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三城為賭(2 / 3)

一切都跟卓言預想的一模一樣。皇帝的最後一道聖旨卻把他也炸懵了:“皇七子蕭倬言俊秀篤學,穎才皆備,戍邊護國,保家安民。征戰十一載,不忘朕訓,不改初心,剿月氏蠻族,平南楚疆土,護佑大渝萬世安寧。其功在社稷,名在千秋。難得其事國甚恭,事兄甚孝,遵循祖德、克己奉公。特此下詔,賜其蕭氏國姓,複其皇子之份,重敘宗譜、重納玉碟,冊封靖親王,持虎符節製舉國兵馬。”

卓言還在發懵,朝堂之上已然炸開了鍋,驚訝議論之聲四起。卓言出身成謎,除了少數幾位重臣之外,眾人皆不知其來曆,熾焰軍中知曉其身份的也僅隻數人。

此刻皇帝聖旨已頒,不少人才將“卓言”二字與當年潘皇後逆案中被廢的皇子蕭倬言聯係起來,這才明白宮中盛傳的皇七子竟是真的,這才恍悟為何先皇百般打壓、陛下又如此重用。

熾焰諸將嘖嘖稱奇,韓烈總算心平氣和下來。這還差不多。

卓言心中百感交集,在他最在乎、最想得到的時候似乎遙不可及,等到真的不在乎、不介意了,陛下卻以此賞他。此刻,他甚至覺得是一種負累,他虧欠陛下的會不會越來越多?他好不容易把一半熾焰軍扔出去,陛下就把全國兵馬給塞了回來。

左相鄭庭玉手持笏板,舉起又放下,舉起又放下,反複幾次,欲言又止。這樣不對啊?偏生卓言先滅月氏、後滅南楚,功高難賞,複位封王確實是理所應當的事情。但此後該怎麼辦,他若再立下大功,賞無可賞的時候,該怎麼辦?

散朝之時,道賀者眾。卓言自此恢複了蕭倬言的本名。

時隔十三年,他卻忽然發覺自己一點兒都高興不起來,父母已亡、親族皆滅,唯一的親人也有了君臣之別,靖王這個虛名於他而言還有多大意義?

葛二愣子走到他跟前,“元帥……不,不,殿……殿……殿下……”

蕭倬言苦笑,拍他一腦袋,“話都說不靈光,你照舊便是。”

“那個……這回真不怪葛二愣子,末將也嚇了一跳。”孫小雨暗暗心驚,自己跟了蕭倬言多年,硬生生沒看出來這位與將士們同生共死、一路從侍衛做到主帥的竟然是位皇子。

韓烈對此倒是知道一二,但他還在為卓言擺他一道生氣,一臉寒霜地過去冷冷道了句“恭喜”,複又問道:“長平軍是怎麼回事?”

“陛下的旨意,我哪裏知道?”

韓烈壓抑著怒火:“殿下既不知情!剛才又為何攔著末將,不讓末將分說清楚?”

葛二愣子怒了:“姓韓的,你別得了便宜還賣乖。”

孫小雨笑道:“二愣子,這回真的是殿下在坑韓將軍”,複轉頭衝韓烈一揖,“不管這功勞到底是誰的,還是要恭喜將軍高升。”

韓烈滿身不自在,走得略有幾分黯然。

蕭倬言冷冷瞥了孫小雨一眼,對眾人正色道:“你們別再欺負韓烈老實。”

一直歪歪扭扭站得捎首弄姿的燕十三忽然一揖到底:“謹遵殿下旨意。”

“滾!”

十日之後,秦國主帥林雲攜國書來渝。一方麵,正式定力兩國之盟,按照先前的約定瓜分楚國國土。另一方麵,林雲還帶來了“秦國第一勇士”梟九,宣稱要與渝國熾焰主帥一較高下。

金殿之上,林雲廣袖流雲,一派瀟灑之意。他手持國書侃侃而談,從仰慕大渝風貌,談到仰慕大渝人情,又到仰慕大渝英雄,宣稱此次“為會天下英雄而來,而渝國英雄當屬熾焰主帥。梟九升鬥小民仰慕熾焰戰神已久,隻願以微末之技獻於陛下眼前,懇請靖王殿下不吝賜教。”

話音剛落,新任長平軍主帥韓烈道:“靖王殿下千金之軀,大渝國多少人想請殿下賜教而不可得。秦國既然想與殿下過招,那就請你們的王子殿下親自來渝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