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妮姑娘》是以德萊塞一個姐姐為原型撰寫的。1900年聖誕節,德萊塞父親老保羅壽終正寢,享年七十九歲。他一直跟瑪麗和布倫南住在羅徹斯特,他最後的時光過得很平和,幫助布倫南家照看花園,每天都去參加早彌撒。他父親和瑪麗——這個在德雷霍特因為跟上校西爾斯比引起性醜聞從而羞辱了老保羅的女兒——住在一起這件事使西奧多產生了創作《珍妮姑娘》的衝動。一個不苟言笑從舊世界過來的父親在他女兒年輕時斷絕了和她的父女關係,但卻在她的照料下度過了最後的時光。西奧多在他父親去世不到兩個星期,1901年元月6日就開始創作《珍妮姑娘》。不久他便寫完了四十章。之後,作者因為出版方麵的問題,多次受到掣肘,並被要求加上道德說教。德萊塞為此一度意氣消沉,無心再寫《珍妮姑娘》。當然,德萊塞寫不下去的真正原因是他和材料保持不了距離,小說原型瑪麗的生活頑固地不聽他想象的調遣。任憑他使出渾身解數,這些材料還是顯得色彩暗淡,沒有生氣。他越是著急,越是沒有靈感,盡管出版社給經濟窘迫的他提供了援助,但處於這樣的精神狀態下,德萊塞得到這種恩惠越多,思想負擔就越重。
本書是一部哀婉淒惻的情史,一曲悲天憫人的慟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