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能寫好文章
寫作,作為人類的一種特殊的社會實踐活動,曆史悠久,源遠流長。文字的出現,結束了人類“結繩記事”的原始方式,人類進入了用文字表達自己所見、所聞、所感的新階段。甲骨刻辭、吉金銘文的出現,說明了我國人民早在幾千年前就已開始了寫作活動。
曆史發展到今天,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更離不開寫作。“在這個文字密集的社會裏,我們比以往更需要具備基本的讀寫技巧。((美)社會學家約翰奈斯比特《大趨勢》)會寫文章已成為現代人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
那麼,怎樣才能把文章寫好呢?這是眾多同學經常提出的一個問題。提高作文水平到底有沒有靈丹妙藥,或者是不是讀幾本諸如《寫作入門》、《如何寫作》的作文指導書就真能“入門”?其實,以上兩種想法都是不切實際的。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把文章寫好靠的是循序漸進,多學、多讀、多寫和多練。也有部分同學天真地認為,隻要押準考試時的作文題,再背幾篇範文以備“借鑒”,平時大可不必花很多的精力來練筆。這種天真的想法是不能奏效的,有時甚至是很危險的。要問有什麼可以應付作文考試的辦法,最“保險”的就是紮紮實實地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以不變應萬變。
怎樣才能寫好文章?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可能用一篇千字文詳解其法。但是,任何文章都又有著一些共同的特征,諸如都要求主題鮮明,思想健康,立意新穎,選材典型,結構完整,語言順暢等。因此,對於怎樣才能寫好文章的問題,還是可以歸納出幾條基本方法的。
1.勤於閱讀
同學們在寫文章的過程中,有時會感到文思枯澀,語言貧乏。造成以上現象的族因,大多數是因為同學們沒有重視閱讀和寫作之間的密切聯係。魯迅先生曾說文章應該怎樣做,我說不出來。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於多看多練習,此外並無心得和方法的。”這句話裏的“多看”指的就是勤於閱讀。在寫作前,除了多留心觀察生活外,還應多讀書,多讀有益於寫好文章的課外讀物。
在多看有益的課外讀物時,還應當邊讀邊想:這篇文章好在哪裏?我今後寫文章時能借鑒些什麼呢?閱讀時手還要勤,見到名言、警句、格言、諺語、優美生動的句子,都要隨時記下來,日積月累,豐富我們的寫作素材,讓“巧婦”能做“有米之炊”。
2.掌握基本的寫作方法
為了寫好文章,同學們要在平時的多次練筆過程中,逐漸熟悉並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方法。這正如春天裏播種花種—樣,需要掌握適當的方法:鬆土、挖坑、播種、蓋土、澆水等。過了幾天,種子就會破土而出,長出嫩葉,最後開花結果。寫文章也像播種花種,有一套基方法:怎樣審題,怎樣選材,怎樣構思,怎樣開頭結尾等。因此,我們在平時的學習中,應該切實學會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方法,除了以上幾種以外,還有諸如怎樣確定文章的主題,怎樣積累素材,怎樣編寫提綱,怎樣寫景、狀物,怎樣過渡,怎樣修改文章等。隻有在平時學會掌握了以上的基本寫作方法,才能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靈活地加以運用,把文章寫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