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落第(1 / 3)

天目鎮,是一個人口不足百戶的小鎮,坐落於大羅王朝的東隅極其偏僻之地。因為地靠大羅王朝的最大山——天目山,所以整個天目鎮以及其轄下的小村落的村民大多數都是以打獵和砍柴為生。

當然,在貧瘠的地方也不乏一些讀書人,讀書人的目標和夢想當然是考取功名進入仕途,以求榮華富貴和光宗耀祖。

縣考雖然不是什麼大考,但也是這些十載寒窗學子們通往仕途的必經的一個重要關卡。隻有獲得了“舉人”的功名,才有來年進京會試的資格。

成為了“舉人”,也代表著學子們地位的提高和身份的變換。所以越是窮苦的人家對此也越是看重。

雖然眼下縣考剛剛過去,一些天目鎮上參加過縣考的學子們,每天都在自己家的門口翹首以盼,心中不斷求神禱告,渴求和期盼縣府的喜訊傳來。

“坤哥!我相信你一定會高中的”一個甜甜女孩充滿信任的聲音,從一個還算是整潔的籬笆院子裏傳來。但是讓人不敢恭維的是,院正中那唯一的三間土坯青瓦房,是矮小殘破,屋簷和房角處裂紋深壑嚇人,幾個關鍵的部位都用著樹樁頂撐著,顯然不知道什麼時候,房子都有倒塌下去的危險。

女孩十五六歲花一般的年紀,一雙美眸細長明媚含情脈脈,嬌巧的瑤鼻,玉腮微紅,滴水櫻桃般的櫻唇,不施脂粉的臉蛋嬌羞含情,晶瑩剔透勝雪般的雪肌如霜如雪,身材纖纖,神態天真純淨。很難讓人相信天目鎮這貧瘠的地方竟然孕育出如此絕色清純的女孩。

“月兒!”女孩自信鼓勵的話語,讓對麵的書生多日坎特的心,在放鬆的同時也充滿了溫暖。看著佳人深情的美麗眼眸,書生不由自主的愛憐道。

書生發自內心的深情話語讓月兒的芳心一陣輕顫。一種異樣莫名溫暖幸福的感覺在自己的心中蔓延。

“嗯……!”女孩的嬌臉泛起了紅暈。不敢在看書生的眼睛,嬌羞的將頭輕輕的低了下去。甚至於,自己那一雙勻稱細嫩的芊芊玉手,竟然不知該何去何從。

看著心愛女孩嬌羞可愛的表情,書生心中在更加愛憐的同時,也微微的一顫!也勾起了書生的心弦。

書生本名叫做王坤,王姓在天目鎮很是稀少,是祖父輩從外麵遷居到天目鎮的,究竟是從哪裏遷居來的,而又為什麼來到天目鎮定居,就無人能夠得知了。

王家兩代都是以教書授字為生,雖然天目鎮地處偏僻人口稀少,但是因為此地有知識和文化人的少,許多人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所以王家兩代也受許多的鎮民尊崇。生計也還可以。

王坤從小就極為聰明,也許是繼承了祖輩的優良基因,讀書是過目不忘,舉一反三。更為難得的是小小年紀就習得一手丹青妙筆。幾乎是村子內公認的神童,認為其前途無量。父母雙親每次聽到別人誇獎,臉上都會綻開幸福和欣慰的笑容。

俗語講,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幸就在王坤十二歲那年的一天夜裏,一場意外的大火使得王坤祖父兩代及仆人七人葬身火海,王家兩代人辛苦創來的一點並不豐厚的家業,也在大火中化為飛灰。

但慶幸是,因為王坤偶爾的一次貪玩,半夜未歸,也僥幸的逃過一劫生還,成為了孤兒。

突如其來的滅頂災難,使得十二歲的小王坤在老宅的廢墟地呆坐了三天三夜,他沒有哭也沒有留下一滴眼淚。一些好心人前去拉扯勸阻,但小王坤仍然隻是在那裏傻傻的坐著,眼睛如同行屍走肉沒了靈魂一般暗淡無光

於是乎所有的人都相信,這個可憐的孩子已經傻了!一個曾經所有人都認為的“神童”和“前途無量”的孩子傻了!

於是在鎮子裏有人的地方都可以隨處看到,一些鎮民的搖頭景象和聽到他們無奈的歎息聲。

但是也有一個人例外,一個比小王坤孩小一歲的女孩,她的名字叫白儀月!

因為王坤和白儀月年齡相當,在加上住的也比較近,所以兩人從小常在一起玩耍,從小心地善良的白儀月對於和自己一起長大的“神童哥哥”都是崇拜備至喜愛有加,而且王坤自小雖然有才,但並不傲物。對人也都是謙遜有禮,尤其是對比自己小一歲的女孩白儀月,都是以哥哥的身份和標準對待。所以兩人也算是,兩小無猜青梅竹馬。

從小就懂事的白儀月對王坤有著莫名的崇拜和信心,在她心中自己的“神童哥哥”是無所不能的,是堅強勇敢的。是不會被任何苦難壓垮的。

也許外人都知道王坤自小就是一個奇才,盯著一個“神童”的光環。但是經常和王坤在一起的小白儀月卻知道,這一切都是自己“神童哥哥”堅韌、刻苦努力的結果。為了練好字,小王坤可以飯不顧吃,覺忘了睡。練字磨損壞的筆,足有和她那麼高的竹筐半籮筐。

為了作畫抓住景色的真髓和意境,小王坤可以不顧冬日的嚴寒,跳進冰冷刺骨的河水中觀察魚在水中遨遊的姿態,結果卻黑青著臉,哆哆嗦嗦的從河中撈出了條凍僵了的魚……,隨之發起了高燒!為了描繪夕陽落幕時的殘輝,小王坤要攀爬到鎮後的那座數千丈的高山,結果是傷痕累累曆盡千辛萬苦還沒爬到山頂,看到的卻是漫天的星光。結果家裏為了尋找“失蹤”的小王坤,把整個天目鎮都差點吵翻了天。幸虧小白儀月知道其蹤跡並告訴了其父母,領著一群青壯獵戶上山僥幸找到。慶幸還沒有被山上狼群野獸遇到而生還。

不管這些小孩子童真頑皮鬧劇的結果如何,但是小王坤的是個堅韌的人、有毅力和刻苦的人是毋庸置疑的。

雖然十一歲的小白儀月對人生還隻是懵懂的階段,但是小白儀月還是依然相信相信“神童哥哥”是能夠堅強的挺過去的!

三天後,小白儀月沒有失望。

在眼睛裏閃現出一絲光彩後,已經嘴唇幹裂的小王坤站起來了!但是隨之倒在了也守護了他三天的白儀月的懷裏。

三天三夜啊?一個成年人恐怕都無法承受何況還是一個年僅十二歲的孩子!

於是從此,孤獨和饑寒經常伴隨著小王坤。

但所幸許多好心的鎮民,因對王坤父輩的尊崇和對小王坤可憐,在鎮上為小王坤找了一處閑置的,且破爛不堪的土房子立身。雖然房子已經到了不能在住人的不堪之地,但是經過一些簡單的修繕,也勉強可以遮風擋雨。好歹也算是有個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