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淺談當前我國新聞與傳播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3)(3 / 3)

在運用新媒體和新技術的過程中,要努力實現傳播技術數字化、網絡化與新聞媒體產業化及新聞教育專業化的有機結合,努力培養具備良好的新聞專業理念和專業素質,能夠熟練地運用新媒體、新技術,能夠適應新聞媒體產業化發展需要的新型的新聞人才,建設一支能夠從事新媒體、新技術下的現代新聞傳播的高水平的新聞隊伍。

4.實現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協調發展

前麵談到了混淆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的弊端,因此,要促進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的協調、健康發展,就需要正確認識和妥善處理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之間的關係。

在新聞學教育中,要堅持“新聞教育為體,傳播教育為用”的原則。即要把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新聞專業理念,掌握熟練的新聞業務技能作為基礎,作為根本,一切新聞教學和教育活動都應當圍繞這一目標進行。而把適當的傳播教育作為一種輔助和補充,使學生借助所掌握的一定的傳播學知識原理和方法,促進新聞工作質量和水平的提升。

而在傳播學教育中,需要體現“傳播教育為主,新聞教育為輔”的思想。即在培養學生掌握傳播學知識原理和方法的基礎上,盡可能幫助學生了解一些與社會傳播活動相關的新聞學的理論原理和業務技能,作為一種輔助和補充,以使他們能夠以更加敏銳的新聞視角,審視各種傳播現象。

在新聞院係的全盤工作中,則要實現“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協調發展”。即要安排好新聞學教學與傳播學教學的配合與銜接,積極促進新聞學教育與傳播學教育相互之間能夠各揚其長,各取所優,最終實現協調、雙贏的發展結果。

5.擴大辦學視野,加強國際合作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把國家的綜合實力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兩種。“硬實力”,指的是一個國家在物質資料方麵的占有力量,包括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和科技實力等。它發揮作用的方式主要是通過硬性的、有形的力量,如“施加壓力”或者“施予恩惠”。

“軟實力”,指的是一個國家在文化和意識形態方麵的影響力量,包括思想凝聚力、文化影響力、信息滲透力和參與國際機構的程度等。它主要靠“吸引”和“影響”的方式來發揮作用。這其中“信息傳播力”、“文化影響力”和“輿論引導力”是發揮“軟實力”的重要手段及條件。

新聞媒體具有信息傳播、文化教育和輿論引導的社會功能,因此它是實現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對社會和受眾施加思想和文化影響,凝聚各方麵的力量,形成團結一心、共建國家的合力,這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

如果把新聞人才的培養與教育,放到增強“信息傳播力”、“文化影響力”和“輿論引導力”,提升國家的綜合國力的高度,那麼在當前紛繁複雜、變化多端的國際形勢下,加強新聞與傳播教育的國際合作,其意義十分重大。

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新聞教育實現國際合作的內涵及條件,要注意開闊辦學思路,擴大辦學視野,積極吸納和借鑒國外新聞與傳播院校的長處和成功的辦學經驗,同時又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傳統和優勢,盡力體現和張揚自身的特色,努力實現新聞教育本土化與國際化的有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