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3)

把男孩教成男人,把女孩教成女人

小宇已經大學畢業了,但是他時常想起自己的高中語文老師:

其實最早對語文老師是失去信心的,因為從小到大語文老師不過就是喜歡照著書念,然後逼著我們背誦,我都私下懷疑過,你天天逼著我們背誦,你可都記得?因為初中語文老師就是一個普通話極其不標準,經常照著輔導書上課的老師,打心眼裏覺得失望。

可是夏老師長年不帶書,因為課文大多倒背如流,無論文言文還是白話文。上他的課一直很勁爆。

他所說的夏老師就是我。

不過,高一的第一節課老師不帶書再正常不過了,因為這節課一般都是進行學前教育,給學生講講高中學科的特點,老師的安排、期望以及要求,所以,我的第一節課也沒帶書,隻是帶了個U盤。

我還記得那天在學生驚訝的眼神和竊竊私語中,我手揣在兜裏走進教室,把U盤插入電腦,打開,然後直起身來做自我介紹:“我叫夏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就是你們以後三年的語文老師。”

PPT打開,占滿屏幕的是這樣一行字:

語文是什麼?

我把這個問題提給學生們,有學生回答說是語言與文字,有學生回答是語言與文學,也有學生說是語言與文化。我說:“大家說得都有道理。我們也許無法十分準確地給語文下個最好的定義,但是最起碼我們知道,在生活中,如果語文沒有學好,輕則鬧笑話,重則出事。給大家舉個例子:

在一個鐵路公路交叉道口貼了一張標語,上麵寫著這樣的字:爭分奪秒,多拉快跑。請大家看看,這個標語恰當嗎?”

馬上有學生說不恰當,並且指出了原因——不符合特定環境下的安全要求。

“很好,這裏還有一條標語:生產搞上去,人口降下來。這個標語是貼在——火葬場的。”

我話音剛落,教室裏爆發出一陣哄笑。

“大家的笑聲告訴我,這個標語顯然也是不恰當的。還有一條標語:失敗是成功之母。這是貼在高考考場的。大家覺得恰當嗎?”

有學生說恰當,有的說不恰當。我叫認為不恰當的學生站起來說說理由,他們說這會影響考生和家長的心情。

“的確是這樣,”我說,“咱們中國人都圖個吉利,高考這麼重要的事情,貼這標語,大家肯定會覺得很晦氣,當然不恰當。”

“所以我們不難看出,在生活中要是語文沒有學好,有時候鬧的笑話可真是讓人無語的。而剛才我們舉的這幾個例子,其實就是前些年的一道高考題。”

“啊?”學生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所以,咱們現在還沒正式開始高中生活,已經能解決這道高考題了,也許咱們現在可以退學回家了。”

聽到這話,大家都笑了。

“語文在書本中,更在生活中;在現實中,也在曆史中。”

學生們聽得都很認真,我給他們講起“蒹葭蒼蒼,在水一方”,講起“昔我往矣,楊柳依依”,講起“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講起“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講起海德格爾說“語言是人類詩意的棲居”,講起帕斯卡爾說“人類是會思考的蘆葦”……

最後一張PPT上,寫著這樣幾個詞:

語文 曆史 哲學 美學

“這是我的看法,語文與曆史、哲學、美學密不可分,而我們這三年的語文學習,我也會從這三方麵入手,帶領大家一起領略語文之美、藝術之美、文化之美。我的目的是……”

我頓了一下,因為我知道這句話是有歧義的:

“我的目的是,把你們從男孩教成男人,女孩教成女人。”

不出我所料,有學生驚訝地睜大了眼睛,有學生開始壞笑。

“我的意思是,男人應該是博學、寬容、幽默、有品位、有責任感的,我希望我們班的男孩們三年後能夠成為這樣的人;女人應該是美麗、溫柔、善良、知性的,我也希望我們班的女孩三年後能夠成為這樣的人。”

剛才麵露驚訝之色的學生恍然大悟。

“那麼希望我們一起努力!”

勁爆大胡子

在這個看臉的社會,學生對老師的最初印象也是從臉開始的。小宇這樣描寫我——他的高中語文老師:

那天一來教室,瞥見一個滿臉胡子的大叔。本以為該胡子隻是走錯教室,因為他兩手空空。很勁爆的消息,該胡子確實是我的語文老師。

看到這裏,我忍不住笑,因為他寫的語文老師就是我,我從來沒有想到,我成為他們語文老師這個消息會很“勁爆”,雖然我知道我經常不刮胡子可能會引起注目。

其實我從來沒有蓄意要留胡子。

想當年,咱也曾經有過那麼一段光輝歲月,每天早晨起來,洗漱完畢,第一件事就是刮胡子,臉上刮得坦蕩如砥光可鑒人,頭發一絲不亂,偶爾還去發廊吹吹,做點發型。胡子刮完之後,再換上襯衫,打上領帶,每天都跟參加婚禮似的隆重。不過想想,那似乎是大學時候,二十多年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