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酷似人形的何首烏
據《本草綱目》記載,何首烏一名野苗,二名交藤,三名夜合,四名地精,五名何首烏。原本出自順州今晉興縣,現在江南到處都有。
何首烏多分布在低濕熱帶,苗如木槁,葉有光澤,形如桃柳,有雌雄:雄苗呈黃色,雌苗呈黃赤色,根長不過三尺,到了夜裏苗蔓相交。它的根味甘溫無毒,茯苓可以治五痔腰膝等病,壯氣駐顏,黑發延年。
相傳當年一位姓何的山民喜食這種山藤野根,活到百年還滿頭烏發,因而得名“何首烏”。
人形何首烏不僅外形酷似人形,而且細節分明、惟妙惟肖。
湖南省就曾有人在修路的時候挖出過兩株連藤何首烏。雄的高32厘米,重600克;雌的高19厘米,重550克。最引人注目的是雌者的胸部隆起的一對乳房達3厘米高。它們酷似一對情侶,上至頭部、五官、下至四肢、腳掌等,十分齊全,象按一定比例縮小的人體模型。它們都是四肢並攏,成直立姿勢,周身長滿了毫毛般的絨須。
植物生長與人體有什麼關係?何首烏為何酷似人形,還能成雙成對的被發現?對於這樣的奇怪現象,生物學家還找不出比較合理的解釋。
2.真的有食人樹嗎
卡爾·李奇博士在1920年9月26日的《美國周報》上報告說,他於1878年在馬達加斯加目睹了一棵巨大的開花植物將一名年輕女子消化掉。所配的藝術想象圖描繪了這名女子的命運。她被認為是殘忍部族Mkodos人的一員。1925年,仍是這家報紙發表了第二個有關食人樹的故事,這次是在菲律賓棉蘭老島的一種樹。布蘭特在另一篇文章裏聲稱他在漫步時走入了島上的禁地,一棵食人樹伸展開來,葉子發出嘶嘶聲。布蘭特的故事配著一幅描繪這棵樹的圖片。後來他注解說,樹周圍的大量骨骼並非真的存在,而他原本曾接近那棵樹,把它當成遮陽棚。
後來對馬達加斯加及菲律賓與世隔絕的區域進行了考察,否認了這些說法。對於能消化人類的植物的說法,源於幾種諸如捕蠅草之類的植物,這些植物能夠消化昆蟲甚至是置在葉子上的小塊肉類。所謂真的遇到食人樹,不過是因其娛樂價值而被傳述的吹牛罷了。了解了這些植物的生活情況,關於“食人樹”的問題也就自然明白了。可以說,正是這些食蟲植物激起了某些小說作家的想象,從而寫出了“食人樹”之類聳人聽聞的故事。
3.捕殺人類的植物
植物能捕食動物昆蟲,這是一件饒有興趣的現象,除茅膏菜以外,豬籠草科植物是另一類具有捕食昆蟲能力的草本植物,豬籠草屬植物全世界約67種,我國廣東地區僅產一種。豬籠草在自然界常常平臥生長,葉的構造複雜,分葉柄,葉身和卷須,卷須尾部擴大並反卷形成瓶狀,可捕食昆蟲。豬籠草具有總狀花序,開綠色或紫色小花。豬籠草葉頂的瓶狀體是捕食昆蟲的工具。瓶狀體開口邊緣和瓶蓋複麵能分泌蜜汁,引誘昆蟲。瓶口光滑,待昆蟲滑落瓶內,被瓶底分泌的液體淹死,並分解蟲體營養物質,逐漸消化吸收。
除了上述這些捕食昆蟲和小動物的植物之外,還有能夠捕殺人類的“凶猛”植物。
有一種樹,像一棵巨大的菠蘿蜜,高約3米,樹幹呈筒狀,枝條如蛇,因而當地人稱之為“蛇樹”。這種樹極為敏感,鳥兒落在它的枝條上,很快就會被它抓住“吃”掉。美國植物學家裏斯爾,一隻手無意中碰到這種樹的樹枝,很快被纏住,費了很大力氣才掙脫出來,但手背的皮已被拉掉一大塊。
