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1 / 1)

地球上出現過形形色色、種類繁多的動物,它們或仍然在繁衍生存,或已經滅絕。據估計,地球上現存的動物種類在150萬種左右,而且每年還有1000個新種或亞種被人們發現。麵對如此豐富多彩的動物世界,我們不禁會思考:動物是怎麼起源,又是如何進化的呢?

動物的起源

地球形成後,以宇宙紫外線輻射為能量的化學反應開始進行,原始海洋中合成的有機分子因缺氧而不會遭到氧化,得以進化出具有生命現象的物質——原生體。

原生體的出現使地球進入了生物進化階段。接著,原核單細胞生物出現,生物界從微生物階段發展到細胞進化階段,並在此基礎上演化成為兩支,分別朝著植物和動物的方向發展。

動物的進化

原始生命出現以後,隨著生存環境的變化,物種不斷出現和消亡,隻有適應環境變化的物種才能幸存下來並繁衍至今。這種物種演化的過程稱為進化。動物的進化經曆了由無到有、由少到多、由簡單到複雜、由低級到高級、由水生到陸生的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

自然選擇

生物學家達爾文曾用自然選擇學說來解釋生物的進化。這一學說認為,生物由於受自然條件、生存鬥爭等多種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得劣勢個體被淘汰、優勢個體得以幸存並繁衍。

馬的進化示意圖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思想和自然選擇學說,為生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人工選擇

人類可以根據不同的需要來控製動物繁殖的方式,從而使一些原始物種繁衍出新品種。例如,人們捕捉野生原雞,把它們放在不同的條件下飼養,從而培育出品種繁多的家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