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報業變革發展的曆程、成就及經驗(2)(2 / 3)

這些生動的事例說明,報紙應當把順應和滿足讀者的新聞與信息需要作為立報之本。今後,報紙也隻有在不斷提高順應和滿足讀者新聞與信息需要方麵堅持創新,才能獲得進一步發展。

2.嚴格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和市場運行規律

積60年變革發展的經驗,我國報業要獲得發展就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嚴格按新聞傳播和市場運作的規律行事。

報紙是一種提供新聞與信息服務的特殊商品,因此,須按照新聞傳播規律做好主體業務,即搞好新聞報道和信息傳播。同時,報社又是一個生產新聞與信息產品的文化企業,報業是一個以經營新聞與信息產品為主業的文化產業,讀者是作為報紙新聞與信息產品的消費者存在的,是報業的服務對象,因此,報業生產與服務須遵循市場規律和產業運作規律行事。

總之,報紙的新聞業務需要遵循新聞傳播規律,即要以滿足讀者的新聞與信息需要為依據;而報紙的產業經營需要遵循市場運行規律,即要以順應拓展市場的需求為條件。舍此,報業的發展就會偏離軌道,導致不良後果。

3.大力推進製度創新和體製機製創新

60年報業的實踐說明,製度形態對於報業的變革與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製度先進,報業變革與發展就會比較順利,就能取得好的效果;製度落後,報業變革與發展就會受到束縛和桎梏,就難以取得好的效果。

近些年來,我國政府執政理念的變化、民主進程的推進、傳媒政策的調整等等,從製度安排和機製保障上,為報業的改革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中共十六大以來,黨和政府出台了一係列關於深化新聞改革和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決定,為報業實現新的調整和變革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製度支持。例如《關於進一步加強會議和領導同誌活動新聞報道的意見》(2003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內突發事件新聞報道工作的意見》(2003年)、《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輿論監督工作的意見》(2005年)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文化體製改革的若幹意見》(2006年)等,從政策上為報紙等媒體按照新聞規律實現良性發展提供了保障。

製度創新的一個重要內容是加強報業內部的製度創新。近些年來,我國報業在這方麵做了許多有益的探討。如建立富有經營活力的運行機製;建立健全黨委、行政領導與法人治理結構相結合的領導體製;建立編輯業務與經營業務相對獨立的組織結構;建立適應市場需求、調控有力的經營管理模式;建立有利於資源合理流動、統分相宜的資產管理體製;建立有利於科學決策、快速反應與執行的工作流程和秩序;建立有利於多渠道融資、出資,而又能合理規避風險的資本運作機製;建立合理調整發展目標、適時應變的傳媒業戰略管理控製體係,等等。通過這些製度創新和體製機製創新,激發了報業的活力,為其健康發展創造了條件。

通過加強和改善報業的組織結構,最終實現既堅持正確方向,又能快速發展的科學機製。

4.努力完善市場體係

自從實行市場經濟以來,報業發展已逐步納入了市場體係之中,贏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實踐說明,市場是報業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市場環境的優劣,會直接影響到報業發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因此,隻有不斷優化報業的市場環境,讓市場充分顯示其作為資源配置方式的作用,經過市場競爭來實現報紙間的優勝劣汰,才能保證報業的順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