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的一天,平城第三中學。整個高三年級都在為高考做最後的奮鬥!高考是人生的一個轉折點,他們不得不努力。
在一個教室裏麵,一個老師正在分發試卷
“大家注意審題,先用幾分鍾大體上看一遍題目,找出自己比較有把握的先做,把難題放到後麵,不要急著下筆,考試時間是有限。萬一給題目給卡住了,不要著急,先放一下,做下一題,等都答完了,回過頭來再做這些不會做的。相對難度的題,根據時間,先考慮分值高的,再做分值低的。答題完畢一定要注意檢查,有可能的條件下演算一下。距離高考沒幾天了,大家一定要把這次考試當成真正的高考來重視!”
吳四鍵站在講台上,操著白話口音非常重的普通話、嘴裏的吐沫星子下雨一般的揮灑著,門牙上還隱約可見一點黃色的東西,口若懸河的說著。
別看吳四鍵整個就不修邊幅,而且普通話說得也非常難聽,但是毫無疑問,他可是市第三中學的一杆大旗。每一期從他班上考上大學的比例在整個平城市區都是最高的。就為了這,連續幾年,市第三中學的門檻讓望子成龍的家長們都快踏平了。當然,畢竟是平城市區重點高中,平城市第三中學的教學質量和水平整體上也的確很高。。。。。。。
聽著教室裏如同蠶食桑榆般的書寫和計算聲,吳四鍵微微點了點頭,雙手往身後一背,晃晃悠悠的走出了教室,回辦公室喝茶去了。這是他的習慣,但凡考試,他是從來都不監考的。用吳四鍵的話說:畢竟都不是小孩了,隻要能進平城市第三中學的無非是兩種人,一種是成績拔尖,憑真本事考進來的,對於這樣的學生,學習習慣已經養成了,沒有必要盯著看。
另一種人當然是通過關係,或是金錢開道、或是達官顯貴,通過一些手段進來的。對於這樣進來的學生,要是能自覺自律,拚命學習,能趕上來最好。就算他們趕不上來,也跟老師沒什麼關係了。
其實對老師來說,學生的成績都放在他們的心裏,平時成績怎麼樣誰心中都有數。平時上課當然是傳授,至於考試除了檢驗學生對所學科目的理解以外,更重要的是檢驗老師教學的成績。如果一個班上大多數學生都對一個問題搞不清楚,那麼肯定就是老師沒講清楚,這個問題就還得再講。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隻有吃透了一個問題,下一個問題就好辦了。再吳四鍵看來,現在這個時候的考試,更多的是為了讓學生們能夠適應,為了的高考,那才是動真格的時候。
畢竟是馬上就要高考的人了,一直以來吳四鍵灌輸的為自己學習的思想還是起作用的,雖然不過是一個模擬考試,大家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到了這個時候還作弊,那可真是跟自己過不去了。
拿起搪瓷杯,狠狠的灌下了一口西山茶以後,吳四鍵習慣性的開始再一次盤點著他的學生。王珍、於揚、許晴、高雄這幾個學生考一本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另外像唐慧、魏強、張保國這幾個,發揮得好了也有衝擊一本的實力,剩下再有幾個考二本肯定是沒有問題的,基本上算一下,班上沒有把握的也不過是一兩個人。
不過話說回來,這個別的幾個人還真不讓吳四鍵勞心勞力的。其實很簡單,就那幾個人的成績,能進到吳四鍵這個班的,沒有一個不是關係、路子非常廣的人。比方說蔣炳文,他老子是平城有名的房地產商、政協委員。上高一的時候就打過招呼,蔣炳文畢業以後會直接到美國去讀大學,連是否參加高考都難說,所以他的事跟本就用不著吳四鍵擔心。另外像尹光,聽說他早就開始拿工資了,上不上大學又有什麼關係?
盤點著這些學生的時候,吳四鍵有些心煩了起來。市第三中學條件不好的孩子挺多,但是像高雄條件這麼差的還真不多,還真難為他能讀到現在。吳四鍵早就知道,無論是寒假還是暑假,高雄都得為了下個學期的學費到貨站去幫別人搬貨,即便是這樣,很多時候,開學很長一段時間,高雄還在給自己湊學費。為了這,吳四鍵不但在班上發動過幾次募捐,而且每次他都是第一個捐款的人。高雄考上一本是肯定地。可是上大學不比讀高中。那學費加上生活費全拿下來。一年怎麼都得一萬多塊錢。就算自己能再幫他一下。可是最多也就解決第一年地學費。接下來怎麼辦?學校是有一些補助。另外成績好了還能有獎學金。但是這總不是長久之計。怎麼樣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