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巴桐小說談片(1 / 2)

最近,我讀了巴桐的一些短篇小說,小說的藝術魅力使我驚歎不已。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謝福銓

《巴桐短篇小說藝術初探》

巴桐的短篇小說創造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大多表現出性格的豐富和複雜性。他們性格不是平麵的,而是立體的。在完整統一的性格中寓有多種不同層次的性格側麵。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謝福銓

《巴桐短篇小說藝術初探》

運用生動而典型的細節,顯示人物的個性特征,是巴桐塑造人物形象的一個特點……巴桐小說中的細節描寫,既生動典型,又富有生活氣息,著墨不多,卻極好地表現了人物的個性特征。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謝福銓

《巴桐短篇小說藝術初探》

巴桐的短篇小說大多是單線線性結構,事件的發生、發展、高潮和結局,一應俱全,脈絡清晰,絲絲人扣。這種結構方式如安排不妥,極易給人單調的感覺。但是,他的小說絕沒有平鋪直敘、一覽無餘的缺點,這跟他巧妙的構思分不開,尤其是小說的開頭與結尾,很有特色,顯示了他那高超的藝術功力。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謝福銓

《巴桐短篇小說藝術初探》

他(巴桐)的小說,開頭往往能使人一見而驚。他的小說開頭既不介紹時代背景,也不交代人物身份,不是機械地按照生活事件本身的發展順序去安排小說的故事情節,而是把最重要的,帶有關鍵性的矛盾情節擺在小說的開頭,然後再抓住重點回敘矛盾的來龍去脈……

清代戲曲理論家李漁在談到文章作法時說過:“開卷之初,當以奇句奪目,使人一見而驚,不敢棄去。”他講的雖是文章的作法,但短篇小說的開頭不也應如此嗎?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謝福銓

《巴桐短篇小說藝術初探》

優秀的短篇小說,不僅開頭要使人一見而驚,而且結尾要耐人尋味,能給人留下想象的空間,讓讀者去思索,去創造,使人執卷流連,若難遽別。尤其在今天,小說創作已經不是作家一個人的事了,讀者也應該成為作品的創造者。因此,一些聰明的作家總能讓讀者的參與意識發揮作用,有的在作品中留有空白,讓讀者去填補;有的在結尾處,做到言已盡而意無窮,讓讀者去發揮想象。巴桐的小說正是這樣,他總能在故事情節達到高潮後立即煞住,給讀者留有廣闊的想象空問。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謝福銓

《巴桐短篇小說藝術初探》

巴桐短篇小說的結尾,簡潔、含蓄、而耐人尋味,有些結尾還起了概括和深化小說主題的作用。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謝福銓

《巴桐短篇小說藝術初探》

論述巴桐的短篇小說,不能不談到,他的那些極富幽默感的作品,如《金缸客外傳》、《從商記》、《佳人有約》等,閱讀這些小說,使人忍俊不禁,又能啟人深思,堪稱幽默之佳作。

——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謝福銓

《巴桐短篇小說藝術初探》

幽默是一種高潔的雅趣,它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包含著普遍的哲理。

它的生命在於誠實,文學中的幽默因素和幽默形象,應當以現實生活中的幽默現象與幽默人物為基礎。馬克·吐溫說:“隻有建立在真實生活基礎上的幽默才會不朽。”巴桐小說中的幽默因素與幽默形象,都來自於生活。同時,誠實要求作家有真正的幽默感,作品中的幽默不過是他自己這種幽默的自然抒發。巴桐的性格中確實具有幽默成分,他小說中的幽默正是他幽默性格的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