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報業變革發展的曆程、成就及經驗(1)(2 / 2)

至1978年年底,我國報紙很快便恢複到186種。在此後的30年中,全國報紙的數量急劇增加,特別是國家實行市場經濟之後,更是發展迅猛。到2008年,全國報紙已達1942家(20世紀90年代中期最多時曾達2200多家),30年中增加了9倍多。另據統計,2007年我國報紙的總印張已達到1658.94億,比1978年的113.52億,增加了近14倍。

作為報業經營收入主要指標的廣告經營額也有大幅提升。有關數據顯示,這一時期我國報業廣告經營額於1978年開始從零起步,1983年為7330.34萬元,1988年超過5億元,1992年突破10億元,1999年達到120億元,2007年則增加到322.2億元。從1983年到2007年,全國的報紙廣告營業額增長453.2倍,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另外,我國報業的集團化建設也取得明顯進展。目前,全國已建有40家大型報業集團,這些集團全年的經營收入大都超過億元,有的已達到20多億元,有的僅靠廣告全年就能夠獲得十幾億元甚至20億元的收入,成為全國收益最好、發展最快的行業之一。這些數據是說明我國報業實力增長的有力證據。

這期間,我國報紙的各項主要出版指標連續大幅增長,報紙普及率穩步提高,我國已成為全世界報紙發行總量最大的報業市場。

據世界報業協會公布的數字,近幾年我國進入世界發行前100強的報紙有20多家,約占四分之一,在總印數和總發行量等指標上均已超過日本,居世界第一位,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我國報業在世界報業中的實力狀況。

雖然受新媒體的衝擊,近些年來我國報業的發展也受到一定製約和影響,甚至經曆過嚴重下滑的“拐點”期,但通過自身的努力,特別是通過媒介融合等形式,借助新媒體技術和數字化技術,我國報業在激烈的競爭危機中還是在不斷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贏得了許多生存與發展的機會。

可以預期,在未來的歲月中,隻要能夠抓住機遇,揚長避短,堅持發揮優勢,挖掘潛力,不斷改革與創新,我國報業依然能夠在同新媒體的競爭中協調發展,續寫輝煌。

二、我國報業60年變革發展的成就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報業在變革與發展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

1.建立起多種類、多層次、多功能、多樣化的、具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現代報業體係

經過60年的發展,如今我國報業已經形成了以黨和政府機關報為主體,晚報都市報、行業專業報、生活服務類報紙等多門類報紙共同發展的格局。整個報業的事業規模在不斷擴大,產業結構逐步得到優化,整體實力日益提升。

同時,我國報業開始逐步從數量擴張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方式轉變。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競爭力和一定經濟實力的報業集團,正在以資本為紐帶,跨地區發展,跨媒體兼營,加快向大型國有綜合性傳媒集團轉型,並且逐步成為文化領域的主要戰略投資者。而一些服務於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行業類報紙,以及滿足細分市場受眾需求的專業類報紙,也正在向專業性傳媒企業集團邁進,其競爭力和經濟實力在不斷增強。

總之,現代報業體係的建立,為報紙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公眾、服務國家整個事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生活中的影響和作用越來越大

我國報業依據其在傳播信息、報道新聞、引導輿論和服務社會方麵所具有的獨特功能,對社會和公眾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成為人民群眾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中須臾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媒介。

據近些年來一些受眾調查提供的材料,在諸多媒體中,報紙通常都被視為最可信賴的媒體之一。因為讀者習慣於從報紙上獲知國內外重大事件或求證它們的真實性與可信度,習慣於將報紙作為自己了解黨和政府方針政策、國內外大事,以及解決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疑難問題的重要渠道,也習慣於通過報紙來感受紙質媒體特有的文化內涵與品味。

同時,我國報業作為黨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在服務群眾,疏導輿論,穩定政局,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政治民主和社會的穩定與和諧方麵發揮著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