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城門內,遠遠走來一個兵卒,他是吳庸,正如他的名字一樣,他真的很無用。吳庸不是有野心的人,他對現在的狀況很滿足了。對他來說,當了兵就像進了天堂,吃的飽,睡的暖。如果有誰真的像他一樣經曆過挨餓與寒冷,誰也一定不會不知足!***吳庸本非一無所有,幼年時家中還算殷實,後來父親生意失敗,欠下一屁股債,父母又相繼雙亡。他本還有一個姑姑可以依靠,怎奈何姑姑薄情寡義,不願收留這個背負一身債務的侄子,給了一袋錢就將他打發走了。***那時他還小,不懂得。後來他再去姑姑家時,他明白了什麼,這就是人性!***他一個人離開了家鄉,一路乞討,來到了京都。京都,古依朝首府,這裏繁華似錦,雕梁畫棟比比皆是。形形色色的人物,有揮手間擲出千金的二世祖,也有像他一樣衣食無著的乞討者。再後來他漸漸地安定了下來,怯懦苟且地活了下來。***如果說天上真能掉下來過狗屎的話,那也一定是砸著了他。***那一天,他獨自一人蹲在天橋上,身前一隻破碗。其實吳庸除了有些瘦弱,長相與個頭還是不差的。這些年,他一個人在外乞討,並非想一直這樣,他隻希望有朝一日自己能達到溫飽。***天橋是京都最繁華的所在之一。這裏有王公貴族時常出沒,有才子,有佳人…當然也有像他一樣煞風景的乞丐。吳庸巴巴地望著距他不遠處的熱饅頭,他多麼渴望可以吃上一口。他記得那一天是他十九歲生日。別人可以吃一些好的,為什麼他就不能吃上一個熱饅頭?***沒有人注意到這個角落裏的他,因為他隻是安靜的蹲在那。不像其他的乞丐又是磕頭又是吆喝,似乎將乞丐也當成了一種職業。或許是由於他這些年來怯懦下隱藏的高傲使他在乞丐群中沒有好感,乞丐們往往在“下班”後對他表現出一種不屑。***他記得當時有人掉進了天橋下的大河裏,不知誰是第一個發現者,接著就嚷嚷開了。可是沒有誰去救,因為大河以落水者為中心的地方詭異地出現了一個大漩渦。***不是人們不想做英雄,可一旦有生命危險,沒有誰會舍己救人。那些為救人而犧牲的英雄有時候並不像傳說中的那樣單純。***落水者很明顯是一位年方十四五的女孩子,在漩渦的牽扯下奮力掙紮。吳庸分明看到了她眼中的絕望與流出的一滴失望的眼淚。當然距離如此之遠,吳庸是無法確切看到的。這隻是他心中的影像。***他仿佛又一次看到上門催債的幾位父親生前好友,又一次看到姑姑的寡義薄情。人世冷漠如斯!不知是哪裏來得勇氣,他最終跳進了河裏,當他奮力將落水者甩出漩渦時自己卻被卷了進去。***他的勇敢最終隻能作為一種笑談。沒有誰相信一個乞丐會有比他們更幹淨的靈魂。當那落水者回到岸上時,那種已初見端倪的妖饒風姿,更給了所有旁觀者一個確切的解釋。也隻有被救者對救了自己的人無條件的心存感激。哪怕他是一個乞丐!***他不知道當時發生了什麼,他隱約間記得那夜下起了磅礴大雨,自己的靈魂好像離體而出,那一夜電閃雷鳴,一道道手指粗細的雷電不斷轟擊著他。而靈魂的不斷受創與複原卻令得其不斷壯大。或許是種錯覺,當風停雨駐,自己的靈魂似是包裹在了自己身體外,猶如一件綿衣,使他不怎麼再畏懼寒冷。***直至後來他醒了,他發現自己還活著。一身破舊的乞丐服,躺在運河之畔。兩岸垂柳,花香鳥鳴。他首次感覺到活著真好。***他不知道自己的變化,可無形中他已經變化了。在他的身上多了一種自信與一種模糊的力量。***自那次以後,無形中他變化了許多。比如說話做事不再畏首畏尾,人也不再似以前木訥。***或許他的英勇事跡讓他出了名,很快就有很多人知道被卷入漩渦的吳庸沒有死去。這就像一場大風,迅速地刮過京都的每一個角落。畢竟被救的人不是一個普通人家的子女。據說,被救者乃當朝趙相的女兒,也就是傳說中的具有‘京中第一才女’之稱的趙紫。***這種大新聞讓很多文人士子陷入深深懊悔之中,更有屢仕不中的學子狠拍胸脯高呼‘天道不公’。人們都以為救下趙紫的乞丐吳庸,會因此而一步登天!***作為救人者,吳庸沒有太多心情感慨。本來就厭倦了人世的冷漠,他更沒有因為莫虛有的謠言而拈拈自喜。***結局如何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改變現狀。趙相問起他要什麼時,他說給他幾個熱饅頭,他要吃一個飽飯。***他身無所長,最終當了這個守城的兵卒。***雖然這不是一個最好的報答,可對吳庸來說,這絕對是一個天大的恩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