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淩雲千丈、橫跨三千裏的太白山曆來是天下有名的靈山,可終究是北方嚴寒籠罩下的苦寒之地,一年四季難得有幾個月暖風吹過,而絕大多數乃是巴掌大的雪片紛飛的時日,所以此地雖聞達於世間,可終究人煙稀少,近乎絕跡。
不過,人類的適應性乃是天地萬物中的佼佼者,橫跨三千裏的長白山下也不知有幾許村落,而在山麓之下更有數座大城市在傲然挺立。好在大山已將能凍斃壯漢的嚴寒阻擋在西伯利亞,使得東三省千百萬人口長存久遠,繁衍生息。
長白山終究是天下名山,可惜自從1905年日俄大戰之後幾乎淪為日寇的後花園,山中零零總總的各種資源被挖掘者、消耗著、好在有億萬年來一直矗立著的嚴寒在阻擋外族人的腳步,不然生靈塗炭在所難免。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日本本是島國,即便嚴寒卻也與長白山之地天上地下,索性東三省之地有了這一處清靜之所,是以刺骨寒風,很多山腳下土生土長的東北人相繼進入山林,免除了太多的暴行。隻不過躲得了豺狼,卻難以躲過熊羆,老毛子生於苦寒之地,對於長白山的嚴寒在熟悉不過,甚至他們還有種“這是家鄉的味道”的感慨,好在日寇將他們趕走了,給東北爺們和娘們留下一塊淨土。當地不少人甚至感恩戴德,可豺狼終究是豺狼,與人非類!
大山中有很多華人,而大山下的東三省人更多,二十年過去了,山裏人看著山下人活的尚且不錯,又紛紛出山,原本有點活躍氣息的山林慢慢平複了。
二十幾年過去,1930年的長白山林更顯得寂寥,除了進山的老槍和參客們幾乎在沒有平民百姓,即便是綹子們在寒苦之時也懶得躲在山裏的老窩。
不過此山終究有靈山之名,老槍客和參客們都知道在這方圓數千裏的大山裏住了幾位隱士之人,具體地方在哪裏不好說,但是隻要進山十幾回,總會遇到一兩位。
不過這些歸隱的高人們都喜歡清靜,也都劃分了地片兒,你要是在方圓百裏內走動,也就能碰上一位,若是你來來回回三四百的路程,那就有可能多碰上幾位。這些歸隱之人大都是胡須雪白,仙風道骨,跟天上的仙人似的。
參客們都是些會功夫的,不然山林裏人少獸不缺,最容易受到獸類的襲擊,若沒有幾招把式,還真不容易活下命來,就是學過的高深功夫高人也會喪命。是以他們也知道,那些個被傳詠的“仙人”也就是功夫高深的前輩,或者是養生有道的道士,甚至不少“仙人”的殺敵之術還不如他們這些參客呢,隻不過人家避凶趨吉的本領高深罷了。
話再說回,君不見世人都知道山參價值千金,可為什麼采參人就這麼少,一年到頭進山兩三回也就是寫熟麵孔,還不是大多數參客的活命幾率五五之數?
是以知道大山裏那些高人的參客們都是些老輩人,年輕的要麼沒膽量進深處,要麼進深處遇到了,可出山的時候夭折了,沒什麼訊息傳出去。而在野獸看來,這些參客們可是好食物,能力不足,骨肉勁道,尤其是大雪彌漫的冬天,那可是天上的美味流落人間啊。
不過,近幾年老參客們倒是遇到了稀奇事兒,原本在山裏見到的人大都是隱居深山的高人和一些熟悉的參客,可在兩年前竟然有了個小家夥,瞧那身形絕對是個功夫高深之輩。可作為練功夫的參客都知道,要想有功夫上身,需得骨骼筋肉長成了,也就是十六七以後才行,沒想到這個出沒在山林間的小家夥隻有十歲左右,頂多也就十二三歲,可他一動一靜之間頗合功夫精要,簡潔有效,頗得其中三味,而且徒手搏狼,用計滅虎也不再話下,當是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