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之光
60年代,我就與謝誌峰先生認識。後來,因為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彼此中斷了聯係。打倒“四人幫”後,文藝界迎來了第二個春天,謝誌峰先生通過他一年一度的節香樓雅集,不斷向書畫界的朋友們傳遞春天的信息。記得在1979年春節,謝誌峰邀請了全國書畫界的幾位著名老前輩雲集節香樓,我亦是其中賓客之一,可以說是群賢畢至。這次雅集以梅花為主題,首先由商承祚教授開筆,寫了“千裏冰封日,祗有暗香來”的詩句。唐雲、謝稚柳、胡根天等先後寫梅花,吳作人題了王冕的白梅詩:“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裏春”。大家十分高興,有如沐浴在萬裏春光之中。從此,誌峰兄舉辦的文物收藏精品展覽及節香樓雅集,我多次應邀參加,使我對謝誌峰先生的豐富文物書畫收藏及人品、學問有了更深的了解,結下了翰墨之緣,成為忘年之交。1987年我任廣州美術學院副院長時,專門邀請謝誌峰先生為我院師生作題為《中國書畫的曆史與現狀,繼承和創新》的演講,深受師生們的歡迎,誌峰兄的真知卓識,令人十分佩服。他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繼容庚、商承祚之後的新一代中國著名文物收藏鑒賞家和學者。
《謝誌峰藝術人生》,現由廣東省作家協會文學院原院長、著名作家程賢章先生編著,花城出版社出版。這本書展示了謝誌峰先生豐富多彩的藝術人生,敘述了謝誌峰的收藏的曆史淵源及其文物收藏係列的精華,並從藝術的角度探討了謝誌峰收藏之外,在詩、書、畫、陶藝等方麵的綜合藝術修養,更重要的是從美學和哲學觀闡釋謝誌峰藝術人生的意義,揭示了謝誌峰美的心靈與人生哲理,深入淺出,圖文並茂,將使讀者從中獲益良多。
20世紀傑出的科學家愛因斯坦關於“人的差異就在業餘時間”的偉大發現,謝誌峰領悟尤深,信奉不移。他在從事政法工作的繁忙、緊張之餘,科學地支配業餘時間,善於忙裏偷閑,鬧中取靜,長期浸潤於中國文物、書畫及文學藝術之中,不斷探索,開拓視野,精益求精。此外,他的成功之處,還在於虛心學習,謙和待人,甘為人下,廣交師友,提倡社會主義收藏道德,這使他成為當今廣東省中國文物收藏鑒賞界的領頭人。當然,人生的意義還在於創造和奉獻。
但也要懂得生活的色彩繽紛。中國古今文人,一向偏愛浪漫瀟灑,不舍閑情逸致,以審美的眼光看待人生,以藝術的手法完善人生,以民族的氣節去鑄造自己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