另據報道,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地區,有一種樹身粗矮,樹上長滿針狀枝芽的樹。這些枝芽平時伏在地上,好像鋪著緑色帷幔的臥榻。旅遊者的腳步如果觸及這些枝芽,它就立刻像巨蟒一樣躍然而起,把人網在裏麵,並迅速刺入人體,直至把人體的血吸盡,才將屍體拋在一邊。
巴拿馬熱帶原始森林中生長著一種被印第安人稱為“捕人藤”的大樹藤。如果人們在森林中不小心觸著它,藤條就會像蟒蛇一樣把人緊緊纏住,直至把人勒死。這時,有一種張開翅膀後有大蝙幅那樣大、美麗黑色的大蝴蝶--食肉蝶,便紛紛落到被纏的人身上,吸食血肉,人的全身很快就會被咬爛,血淋淋之狀,慘不忍睹。
4.最長壽的種子
世界上壽命最長的種子是古蓮子,有5000歲。1952年,我國科學工作者在遼寧省新金縣西泡子窪裏,從1~2年深泥炭層中,挖掘出一些古蓮子。它們硬的像一個個小鐵彈。1953年,科學家把古蓮浸泡在水裏達20個月之久,還是發不出芽來。後來他們在蓮子的外殼鑽上個小孔,把兩頭掉1~2毫米,然後再進行培養。結果經過兩天,古蓮子就抽出嫩綠的幼苗,發芽率高達96%。經細心照料,這些古蓮在1955年夏季開出了漂亮的淡紅色的蓮花。這些古蓮後來還結出了果實。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測定,這些古蓮子的壽命約在830~1250歲之間,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種子。
蓮子能活千年之久,一方麵由於他一直被埋在泥炭層中。一方麵由於古蓮子的外麵有一層硬殼,外表皮有堅硬的由柵欄狀細胞構成的層間,細胞壁有纖維素組成,可以完全防止水分和空氣內滲和外泄。在蓮子裏還有一個小氣室,裏麵大約存貯著0.2立方毫米的空氣。在這種幹燥、低濕和密閉的條件下,隻含有12%水分的古蓮子過著長期的休眠生活,因而可以曆經千年而不失其生命力。
研究古蓮子長壽的秘密,據有極高的科學價值。人們可以研究生物的休眠,物種的延續、起源等問題,也可以模擬古蓮子外殼的結構來建造糧倉,保存糧食和其它農作物。
5.會流“血”的植物
人有血液,動物有血液,植物也有血液嗎?有的。在世界上許多地方,都發現了灑“血”和流“血”的樹。我國南方山林的灌木叢中,生長著一種常綠的藤狀植物—雞血藤。它總是攀援纏繞在其它樹木上,每到夏季,便開出玫瑰色的美麗花朵。當人們用刀把藤條割斷後,就會發現,它流出的液汁先是棕紅色,然後慢慢變成鮮紅色,跟雞血一樣,所以叫“雞血藤”。經過化學分析,發現這種“血液”裏含有鞣質、還原性糖和樹脂等物質,可供藥用,有散氣、去痛、活血等功用。它的莖皮纖維還可製造人造棉、紙張、繩索、莖葉還可做滅蟲的農藥等。會流“血”的植物,流出的“血液”到底是什麼呢?這有待進一步研究。
6.可以探礦的植物
植物雖然不會說話,但是它們有一種特殊的“語言”,通過這種語言它們能告訴人類哪裏有什麼樣的礦藏。地質工作者根據不同植物的生長情況可以判斷此地有何礦物質,例如,生長針茅的地方可能有鎳礦,生長喇叭荼的地方可能有鈾礦等等。
