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禾的操持下,知秀和阿桑都安排好了自己的住處。
雖然西廂陳舊,但是知秀並未打算在顧家長住,所以將就也無所謂。顧家的情形複雜,有家產之爭,她並不是顧家的人,頂多隻是阿桑的好朋友,沒必要牽扯到這裏麵來。
安頓好了行李,知秀便找了阿桑,提議去外麵走走。
這個光明帝都,他們都是第一次來,今後隻怕很長一段時間都要在這個城市生活了,應該去熟悉一下環境。
阿桑欣然應允,因賈老爺臨終的吩咐,讓知秀照顧他,他便將知秀當做姐姐一般的親人,心裏很親近,他嘴笨說不了什麼親切的話,但知秀說什麼,他就做什麼,從不違抗。
大約也是在白馬城傷了心,對於正常人,知秀總是有一些提防的心態,但對於這個智商有些不足的阿桑,卻大大地親近,心裏也自然而然地將他當做了弟弟一般。
兩人出了顧宅,沿著安邑坊向北走,據青禾說,安邑坊北邊就是東市。光明帝都商鋪最密集的東西二市,最能體現帝都的繁華和生活習俗,自然要去看一看。
兩人一路走,見道路兩邊果然都是商鋪,各色各樣的都有,布店、首飾店、鞋店、胭脂水粉店、金銀鋪、茶樓、酒樓、飯館、書鋪、點心鋪等等,從這些店鋪的類別也可以看出,東市這邊還是以日常吃穿的小商品為主。
出了安邑坊,便到了延平北二街,街麵頓時愈發地熱鬧起來。
延平北二街位於帝都南北中央,雖然還屬於外城,但是已經離內城十分接近,是整個光明帝都人流量最高的街道之一,街麵寬闊,兩邊都有人行道。
站在啟夏東大街和延平北二街的十字路口,向延平北二街左右兩邊看,一路延伸出去的全都是酒樓茶肆飯館,這幾乎就是一條美食街了。
隔著延平北二街,安邑坊的對麵就是東市,人群從東市湧出,沿著延平北二街分散出來,彙入街麵的行人之中。
“好多人啊!”連一向話少的阿桑都驚歎了一聲。
知秀也是點頭,這光明帝都的繁華,實在是她生平僅見,哪怕跟現代的那些一級大城市,也是不相上下了。
他們此時正站在路口,邊上就是一座酒樓,名曰“食為先”,門麵向北,三間的門臉,也算開闊了。不過奇怪的是,這延平北二街上,一路看過去,每家飯店都是熱熱鬧鬧、客流如織的,偏偏這食為先卻門可羅雀。
知秀好奇地看了兩眼,見那食為先店門口歡樓下,原本應該是招攬客人的小廝,卻靠著柱子在打瞌睡。
還有這樣做生意的?知秀暗暗搖頭,怪不得這麼冷清呢。
她也隻是多看兩眼,然後便對阿桑道:“咱們去東市瞧瞧。”
阿桑點頭。
兩人穿過延平北二街,到了對麵,這個路口又是宣陽坊和東市的交界處了。
宣陽坊北麵是素有不夜城之稱的平康坊,經營的都是高級歌舞坊,猶如現代的高級娛樂會所一般,絕非普通的青樓胡同可比。
而東麵又是****繁榮的東市,臨著人流量最高的延平北二街,離皇城又不遠,這宣陽坊的地理位置正處於繁華的市中心,四麵臨街的鋪麵便真正是一等一的旺鋪了。能夠在這宣陽坊擁有正經的鋪麵,哪怕隻是一間的門臉,也需許多的成本,而能夠租下鋪麵做生意的,無不財源廣進。
而麵對著延平北二街,與那食為先兩對麵的,便有一家紅火至極的酒樓,上下兩層,五間的門臉,正中間還有突出的門樓,紮著五彩的綢緞,門樓下兩名身著綠色襖裙,婀娜多姿的年輕少女正在甜甜地招攬客人。
抬頭一麵大大的匾額,“牧羊寨”三個金漆大字。
難道這家店是以做羊肉出名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