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山有讓謝遜幫忙帶孩子的這個想法已經不是一天兩天,在原本世界中,張無忌出生後的教育便一直落在謝遜身上,一直到了離開冰火島後,原本的張翠山才開始教授張無忌武功,雖然張無忌那時天資過人,學什麼像什麼,但其中謝遜的啟蒙教育起的作用亦不可輕視。
而再說起張翠山自己,那實在不是教孩子的料,他從前世開始便十分懶散,到了這個時代雖然有所好轉,但他天性如此,實在怕將自己孩子給教傻了,另外胡青羊其實也就是一個孩子,若要胡青羊自己去帶孩子,張翠山想想都好笑,這個世上有一個胡青羊就夠了,在教出一個來實在是要人命啊!
另外,在見到謝無忌時,張翠山也堅定了這個想法,謝無忌年紀雖小,但說話做事無不像個大人一般,其乖巧懂事中也不乏心性的活躍,這點實在讓張翠山喜歡得不得了,如今他與胡青羊結婚在即,當今世上有沒有什麼好的避孕措施,那生小孩的事就必須得提上日程了,教育孩子更是重中之重,容不得馬虎。
當然,謝遜是個大忙人,一年到頭東奔西跑的,不一定有時間對張翠山兒子進行多少的教育,最後在張翠山的懇求之下,謝遜終於還是答應了,但他也說好必須得張翠山二人同意,潛意識裏謝遜認為張翠山不一定舍得。
張翠山對此倒不以為意,隻要謝遜答應了,為了後代能夠健康成長他便一定舍得,至於最後自己兒子會被教成什麼樣子,他對此倒不怎麼擔心了,有張無忌與謝無忌兩人在前,他對謝遜已經有了一種莫名的信任,就算最後沒有謝無忌這般優秀,但總比留在自己身邊胡亂成長的強吧?!
之後兩人沒有在這上麵多說,一起愉快的聊起一些瑣事來,其中胡青羊自然又成了兩人的談資,張翠山與謝遜倒是越聊越高興,但把胡青羊可給氣得不輕,若不是看謝遜現在行動有些不便,胡青羊真恨不得拔劍與他大戰三百回合。
時間就在這種無聊時光中流逝,不知不覺天已經快黑了,張翠山提出要親自背謝遜下山,但謝無忌卻堅持自己來幹,說自己是謝遜的兒子,既然有兒子在此,哪輪得著張翠山動手做這些?
看著謝無忌如此倔強的模樣,張翠山也沒有再勉強,當然,在下山的過程中,張翠山再次堅定了以後得將自己兒子女兒送到這裏來鍛煉一下的想法。
晚上的時候謝遜的全家自然又對張翠山的到來表示了熱烈的歡迎,歡迎的方式無外乎是在飯桌上進行,今天他才來時並未與謝遜家人有落熟絡,這時大家把酒暢飲起來,自然又是一團和睦。
也許謝遜的豪爽有遺傳的緣故,謝遜的老爹也很是豪爽,不停的勸張翠山喝酒吃菜,謝遜的母親倒是一副賢妻模樣,隻在一旁微微笑著並沒有多說什麼。
謝遜的妻子與他娘又有不同,雖然話也是很少,但從其麵相,張翠山便知道她也是一位剛強的女子,據謝遜所說,他自己在天南地北行走殺韃子的時候,謝無忌的教育便落在了唐素清身上,什麼打的罵的絕對沒少,“棍棒出孝子”雖然在現代社會很多人不讚同,但不可否認的,這是一個教育小孩子的好辦法,至少在古代是最佳的選擇,謝無忌就算證明。
另外,酒桌上的就剩下謝遜的三位堂兄弟了,其中兩人的年紀比起謝遜小一些,另一位要大一些,三人都已結婚生子,張翠山看了下,那幾位小孩子雖然沒有謝無忌這麼聰明懂事,但絕對也是一等一的好孩子,張翠山的到來並沒有引起幾位小孩子的嬉鬧,反而乖乖的坐在小桌上吃飯吃菜,隻是謝無忌身為謝遜的兒子一直在謝遜旁邊伺候,因此沒有跟幾位兄弟一起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