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職業理想,即人們對新聞職業的想象和希望,以及對新聞職業成就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們對新聞職業的一種認知態度和總體評價。新聞職業理想決定和製約著人們對新聞職業的選擇意向和選擇結果。
一個新聞職業人隻有樹立起明確的新聞職業理想,才可能自願地將新聞工作作為自己的選擇意向和工作崗位,並且自覺地去履行新聞職業的道德責任,接受其道德規範,成為一個合格的新聞工作者。
在對新聞職業的選擇和對新聞工作的態度上,存在著兩種人和兩種情況。一種人把新聞工作僅僅作為一種職業選擇,當做一種掙錢吃飯的謀生手段。這種人工作倒也可能守規守矩,每天上班下班,但隻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他們往往缺乏職業理想和工作激情,沒有奮鬥目標和事業追求,難以做出什麼成就。也有少數人是把新聞工作作為自己牟取私利的手段,這種人成天是在為實現個人的欲望而忙碌。
還有一種人,他們把新聞工作作為一種理想,作為一種願意為之奮鬥終生的神聖事業,為了這一事業的需要,他們可以舍棄自己個人的一切,即使是青春、生命和熱血也不足惜。這種人一心撲在工作上,不計個人的成敗得失,榮辱進退,始終在追求著自己理想中的事業目標,實踐著自己對新聞事業的莊嚴承諾。這種人總是把職業道德規範作為自己自覺的要求,而把任何違背職業道德的做法都視為對新聞事業崇高理想的褻瀆和背棄。
在中外新聞事業發展的曆史上和今天各國新聞實踐的現實中,那些把新聞工作作為自己的事業理想,從而兢兢業業、勤勤懇懇、努力工作、不懈奮鬥的新聞工作者數不勝數,他們用自己執著的事業追求和嚴守新聞職業道德規範的模範行動為我們樹立了楷模。
為探求事實真相而不顧危險,衝破國民黨封鎖深入陝北紅色革命區域采訪的美國記者斯諾;在蘇聯衛國戰爭中冒著戰火硝煙,在戰爭前線作戰地采訪的蘇聯記者鮑裏斯·波列伏依;麵對權傾一方、不可一世的國際風雲人物毫無懼色,緊逼采訪而聲揚世界的意大利女記者奧裏亞娜·法拉奇;在軍閥統治的高壓下,敢於堅持真理,為民請命,最後犧牲在敵人槍口下的我國著名記者邵飄萍;不顧威逼利誘,公然對抗國民黨政府“一個黨,一個主義,一個領袖”主張,堅持公正立場,宣傳團結抗戰,後來投奔革命陣營的《大公報》記者範長江;在“四人幫”肆虐時期,敢於冒著風險,和朱穆之等人一起向黨中央、毛主席反映真實情況的新華社記者穆青……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中外著名記者,用他們令人欽佩和讚歎的道德風範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也為我們認識職業理想的內涵及意義提供了最好的範例。
一位一生經曆了許多坎坷的老新聞工作者,在回答年輕人關於“來生職業選擇意向”的提問時毫不猶豫地說:“如果有來生,我還會選擇當記者。”這些老新聞工作者對新聞工作的無比執著和深厚情感,正是因為他們把新聞工作視為一種值得自己為之奮鬥終生的崇高理想,將新聞工作作為自己一生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