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卷上(1 / 3)

乾上乾下乾:

純陽用事。象配天,屬金。與坤為飛伏,居世。壬戌土,癸酉金。《易》雲:“用九,見群龍無首,吉”。純陽,用九之德。九三,三公為應,肖乾乾、夕惕之憂。

甲壬配外內二象,乾為天地之首,分甲壬入乾位。積算起己巳火,至戊辰土,周而複始。吉凶之兆,積年起月,積日起時,積時起卦入本宮。

五星從位起鎮星,土星入西方,麗西北,居壬戌為伏位。參宿從位起壬戌,壬戌在世,居宗廟。建子起潛龍,十一月冬至,一陽生。建巳至極,主亢位。四月龍見於辰,陽極陰來,吉去凶生,用九吉。

配於人事:為首,乾為首也。為君父。乾象堅剛,天地之尊,故為君父。於類:為馬,為龍。天行運轉不息。

降五行,頒六位。十二辰分六位升降,以時消息吉凶。居西北之分野,陰陽相戰之地。《易》雲:"戰於乾。"乾為陽,西北陰,陽入陰,二氣盛必戰。

天六位,地六氣。六象,六包(虎易注:廣西版《易占解讀》為六色。兩字都不可解,存疑。),四象分萬物。陰陽無差,升降有等。陰陽二十四候,律呂調矣。人事吉凶,見乎其象,造化分乎有無。故雲:變動不居,周流六虛。

六位純陽,陰象在中。陽中陰,陰中陽。陽為君,陰為臣;陽為民,陰為事。陽實陰虛,明暗之象,陰陽可知。三五為陽,二四為陰,初上潛亢。

水配位為褔德,甲子水是乾之子孫。木入金鄉居寶貝,甲寅木是乾之財。土臨內象為父母,甲辰土是乾之父母。火來四上嫌相敵,壬午火是乾之官鬼。金入金鄉木漸微。壬申金同位傷木。宗廟上建戌亥,乾本位。戌亥乾之位。

陽極陰生。降入姤卦。八卦例諸。

巽下乾上姤:

陰爻用事。金木互體,天下風行曰姤。姤,遇也。《易》曰:“陰遇陽。”一陰初生,陽氣猶盛,陰未為敵。與巽為飛伏,元士居世。辛醜土,甲子水。尊就卑,子孫與父母相代位。定吉凶,隻取一爻之象。多以少為貴。九四諸侯堅剛在上,陰氣處下。《易》雲:"係於金柅。"

巽積陰入陽,辛壬降內外象,建庚午至乙亥。芒種,小雪。積算起乙亥水,至丙戌土,(虎易注:丙戌土疑為甲戌土之誤。)周而複始。災福之兆,生乎五行升降也。

五星從位起太白,太白在西,居金位。井宿從位入辛醜,辛醜入土,元土臨母也。(虎易注:元土當為元士之誤。)

建午起坤宮初六爻。《易》雲:“履霜堅冰至。”建亥,龍戰於野。戌亥是乾之位。乾伏本位必戰,積陰之地猶盛,故戰。

配於人事:為腹,為母,坤順,容於物。於類為馬。《易》雲:"行地無疆。"此釋一爻配坤象,本體是乾巽,今讚一爻起陰,假坤象言之。

內巽為風,乾為天;天下有風行,君子以號令告四方。巽,入也。風入於坤,皆動也。故知天下有風動其物也。

天風氣象三十六候。三十六候節氣,降大風象。木入金為始,金納木也。陰不能製於陽,附於金柅。《易》之"柔道牽"也。

五行升降,以時消息,陰蕩降入遁。天山遁卦。

"

艮下乾上遁:

陰爻用事。陰蕩陽,遁。金土見象,山在天下為遁。遁,退也。陰來陽退也。小人君子汙隆,契斯義也。《易>雲:"遁世無悶。"與艮為飛伏,大夫居世。建辛未為月。丙午火,丙寅木。(虎易注:丙寅木當為甲寅木之誤。)六二得應,與君位遇建焉,臣事君,全身遠害。遁,候時也。

建辛未至丙子,陰陽遁去,終而伏位。從六月至十一月也。積算起丙子至乙亥,周而複始。火土同宮,天與山遁。陽消陰長,無專於敗。《係》雲:能消者息,必專者敗。(虎易注:考此句,不是出於《係辭》,而是出於《易緯、乾鑿度》。)

