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湮滅(1 / 3)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自天地開辟以來,大地恩承上天浩德,無邊天地孕育萬千生靈。

上古洪荒,萬千生靈同存於世,弱肉強食,優勝劣汰。遂有不甘平凡者,竊奪天地之造化,吞取日月之精華,通感自然之神妙醒悟自身,窺視本源。年深日久,不但強盛自身,更能壽命大增,妙處無窮,一時之間萬千生靈,不再安守己身,為求生存,為求以弱變強,更欲趨行此道。

萬千生靈不乏天縱奇才之輩,曆無數年月演變、整合,終成修行一途,更有能者借此窺得天機,勘破生死,可長存世間。

然雖有能者勘破生死,風華絕代,號稱與天地同壽,卻終究逃脫不了天地的束縛,脫不得凡塵因果,避不開世間浩劫,終被湮滅在天地之中。遂有能者,欲探索無邊的天地,追溯本源,尋得那飄渺無蹤的天地盡頭,以跳出天地,不受拘縛,成自在逍遙。

然千萬年來,有此念者,不勝繁多,卻無一人能成。天地之大,渺渺無邊,縱是終其一生苦苦求索,也難以探尋天地之萬一,而到頭來,卻終不得善果。

千萬年轉瞬而過,億萬生靈生死無常,萬千種族興衰更替。時至今日,雖無尋得那天地盡頭,但修行一途卻愈發興盛起來,更且分出了道門派別,有了正邪之說。

可歎,修行一途雖愈發興盛,修行之士更逾千萬,但卻多是駁雜不堪,道旨不一,真能窺得天機,勘破生死者,已是寥寥無幾,早比不得上古洪荒萬靈大爭之世。

或許也正是因此,也或許是天地盡頭虛無縹緲不可探尋,如今早已無人去追尋天地盡頭。追溯天地盡頭的先者也早已化作了塵土,留下的隻是一個個神乎其神的傳說,或隨口流傳下來,或被當做奇聞怪事載於古籍雜卷中。鮮有後人為之提及,偶能從古籍舊卷中讀起時,也多是自覺荒誕地報之一笑,廖有心者,也隻得留下幾許感歎罷了。

中土神州,又被稱為中州。中州廣闊無邊,有綿延千萬裏窮山峻嶺,險峰峻崖,也有一眼望不到邊際的肥土沃地,無限山河。

其東南的一處襤褸小地,有一片綿延幽深的密林,這密林常年霧氣繚繞,淤積不散,遠遠望去,密林隱於霧中,似真似幻,固人們稱其之為霧隱,喚作霧隱之森。

霧隱之森,常年人跡罕至,林中除了鳥鳴獸吼,便隻剩下淤積了千年的濕冷和孤寂。然而就在今天,這千年的孤寂,卻被陣陣的轟響打破了。

霧隱之森,縱深千裏,聲聲爆響不絕於耳,伴隨著轟鳴聲,詭異陰風在白日無情呼嘯。

遠遠望去,茂密的森林中,竟有一處寸草不生的山穀,顯的極為突兀,而聲響正是從這山穀中傳來。

此刻山穀上,一位手持紫清法劍,身著黑白道袍的年輕道士,赫然而立。

道士名叫玉陽,是千劍門的唯一弟子。千劍門原是名門大派,可任何大派,不管多麼興盛,都有敗落的一天,千劍門亦然如此,傳到玉陽這一代,門中破落地僅剩他一人。他那早死的師尊,一直對玉陽寄予厚望,費盡心血培養玉陽,為了不讓傳承斷在手裏,將一生所學盡數相傳。好在玉陽自小天資聰穎,靈性十足,不過十二歲便將師門道法,盡數學會。

對於這個嚴厲的師尊,玉陽一直心存感激,每每想起師尊教導,知道師尊最大的心願便是弘揚千劍門,那時玉陽便下定了決心,一定再造千劍昔日的輝煌。

獨自闖蕩了數年,斬妖除魔,治病救人,也漸漸小有名氣。這次為尋一顆藥草,闖入霧隱之森,不曾想卻遇到了一個妖魔。

此刻他舉著紫青法劍傲然挺立,不動如山,身前紫彩斑斕的道道真元,不停圍繞,像是在積蓄著劍訣。

玉陽還很年輕,十二歲師尊死後,他便下山闖蕩,如今約莫二十幾歲,卻受了不知多少磨難,俊秀的臉龐比常人多了幾分堅毅。

“居然未死?”

玉陽臉上不禁出現了焦躁,在心中更是駭然,眼前的這團黑霧仍然凝而不散,可以說是他出山以來遇到的最厲害的魔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