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老人必知長壽養生穴(1 / 2)

冬天的腳都是涼的,甚至是冰的,這是很多人的常見現象,青年女性較為多見,中醫認為,怕冷是由於體內陽氣虛弱所致,腳冷是常見表現之一。

治療腳冷,中醫介紹主要在於疏通經絡、活血化淤、改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如果經常推拿按摩以下3個穴位,往往能有較好的療效。

揉搓湧泉穴:湧泉穴位於腳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熱感為佳,每天早晚揉搓湧泉穴100下,接著揉搓各腳趾100下。

按揉氣衝穴:氣衝穴位於大腿根裏側,此穴下邊有一根動脈。先按揉氣衝穴,後按揉動脈,一鬆一按,交替進行,一直按揉到腿腳有熱氣下流的感覺為佳。

按揉、拍打腎俞穴:腎俞穴位於兩邊腰眼,輕輕用力,兩邊各拍打100餘次。

中醫提醒:刺激湧泉穴,有益於補腎壯陽、強筋壯骨;另外,人體諸多經脈都彙集於足底,與全身各髒腑、組織、器官都有密切關係,堅持揉搓此穴會促使腳冷症狀減輕。

老人步行叩擊穴位可長壽

源於我國民間的叩擊穴位步行法,是一種步行與叩擊穴位同時進行的健身運動。此法簡便易行,老少皆宜,尤其中老年人結合散步或快慢走,或在室內原地踏步練習此功,有益無損,堅持經常,可以收到醒腦、減輕疲勞、鍛煉平衡機能和輕健腿腳之功效。

叩擊穴位步行法,就是邊走邊叩擊腿上的承山、足:三裏、三陰交、血海穴位。這四個穴位都屬保健長壽穴位,練習者可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叩擊某一個穴位,走一步叩擊一下,連續做三五分鍾,直至。卜分鍾,循序漸進。在步行中進行,隻要找準穴位,叩擊的輕重和次數可自行掌握。熟練後,四個穴位也可輪換叩擊。具體方法是:

擊”承山”法:承山穴在小腿後麵,足掌平伸,其腓腸肌出現人字紋的陷凹中即此穴。此穴主治腿肚轉筋、痔瘡、腹疼、大便結燥、大便下血、腰背疼、食欲不振等症。在步行時左腳著地落實站穩的瞬間,用右腳的腳脖由後麵向前擊打左腿的承山穴,右腳著地落實站穩時,左腿重複有腿先前動作用腳脖叩擊右腿的承山穴,如此輪換叩擊,輪換叩擊行進。

擊“足三裏”法:足三裏穴在膝眼下三寸,脛骨外火筋內,如將手掌按在膝蓋上,手指撫於膝下脛骨時,離脛骨外一橫指,中指尖處即是。此穴主治頭昏、目眩、感冒、脾胃不和等,是全身強壯要穴。叩擊方法是在左腿著地站穩的瞬間,用右腳的足跟由前麵繞過叩擊左腿的足三裏穴,同法,用左腳的足跟叩擊右腿的足三裏穴,輪換叩擊前行。

擊“三陰交”法:三陰交穴位於內踝上三寸、脛骨後沿處。主治脾胃虛弱、胸腹脹滿、婦女月經不調、濕熱帶下、生殖器疾患、夜眠不安等症。方法是以足內側擊之。

擊“血海”法:血海穴在膝蓋骨內緣上二寸處。主治月經不調、腰膝痛等。方法是高抬膝,用同側手掌擊之。左右腿交換,邊行邊叩擊,注意盡可能做到用高抬膝去迎擊手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