五星從位起太陰,鬼宿入位降丙辰。丙辰臨元土。(虎易注:元土當為元士之誤。)

配於人事:為背,為手。艮為背、手。於類為狗,為山石。

內外升降,陰陽分數二十八候。分陰陽進退。

土入金為緩,積陽為天,積陰為地。山所地高峻,逼通於天。是陰長陽消,降入否。陰逼陽去,入天地否卦。

坤下乾上否:

內象陰長,純用陰事天氣上騰,地氣下降,二象分離,萬物不交也。小人道長,君子道消。陰小人,陽君子。《易》雲:"否之匪人。"與坤為飛伏,三公居世。乙卯木,甲辰土。上九宗廟為應。君子以俟時,小人為災。乙卯泰來。

建壬申至丁醜,陰氣浸長。七月立秋,至十二月大寒。積算起丁醜至丙子,周而複始。金、醜土同宮,吉凶見矣。

五星從位起歲星,木星入卦用事。柳宿從位降乙卯。乙卯臨三公。氣分氣候三十六。六六三十六,積算吉凶。陰陽升降,陽道消鑠,陰氣凝結,君臣父子各不迨及。陰蕩陽來道行矣。

《易》曰:"其亡其亡,係於苞桑。"苞桑則叢桑也。天地清濁,陰薄音:博陽消,天地盈虛,與時消息。危難之世,勢不可久。

五位既分,四時行矣。君子當危難世,獨誌,難不可久;立特處不改其操,將及泰來。上九雲:"否終則頃,何可長也。"否及則泰來。陰長降入於觀。九四被陰逼入觀卦。

坤下巽上觀:

內象陰道已成,威權在臣。雖大觀在上,而陰道浸長。與巽為飛伏。諸侯臨世,辛未土,壬午火。反應元士而奉九五。君位也。《易》雲:"觀國之光,利用賓於王。"臣道出於六四爻也。

建癸酉至戊寅,陰陽交伏。秋分至立春。積算起戊寅至丁醜,周而複始。用金為首。金火土互為體。

五星從位起熒惑,火星入卦用事吉凶。星宿從位降辛未。星宿入諸侯宮,木星同位。土木分氣二十八。積算分配六位,吉凶爻定數。陰陽升降,定吉凶成敗。取六四至於九五,成卦之終也。

《易》雲:"觀我生。"我生即道也。又雲:"風行地上。"

列象分爻,以定陰陽進退之道,吉凶見矣。地上見巽,積陰凝盛,降入於剝。九五退陰入剝卦。

坤下艮上剝:

柔長剛減,天地盈虛。建戌至建亥。體象金為本,隨時運變,水土用事。成剝之義,出於上九。《易》雲:"碩果不食,君子得輿,小人剝廬。"君子全得剝道,安其位,小人終不可安也。與艮為飛伏。丙子水,壬申金。天子治世,反應大夫。

建甲戌至己卯,陰陽定候。寒露至春分。積算起己卯木至戊寅木,周而複始。吉凶之兆見於有象。純土配金用事。

五星從位起鎮星,土星入卦。張宿從位降丙子。張宿入天子宮。金土分氣三十六。積算六位起吉凶,天地盈虛氣候。

《易、象》雲:"山附於地。剝。"君子俟時,不可苟變,存身避害,與時消息。春夏始生,天氣盛大;秋冬嚴殺,天氣消滅。

故當剝道已成,陰盛不可逆,陽息陰專。升降六爻,反為遊魂,蕩入晉。積陰反入晉卦。

坤下離上晉:

陰陽返複,進退不居,精粹氣純,是為遊魂。為陰極剝盡,陽道不可盡滅,故返陽道。道不複本位,為遊魂例入卦。金方以火、土運用事,與離為飛伏。(虎易注:此處"與離為飛伏".當為"與艮為飛伏"之誤。)己酉金,丙戌土。諸侯居世,反應元士。

建己卯至甲申,陰陽繼候。春分至立秋。積算起甲申金至癸未土,周而複始。遊魂取象,配於正位,吉凶同矣。

五星從位起太白,卦配金星入用。翼宿從位降己酉金。翼宿北方,入晉卦行事。二象分候二十八運,配金土積算。氣候無差於晷刻,吉凶列陳,象在其中矣;天地運轉,氣在其中矣;乾道變化,萬物通矣。乾分八卦,至大有複卦。

六爻交通,至於六卦,陰陽相資、相返、相克、相生,至遊魂,複歸本位為大有。故曰:"火在天上。"

