冥王星被認定為行星是由於當時科學技術的局限性,這從一開始便是錯誤的。
在這次大會上兩千多名天文學家經過十幾天的激烈爭辯後,最終確定了新的行星定義。定義指出圍繞太陽運轉、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剛體力而呈圓球狀、並且能夠清除其軌道附近其它物體的天體被稱為太陽係行星。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冥王星的運行軌道與其它天體的運行軌道有交叉部分,不符合定義的最後一條,這就出現了文章開始時的一幕,冥王星最後被降級為“矮行星”。
盡管是這樣,關於冥王星的爭論也沒有停止。一位與會的歐洲天文學家表示:以前將冥王星劃歸入九大行星行列,有人類觀測手段不先進的原因,此次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摒棄傳統叫法,把冥王星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不僅說明人類觀測手段提高,同時也是勇於麵對曾經因為技術限製而犯下的錯誤。而另一位美國著名的行星學家阿蘭·斯特恩則認為,將冥王星逐出九大行星之列的“這項決議非常可笑”。天文學家們都知道,地球和木星的軌道上都有矮行星存在。而且這次投票隻是那些與會的天文學家,他們並不能完全代表全球眾多的天文學家的意見。行星定義委員會主席歐文·金格裏奇表示,投票的結果仍不是最終定論,因為“科學是一項能夠不斷帶來驚喜的動態事業。”
16.金星的衛星失蹤了
在天亮前後,我們會看到東方地平線上有一顆特別亮的星星,我國古人稱它為“啟明星”,而在日落之後的黃昏時,在西方的太陽餘輝中也會出現一顆非常明亮的星星,我國古人稱它為“長庚星”。其實,這兩個名字同屬於同一顆星,它就是我們地球的鄰居,同屬於太陽係行星之列的金星。
金星有很多地方和地球很相似,但是金星卻和水星一樣沒有衛星。可是經過科學家們的模擬試驗發現,金星原來應該是有衛星的。可是為什麼現在的金星沒有衛星了呢?它的衛星到哪去了?這還要從我們的地球誕生之初講起。
在地球誕生之初,我們整個太陽係的各行星都被大型的太陽係形成之後的殘渣碎屑猛烈撞擊,同時帶走了地球上麵的一部份物質,而與這個偷襲地球的太陽係天體一起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月亮。
那麼,假設真的有這麼大的天體撞擊地球而形成月亮,就很有可能由這麼大的天體給我們的鄰居金星帶來同樣的浩劫。根據加州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的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金星的確也經曆了這樣的撞擊,而且也給金星帶來了一顆與月亮相同形成過程的衛星。在他們隨後撰寫的程序模擬中,發現在太陽係早期曆史中,金星曾不止一次的被不小於月亮這樣的大石塊撞擊,而是曾兩度被這麼大的小天體撞擊過。
在第一次大型撞擊事件後,撞擊的碎屑逐漸凝聚,使得金星也擁有了一個“月亮”。然而好景不長,這顆衛星繞金星公轉的過程中,因與金星之間的潮汐交互作用的影響而緩慢的越繞越遠了。當然這也解釋了我們地球的月亮每年以3公分的速度遠離地球的原因。
而第一次撞擊之後約1000萬年左右,金星又受到了第二次的猛烈撞擊,由於撞擊方向與第一次是相反,而且撞擊的力道非常猛烈,造成金星自轉方向‘逆轉’,並且由於潮汐力量的作用,它不斷的吸收金星衛星的軌道能量,使得其衛星逐漸的接近金星,最後終於撞在了金星的表麵上,壯烈的犧牲了。
科研人員還表示:可以解釋金星現在的自轉速度為何這麼慢且又是逆轉方向的現象,同時也可以解釋我們月球的誕生過程。當然,如果第二次的撞擊後也像第一次撞擊一樣形成了一顆衛星的話,其下場也會同第一顆衛星一樣,最終隕落在金星的表麵上。
