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走筆,在天堂或以遠(1 / 3)

陳政

《她傳奇》麵世一年多後,《他傳奇》又新鮮出爐了。他和她,原本就是人類的陰陽魚,缺一不可。現在完整地擺在一起,可以供我們欣賞、分析、借鑒、評判,也可以讓我們的心情隨主人公命運的波濤洶湧而跌宕起伏,還可以使高偉這個女才子,將其靈魂隱密的一麵,將其學養汲取的另一端,將其愛恨情仇的立場與態度活脫脫、無可遮攔地呈現在我們麵前。

看完全篇的此刻,2011年10月2日上午,我抬起頭,目光恰好與雲山低垂的廬山西海相遇,大自然給出的物象和高偉語詞中織就的情景相交,讓人覺得雲遮霧罩,水汽蒸騰,一時間山蒼蒼,水茫茫。生活,竟夢幻般虛幻;生命,竟浮雲般無常。

這一感覺顯然與我的期待相去甚遠。

在我的期待中,高偉選擇書寫的這些知名男人,盡管已經有心理準備,不會那麼十分完美,但依然會像沙漠中的胡楊,縱使完全幹枯,也能夠屹立不倒。而事實偏偏不是,事實是那些在我生命經驗中構建起的偉岸男人,大都一個又一個在我眼前轟然倒下,讓人莫名地體悟到一種深入骨髓的悲涼:是老邁的、飽經滄桑的悲涼,是深秋的、即將迎來萬木蕭瑟的悲涼,是黃昏的、漸漸要被夜色吞噬的悲涼。

是否真的是越趨近天才,便愈能感覺天人之際的難以彌合?是否真是控製欲太強的名人們,要麼他們親自製造苦難,要麼在他們的所謂“盛世”之後,接著就是巨大的苦難?是否真的執著的本質就是渴望改造對方。我們這樣做,對方也這樣做,但沒有誰願意被另一個人改變,於是我們都忍不住要拒絕彼此,而傷害也由此產生?是否真的如同莊子所說: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而所謂的“聖”、“王”,不過是一種致幻的毒液,並無人間的良藥可解?人類,真的是地球的癌細胞嗎?這樣走完他們的人生,而隻能進行其他方麵反思的話,那麼,我隻好說,就我這一代人而言,受到的光明、勵誌教育太多,而幾乎沒有得到類似幽暗、閑情的智慧照耀。聯想到此,悲情頓漲。

成功、成名並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或許是《他傳奇》要傳遞的重要信號。

顧城,是那個寫下“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的童話詩人。他生命的最終卻把自己變成了一個魔鬼。“這是他詩行中最最失敗的一句。”高偉這樣評判。而我卻這樣思考,顧城的悲劇是不是因為幽暗與閑情教育的缺席?

馬龍?白蘭度,超級演員,大牌浪子。上蒼安排他到人間來,製造耐人尋味、讓人咂舌不已的他傳奇或她傳奇,就是讓芸芸眾生有大戲可看,“從來沒有一個流氓如此被愛戴,從來沒有一個惡棍如此招人喜愛”。“馬龍的身上,同時具有獸性和神性,就是缺乏常人身上所謂的‘人性’。他的一生,比他上演的任何一部電影都要露骨。他的殘酷與絕望,可以得到滾滾紅塵的奧斯卡最佳劇情獎。”高偉這樣分析。而我卻更為欣賞這樣的段落,比如:“男女愛情的試卷上,對的答案永遠不是名聲、地位、金錢這樣的東西。這些看似巨額的東西加起來,也不比一個簡單的詞語在本質上更接近正確答案,比如心疼。”還有:“馬龍演的電影有一個共通的主題,那就是欲望徹底地暴露了它的不可能以及不可能之後的毀滅。馬龍又用他真實而又迷亂的一生,揭示了這個重大主題。”

寫過《麥田裏的守望者》的塞林格,是一個天才的獨居者。高偉認為,不想傳奇的本身恰恰造就了他的傳奇。而其中有關初級神經係統、高級神經係統的舉例分析,有關群居動物和獨居動物的演繹,都非常精彩,讓塞林格從另外一個角度奪目了起來。我想,如果不是高偉,塞林格在中國大眾的眼中,可能是一個早已功成名就,但道德敗壞的糟老頭子而已。

高偉選取的這12個男人中,最讓我動容的是安德烈?高茲。閱讀高茲,對於高偉是一種意外,對於我也是一種意外。在這裏我深感約不如緣的神秘。高茲與多麗娜應該是人間愛情婚姻的一個範本。我覺得中國的《梁山伯與祝英台》、《孔雀東南飛》、《白蛇傳》等等遠遠不能與之比肩。當婚姻到最後還會真誠地發出《致D情史》這樣的聲音,肯定是驚心動魂的。“我們都不願意在對方去了之後,一個人孤獨地活下去。我們經常對彼此說,萬一有來生,我們仍然願意共同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