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細數長壽老人的特征(1 / 2)

美國MSNBC網站近日報道,近年來一係列研究表明,性格外向和愛好跑步的人更有可能長壽。長命百歲有10個跡象。

感覺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13歲。

一項針對500名年齡在70歲以上老年人的調查顯示,感覺自己比實際年齡年輕13歲,是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密歇根大學心理學教授雅基·史密斯說:“自我感覺年輕健康,會增強樂觀情緒及戰勝困難的信心,有助於減輕壓力,增強免疫係統,降低患病風險。”

緊跟時尚走。

美國一項調查顯示,很多百歲老人都會發電子郵件,通過穀歌搜索失去聯係的朋友,甚至在網上約會。研究人員指出,最新科技不僅有助於老人在智力上保持活躍,還有助於增強社交能力。

絕經期52歲以後開始。多項研究表明,絕經期自然推遲意味著壽命增加。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每日熱量攝入限製在1400千卡~2000千卡的人,心髒功能與比他們年輕15歲的人一樣。

絕大多數人的靜止心率在每分鍾60~100次,心跳次數越少,身體就越健康。克利夫蘭診所女性心血管中心主任萊斯利·曹博士表示,較慢的心率意味心髒無需太過賣力工作便可完成輸送血液的任務。

1、不打鼾。一項曆時18年的研究發現,正常人的壽命是重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的3倍。

2、更年期後腹部平坦。據美國衰老研究所一項研究顯示,腰部過於豐滿的女性麵臨的死亡風險,較常人高出20%。

3、血液中維生素D水平高。每毫升血液中的維生素D含量應至少保持在30微克以上。維生素D不僅可減少骨質疏鬆症,也可降低患癌症、心髒病及傳染病風險。

4、性格開朗。瑞典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性格開朗者患癡呆症的概率低50%左右,還不易受外界壓力影響。這與他們大腦中的皮質醇水平偏低有關。有多項措施可降低皮質醇水平,如常冥想、喝紅茶、睡午覺。

5、每天跑步40分鍾。美國加州科學家在對跑步者和不跑步者進行長達21年的跟蹤調查後得出結論:中年人每天跑步40分鍾壽命更長,認知功能也更強。

長壽老人的養生經驗

古今中外不乏百歲長壽老人,我國唐代名醫孫思邈70歲時寫了“千金要方”,100歲時寫下了“千金翼方”流傳至今的世界醫學名著。他百歲後仍然熱心為他人看病。直至142歲逝世。

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禎教授83歲時完成了“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論著。

我國著名的畫家、藝術大師齊白石在95歲時還堅持國畫創作。

我們身邊倍受崇敬的老前輩,我國生物化學家,營養學的先導者,衰老生化的奠基人鄭集教授在他高齡80-90歲時,還獨自編著出版七種專著,其中獲獎三部。科家論文56篇。指導碩士、博士研究生9名,培訓教師10多人。收錄入1991年中國“現代科學家傳記”及1993年“美國人物傳記社名人傳略”,並在1995年獲得英國國際人物傳記中心頒發的榮譽證書,獎勵鄭老在中國生物化學教育的卓越貢獻。現已105歲的鄭老仍在為之奮鬥了八十多年的營養教育、科研工作上耕耘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