我國古代書籍中曾記載有“山上有蔥,其下有銀;山上有薤、其下有金”的論述,比世界各國的植物探礦理論早了幾百年,植物的根係,除了從土壤中吸取氮、磷、鉀等營養成份之外,有些植物還能吸收少量的其它各種元素、富集於植物體內;有的植物根係或種子受到放射性元素照射,使生態發生變異或使植株異常高大粗壯,或提早發芽,或果實碩大,人們據此推測找礦。讚比亞和澳大利亞根據含銅量極高的銅草而發現了大型銅礦,英國在石南草幫助下,找到了鎢礦和錫礦,德國和瑞典通過三色堇,找到了鋅礦,50年代中期,美國科學家在科羅拉多高原,根據桉樹長勢繁茂特點,找到具有放射性的鈾礦,我國科技工作者在湖北大冶銅綠山等地的海州香薷,找到了不少銅礦,科學家還發現:石鬆生長好的地方有鋁土礦,錦葵繁茂的地方有鎳礦,紫苜蓿密集地方有鉭礦,艾蒿成群生長地方常有錳礦,野苦麻生長茂密的地方常蘊藏有鐵礦,難怪人們稱這些指示植物為“綠色探礦員”。
7.植物自衛之謎
有的植物在受到蟲獸侵害之後,竟能生產自衛的化學武器。這種現象引起了科學家的極大興趣。
1981年,美國東北部的1000萬英畝橡樹林,被大量的舞毒蛾把葉子啃得精光。可到了第二年,那兒的舞毒蛾突然銷聲匿跡了,而且橡樹葉子又恢複了盎然生機。這是怎麼回事呢?
森林科學家通過對橡樹葉子化學成分的變化的研究,發現了其中的驚人的秘密:在遭受舞毒蛾咬食之前,橡樹葉子含有的單寧物質數量不多,在被咬食後卻大量增加了。害蟲吃了含大量單寧的葉子,行動就會變得呆滯起來,於是,害蟲不是病死就是被鳥類吃掉。
美國阿拉斯加原始森林裏大量野兔威脅著森林,使大片的森林瀕於毀滅。正當人們犯愁時,野兔卻突然集體生病,最後在森林中消失了。科學家經過分析才知道,那些被野兔咬過的樹木葉芽中,含有一種叫“萜烯”的化學物質,野兔吃了就會生病、死亡。
令人費解的是,在遭受蟲獸侵害後,怎麼會立即生產“自衛”的化學武器呢?難道植物也有知覺嗎?成片的植物用同一種武器對付害蟲,它們之間又是怎樣“聯絡”、共同“約定”的?這些都還有待科學家去探索。
8.植物中的舞蹈家
在世界上不光是人類喜歡用舞蹈來放鬆自己,表達心情,在趣味盎然的植物世界,也有不少的“舞蹈家”。
大家熟悉的植物舞蹈曲目有葵花的向陽舞,睡蓮花朵在夜幕降臨前的閉合舞。柔弱的含羞草的舞蹈就更有意思了,它不但在黑夜到來的時候會自動合上羽狀的葉子,就是在白天,隻要你碰它一下,它的葉子也會很快閉合。觸動它的力量大一些連枝幹都會下垂,就像一位害羞了的少女。
在這批植物舞蹈家中,最出色的莫過於電信草(也稱舞草)和舞樹了。電信草是生長在印度和斯裏蘭卡的一種植物,它的每一片大葉的旁邊長著兩片小葉,這兩片小葉就像貪玩的孩子從早到晚一刻不停地跳著舞。在我國西雙版納猛臘縣尚勇鄉附近的原始森林裏,有一棵會跳舞的小樹。在這棵小樹的旁邊播放音樂,小樹便會隨著音樂的節奏搖曳擺動,翩翩起舞。更令人驚奇的是,如果播放的音樂是輕音樂或抒情歌曲,小樹的舞蹈動作便隨著節拍變動,音樂越優美動聽,小樹的動作越婀娜多姿。如果播放的雄壯的進行曲或嘈雜的音樂,小樹反而不跳舞了。因此,當地群眾叫它“風流樹”。
有些高等植物為什麼會跳舞呢?植物學家一直在探索其中的奧妙。現在有兩種說法:一種認為是植物體內的生長素的轉移,引起植物細胞的生長速度變化所致;另一種則認為是植物體內微弱的生物電流的強度與方向變化所致。