大有為歸魂卦。定吉凶,配人事,五行。象乾為指歸地。凡八卦分為八宮,每宮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定吉凶,配人事。天地、山澤、草木、日月、昆蟲,包含氣候,足矣。

乾下離上大有:

卦複本宮曰大有。內象見乾是本位。八卦本從乾宮起,至大有為歸魂。純金用事,與坤為飛伏。甲辰土,乙卯木。三公臨世,應上九為宗廟。

建戊寅至癸未,立春正月至大暑時也。積算起癸未土至壬午火,周而複始。吉凶與乾卦同用。

五星從位起太陰,太陰水星入卦用事。軫宿從位降甲辰。二十八宿分軫星入大有卦用事,行度吉凶可見。金土分象三十六候,配陰陽升降。六位相蕩,返複其道。複歸本位也。吉凶度數與乾卦同分。

六五陰柔,為日,照於四方,象天行健。六龍禦天。少者為多之所宗,六五為尊也。柔處尊位,以柔履剛,以陰處陽,能柔順於物,萬物歸附,故曰:照於四方。

《易》曰:"火在天上,大有。"離為火、為日,故曰大有。陰陽交錯,萬物通焉。陰退陽伏,返本也。乾象分蕩八卦,入大有終也。

乾生三男,次入震宮八卦。乾生三男,坤生三女。陽以陽,陰以陰,求奇耦定數於象也。

震上震下震:

分陰陽,交互用事。屬於木德,取象為雷,出自東方。震有聲,故曰雷。雷能警於萬物,為發生之始,故取東也。為動之主,為生之本。《易、係》雲:"帝出乎震。"(虎易注:考此句,不是出於《易、係》,而是出於《易、說卦》。)安為動主,靜為躁君。與巽為飛伏。庚戌土,辛卯木。宗廟處上六。陰為陽之主,震動。動須由陰陽交互,震動也。

運數入丙子至辛巳,大雪至小滿。積算起辛巳至庚辰土宮,配吉凶,周而複始。吉凶配木官,以土用事。

五星從位起歲星,木星入卦用事。角宿從位降庚戌土。庚戌入震用事,臨上六爻,庚戌土位為元首。內外木土二象,俱震。

《易》曰:"震驚百裏。"又雲:"畏鄰戒也。"震為雷,聲驚於百裏,春發秋收,順天行也。取象定吉凶。取象為陽,配爻屬陰,故曰:陰陽交錯而為震。

氣候分數三十六。定吉凶於頃刻,毫厘之末,無不通也,無不備也。定陰陽數,考人之休咎,起於積算,終於六位也。

陰陽交互,陽為陰,陰為陽,陰陽二氣蕩而為象,故初九三陰為豫。入豫卦。

坤下震上豫:

卦配水火木,以為陽用事。《易》雲:"利建侯行師。"又雲:"天地以順動,故日月不過,四時不忒。(虎易注:此處脫漏"而"字,原句為"而四時不忒。")坤順震動。聖人以順動,則刑罰清而民服。"與坤為飛伏。乙未土,庚子水。世立元士為地,易奉九四為正正。

建丁醜至壬午,大寒至芒種。積算起壬午至辛巳,以六爻定吉凶,周而複始。火土算休咎。

五星從位起熒惑,熒惑火星入卦用事。亢宿從位降乙未土,亢宿配乙未土。上木下見土,內順外動,故為悅豫。

時有屯夷,事非一揆,爻象適時,有凶有吉。人之生世,亦複如斯。或逢治世,或逢亂時,出處存亡,其道皆係。《易》雲:"大矣哉。"

陰陽升降,分數二十八,極大小之數,以定吉凶之道。積算壬午入乙未推吉凶。

豫以陽適陰為內順,成卦之義,在於九四一爻。以陽蕩陰,君子之道,變之於解。豫卦以陰入陽,成九四之德。變入解卦,陽入陰,成解之德。

坎下震上解:

陰陽積氣,聚散以時,內險外動,必散。《易》雲:"解者,散也。"(虎易注:《易》無此句。考《易、序卦》曰:"解者,緩也。"《易、雜卦》曰:"解,緩也。")解也,品彙甲拆,(虎易注:"拆"字當為"坼"字之誤。)雷雨交作,震雷坎雨。積氣運動,天地剖判。成卦之義在於九二,與坎為飛伏。戊辰土,庚寅木。立大夫於世為人,而六五降應,委權命於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