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鐵血雄獅之謎——蒙哥馬利(2)(1 / 2)

無論是在桑德赫斯特軍事學院學習,還是在印度服役;無論是在訓練場上,還是在坎伯利和奎達參謀學院;無論是在和平時期,還是在戰爭年代;無論是當連排長,還是任帝國參謀總長,他一心想的隻是訓練、作戰和勝利。他不抽煙,不喝酒,不愛交際,不好女色,除了軍事以外,他沒有別的興趣和愛好。蒙哥馬利的一大才能是能夠從大處著眼,縱觀全局。他視野開闊,反應敏捷,善於把戰略需要同戰術和可能歸他指揮的兵力聯係起來考慮問題。他親自製訂總體作戰計劃,而將具體計劃工作交給參謀人員去完成,以便能夠集中時間和精力去思考有關全局的重大問題。

由於他對戰爭的全局胸有成竹,所以總是能夠臨危不懼,遇事不慌,不為局部或表麵現象所幹擾,從而對作戰的複雜情況作出比較準確的判斷。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能夠像他這樣想大事的人是比較少見的。有的人往往能打贏一次戰鬥,卻打不贏一個戰役。

在蒙哥馬利的戎馬生涯中,他總結了為將之道的四大秘訣:

第一,富有堅強的信念與真知灼見。蒙哥馬利認為,能夠忍受痛苦,具有應對任何意義上的意外事故的能力是取得勝利的基本因素,而高級將領要達到這一點必須要有堅強的信念,有了信念就可以在作戰準備時考慮周詳,在形勢有利時可以大膽行動,全力出擊。所以蒙哥馬利接著講,他說軍人必須能夠忍受痛苦,具有審慎準備的能力,並且不要一味蠻幹。真知灼見在軍人的成長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他認為軍人的真知灼見不要照搬照做,因為軍事科學從本質上講是經驗科學。你想模仿前人打同樣一個戰鬥,是沒有那個情況的,所以你隻能學習,不能模仿。

蒙哥馬利說要從已知的基礎探索未來的事物,他對他的參謀長德·甘岡說,如果你模仿昔日英雄的作戰方案,把它套用於各種新的情況,你的悲劇就發生了。所以說他對信念和真知灼見有他自己的想法。

第二,要強調高度集中指揮。中國兵法有一句話叫權出於一者強,權出於二者弱。意思就是高級將領要有高度集中指揮的意識,隻有這樣才能應對戰場變化的情況。蒙哥馬利說:如果拿破侖把每一個作戰方案都交給部下討論,那麼其中必定要有許多方案被他的部下否決掉,如果是那樣的話,拿破侖也不會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拿破侖了。

所以蒙哥馬利講,軍事理論的唯一方針是什麼呢?是行動上的果斷和臨危時的鎮靜。而要做到這一點,組建一個明確的、強有力的領導機構是必須的,而這個領導機構的最高軍官是心髒,是靈魂。蒙哥馬利講,作為總司令必須一開始就把部隊牢牢地握在自己的手中,不能分權,高度集中統一。蒙哥馬利剛到北非擔任第八集團軍司令就按照自己的理念改造這支部隊,以後我們要談他怎麼改造第八集團軍,他的許多舉措和前任第八集團軍的司令是不一樣的。有人就提出意見了,並且有人告訴了蒙哥馬利的上司,亞曆山大將軍、布魯克元帥,蒙哥馬利不為所動,他說是誰在指揮這個集團軍,是我,而不是他們。所以在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蒙哥馬利一直是這樣,不管他人非議,按照自己的理念去作戰。在他看來,隻有高度的集中指揮,才能保證部隊的均衡與完整,進而最大限度地發揮戰鬥力。

第三,就是凝聚士兵的心。蒙哥馬利與部下保持密切的聯係,對部隊有巨大的號召力。蒙哥馬利極端蔑視高級司令部人員不與前線士兵接觸的現象,所以,無論是當營長、旅長,還是當師長、軍長,或是當集團軍司令、集團軍群司令和參謀總長,他都經常到各部隊視察、參觀、訪問、看演習、主持運動會、發表演講,同各級軍官和士兵會麵、交談,讓每一個部屬都認識他,了解他,從他身上獲取力量和信心。經常接觸部隊使他在部屬心目中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增強了部屬對他的信任和信心。

不論是在北非,還是在歐洲,他的部隊中都沒有出現過猜疑的鴻溝。因此,每次重大戰役之前他去檢閱部隊時,都能使全體官兵備受鼓舞,信心倍增,滿懷必勝的信念和高昂的鬥誌投入戰鬥。蒙哥馬利在部屬中享有崇高威望的重要因之一,是他十分關心部屬。蒙哥馬利認為,如果對於人的因素保持冷漠無情的態度,就將一事無成。因此,他總是盡可能使每一個士兵感到他在起到一個人的作用,而他的上司也在把他作為一個人來加以關心;他總是盡可能使每一個士兵都清楚地懂得他應當做些什麼以及為什麼要那樣做。此外,他還注意關心所屬官兵的生活和娛樂活動,使大家在緊張的訓練、工作或戰鬥之後,能有一定的物質和精神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