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況且事情的原委是不容易明白的。我年輕時懷抱有高遠不可限量的才能,長大後沒有得到鄉裏的讚譽,幸賴皇上因為先人的緣故,使我能奉獻出淺薄的才能,進出宮禁之中。我認為頭上戴著盆怎麼可以仰望天空,所以斷絕賓客的交往,忘卻了家庭的私事,日日夜夜想著竭盡我並不賢能的才力,致力於一心一意經營本職,以求得對皇上的親近獻媚。但是事情卻會發生大謬不然的情況。我和李陵都做皇帝的近衛官,平素兩人並沒有相互友善的交往,誌趣也各不相同,從來不曾在一起舉杯飲酒,表現出殷勤的情誼。然而我觀察他的為人,是能夠守住自己節操德行出眾的士人,事奉父母孝順,和士人交往講信用,麵對著財物態度廉潔,索取和給予很注重道義,分別貴賤謙讓有禮,恭敬節儉甘居人下,常常想著奮不顧身來為國家的急難作出犧牲。平日的行為表現,我認為他有國中才能出眾人士的風度。作為人臣處於寧肯萬死而不顧一生的考慮,趨赴公家的急難,這已經很奇特了。如今行事稍有不恰當,而那些顧全自身保護妻妾子女的大臣隨即構陷誣害來加重他的過失,我個人心裏實在感到悲痛。況且李陵率領的步兵不滿五千人,深入到戰事前沿,足跡到達了匈奴王庭,在虎口設置下誘餌,勇敢地向強悍的匈奴挑戰,迎戰億萬的師旅,和單於接連戰鬥了十幾天,所斬殺的超過了自己軍隊的數目。敵軍救死扶傷都顧不上,胡人的君長都感到震驚恐懼,於是把他左右賢王的軍隊都征集來,出動了全部能拉弓射箭的人,動員整個國家的力量共同來進攻並包圍了李陵。輾轉戰鬥千裏路程,箭矢用盡了退路也堵住了,援救的軍隊沒有到達,士兵死傷的堆積如山。在這種情況下,李陵在慰勞軍隊時發出一聲號令,士兵沒有不起身的,個個流著眼淚,滿臉流血,暗自抽泣,張著沒有箭矢的弩弓,冒著敵人的刀劍,頭向著北前進爭著與敵人拚死戰鬥。李陵的軍隊還沒有覆滅的時候,有使者來朝廷報告,漢家的公卿王侯都興酒祝捷。過了幾天,李陵失敗的奏書報來,皇上為這件事吃飯不香,在朝聽政也不高興。大臣憂慮恐懼,不知怎麼辦好。我私下沒有自己估量一下處於卑賤的地位,看到皇上淒慘痛苦的樣子,實在是想獻出忠誠的愚昧見解。認為李陵向來和士大夫們在一起,有好吃的食物自己不取,分東西自己少要,能夠得到別人替他拚死效力,即使古代的名將也不能超過他。身軀雖然陷於失敗,觀察他的用意,是想將來得到恰當的機會來報答漢朝。事情已經到了無可奈何的境地,但是他所摧毀戰敗敵人的成果,在功勞上也值得顯現在天下。我懷著這樣的見解想陳述出來,卻沒有機會。正好碰到皇上的召問,就按這個想法闡述李陵的戰功,想借以擴展皇上的心意,堵塞平常怨恨他的人的言路。還沒有把意思完全闡述明白,英明的君主不加深入了解,認為我是在敗壞貳師將軍的聲譽,並且是在替李陵遊說,就把我交給大理寺問罪。我的拳拳忠心,始終不能自我表白,因而被定為誣上的罪名,皇上最終依從了法吏的判決。家中貧窮,財產變賣也拿不出足夠的錢數來贖罪,朋友們也沒誰援救,皇上兩旁的親近大臣沒有一個人替我說句話。我本身不是土木,唯獨要和法官們打交道,深深地幽閉在監獄之中,誰可以去告訴呢!這些正是少卿您親眼所見,我的所作所為難道不是這樣嗎?李陵活著投降匈奴以後,敗壞了他家的聲譽,而我又被推進了蠶室,深為天下人所嘲笑。可悲呀!可悲呀!
【原文】
事未易一二為俗人言也。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書之功,文史星曆近乎卜祝之間,固主上所戲弄,倡優畜之,流俗之所輕也。假令仆伏法受誅,若九牛亡一毛,與螻蟻何異?而世又不與能死節者比,特以為智窮罪極,不能自免,卒就死耳。何也?素所自樹立使然。人固有一死,或有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辭令,其次詘體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關木索被楚受辱,其次剔毛發嬰金鐵受辱,其次毀肌膚斷支體受辱,最下腐刑,極矣!傳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節不可不厲也。猛虎處深山,百獸震恐,乃其在阱檻之中,搖尾而求食,積威約之漸也。故士有畫地為牢勢不入,削木為吏議不對,定計於鮮也。今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膚,受榜,幽於圜牆之中,當此之時,見獄吏則頭槍地,視徒隸則心惕息。何者?積威約之勢也。及已至此,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曷足貴乎!且西伯,伯也,拘牖裏;李斯,相也,具五刑;淮陰,王也,受械於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