這個程序所模擬出的結果顯示,金星受到的撞擊不隻這兩次,但是金星受到大型天體猛烈撞擊的機率是相當低,所以除了這兩次猛烈的撞擊之外其它的撞擊事件都顯得微不足道,而且對金星最後的命運影響都不大。
17.撲朔迷離的“UFO”
UFO,是英文‘unidentifiedflyingobject’的縮寫,中文意思是不明飛行物。在中國古代,UFO又叫做星槎。未經查明的空中飛行物。國際上通稱UFO,俗稱飛碟。
《中國大百科全書》對UFO的做了如下解釋:不明飛行物——未經查明來曆的空中飛行物。國際上通稱UFO,俗稱飛碟。據目擊者報告,其外形多呈圓盤狀(碟狀)、球狀和雪茄狀,在空中高速或緩慢移動。
1878年1月飛碟熱首次出現,美國150家報紙登載了這則新聞:美國得克薩斯州的農民馬丁看到空中有—個圓形物體。
美國愛達荷州的一個企業家阿諾德在1947年6月的一天,駕駛著自己的私人飛機,在途經華盛頓的雷尼爾山附近,發現9個圓盤高速掠過空中,跳躍前進。這一事件也被美國的報紙爭相報道,而且又一次引起了世界性的飛碟熱,而此後關於飛碟出現的事件也屢有發生,使得各國政府和民間機構也紛紛組織調查研究。
自上世紀40年代末起,不明飛行物目擊事件陡然增多,引起了科學界的爭論。科學家們認為,UFO不是一種可以再現的,或者至少不是一種經常發生的事物,沒有任何檢驗的標準,而且從第一件關於UFO的事件被報到以來,在世界上對其還沒有形成一種絕對權威的看法。
而研究UFO事件的科學家們也處於針鋒相對的觀點對立麵。一方麵是持否定態度的科學家,他們認為,很多目擊報告不可信,不明飛行物並不存在,隻不過是人的幻覺或者目擊者對自然現象的一種曲解,可以用物理學、天文學、心理學、生物學、氣象學和其它科學知識來加以說明。這些科學家甚至對研究這一現象的飛碟學都不承認。另一方麵是持肯定態度的科學家。他們認為不明飛行物是一種真實存在的現象,而且越來越多的事實來證實他的真實存在,但很多對這一方麵持肯定態度的UFO專家表示,他們認為UFO不一定就是外星船。他們認為相信UFO存在與相信它來自外星的理論是兩個概念,不應該混為一談,因為不明飛行物來自宇宙的假說隻是根據其飛行性能、電磁性質以及目擊者的印象解釋歸納而推斷出來的,並沒有確鑿的證據來證實。當然也有一部分支持“外星說”的UFO專家。部分學者還指出,由於飛碟現象在許多方麵與已知的基本科學規律不符,所以在解釋這種現象時理論上遇到很多的困難,這也是這一現象至今未能被現代科學家所承認的主要原因,但是也不能作為否定這種現象的存在的理由。
專門從事UFO研究的不明飛行物專家將迄今為止人與天外來客的近距離接觸分成了四類:
近距離目擊不明飛行物,但沒有留下任何具體的物證的這類接觸被不明飛行物學專家稱為第一類接觸。
除目擊不明飛行物之外,還有外星人來訪的具體有形痕跡被認為是第二類接觸。前不久出現在墨西哥一片草地上的古怪圓形圖案,就被認為與不明飛行物有關,也被眾多這一方麵的專家歸類為第二類接觸。
第三類接觸被視為真正意義上的接觸。這一類接觸往往是通過心靈感應,與外星人交談。
第四類接觸也就是最近距離的接觸,比如說遭外星人綁架。
自從19世紀以來,世界各地關於UFO(不明飛行物)的傳聞層出不窮。是人類在強烈願望驅使下產生的幻想,還是真的有地外生命光臨地球?這其中的答案我們都不得而知,隻有等待科學界的進一步研究證實。
18.流星從哪裏來
看過電影《星雨心願》之後你一定為電影裏流星滑過夜空的美麗而浮想聯翩,但是你又沒有想過流星是從哪裏來的呢?
這還要從我們所看到的流星是怎麼形成的說起。我們偶爾在夜空中看到的滑破天際的流星是外空間的塵埃顆粒闖入地球大氣,與大氣摩擦,產生大量熱,從而使塵埃顆粒氣化,在這一過程中發光形成流星,其中的塵埃顆粒被稱作流星體。未燒盡的流星體降落在地麵上,叫做隕星。其中石質的叫隕石;鐵質的叫隕鐵。
在1998年的獅子座流星雨中,一顆5等流星通常僅由一個0.00006克、直徑0.5毫米的流星體產生。獅子座流星雨中的可見流星的大部分流星體,體直徑在1毫米到1厘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