9.植物聽音樂之謎
有些植物不僅有表現音樂的才能,能夠“唱”出不同旋律的“歌聲”,而且還是音樂愛好者,愛聽和諧悅耳的“交響樂”。
科學家發現這個秘密後,於是設想:能不能讓農作物聽音樂,來促進農作物的增產呢?試驗證明這是可行的。法國一位園藝家將耳機套在一個西紅柿上,讓它每天“欣賞”3小時的音樂,結果這個西紅柿長到2.5公斤,創造了世界紀錄。法國國家研究中心的科學家用超聲波培植蔬菜,蔬菜在超聲波的“樂曲”聲中“聞歌起舞”,生長速度增加1倍以上。前蘇聯和英國的科學家也用超聲波種出了25公斤重的大蘿卜和27公斤重的卷心菜。在我國,科學家也曾用超聲波處理桔梗等中草藥種子,使發芽率提高了2~4倍。
超聲波為什麼會促進農作物生長?科學家初步認為,超聲波能夠加速植物的光合作用,促進細胞分裂,從而加快植物的生長速度。如果這個奧秘完全揭開,人們就可以通過某種途徑,滿足農作物對“音樂”的需求,來達到農作物增產的目的。甚至能在培育農作物優良品種方麵,開辟一條“捷徑”。
10.返老還童的植物
20世紀初,德國植物學家啥勃倫脫提出:人們能夠成功地從植物細胞中培養出幼小的植物。這個科學的創見到1958年終於變成現實。一位名叫斯蒂瓦特的研究者首先用胡蘿卜的細胞進行人工離體培養,產生愈傷組織,誘導分化出了完整的植株。現在,國內外通過植物組織培養,誘導分化形成完整的小植物體已達幾百種,其中木本植物就有幾十種。
科學家對植物的這種“返老還童”現象作了長期艱苦的研究,發現它用植物激素關係很大,是植物激素中的生長素,細胞分裂素在發揮威力。
在某些生產實踐中,人們已經可以指揮植物“返老還童”了。例如,用花粉培養成完整的植株,為植物育種開辟了新途徑;把不同種植物的細胞壁去掉,通過雜交,產生出雜交植株等等。
11.發高燒的植物
人生病發燒就應當找尋發燒的原因,千萬別延誤了醫療。
比利時科學家發現,植物在受病毒感染時,葉子等部位的溫度會上升,出現“發燒”症狀。比利時根特大學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雜誌上介紹說,他們用紅外攝影儀對感染了煙草花葉病毒的煙草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在煙草表現出任何可分辨的外在感染症狀前至少八小時,煙草葉子上實際已有局部“熱點”出現。煙草葉子上這些局域性“熱點”溫度上升幅度最高可達0.3至0.4攝氏度。
根特大學的科學家們認為,植物之所以會“發燒”,是植物受病毒感染後,其體內水楊酸積聚量會增多。科學們分析說,水楊酸會導致植物葉子表麵氣孔關閉,由於氣孔在植物中所起的作用與人體汗腺類似,它們關閉後植物水分散發量減少,結果引起植物“發燒”。
是什麼原因引起植物發燒的呢?科學家仔細觀察後發現,植物的病害往往先損害根部,這就影響根對營養的吸收,營養不足會引起發燒。植物因缺水而“渴”得厲害的話,也會發起燒來。實驗表明,有病害的植物葉子比正常的植物葉子溫度要高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