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七章 寧靜的一刻(2 / 2)

張翠山能夠感覺到,心裏總有那麼根弦拉著他,讓他別這麼做,不能這麼選擇。

張翠山知道,越是猶豫不決的時候,越不能輕易做出選擇,於是他深深的吸了一口氣,看向眼前一臉期盼的老者,開口緩緩問道:“為什麼是我?”

老者對張翠山的這個樣子非常滿意,他要的就是這樣一個能過冷靜判斷局勢的人,但他又擔心張翠山因此自滿,便裝作很無奈的道:“你以為我想選你嗎?老夫遊蕩江湖這麼多年,便是為了能過找到一個合格的人,找了這麼多年,老夫年紀也大了,沒有心思再找下去,隻能選你了。”

老者沒有想到,就因為自己這一席話,使得張翠山更加謹慎,他雖然也有自己的驕傲,但可不認為自己就有這種本事,便道:“我……我再想想。”

老者怒道:“這麼婆婆媽媽的,能成什麼大事?”

言者無意,聽著有心,張翠山聽此忙道:“那前輩還是再找個能成大事的人吧!”

“你……”老者聽此更是大怒,但他畢竟活了這麼多年,還不至於因此便動起手來,緩了緩情緒才道:“那你好好想想吧,到底是選擇光宗耀祖,流芳百世,還是選擇碌碌無為,平淡一生,明天我再來找你。”

說完也不等張翠山回應,幾個眨眼間便消失在了眼前,張翠山心道雖然老者腦子有些不好使了,但看起來一身功夫卻還是在的,沒有隨著年齡變老。

隨即張翠山又想起屠龍刀,心裏歎息一聲,前有李察罕讓他為了天下無辜百姓著想,成為武林盟主,與李察罕在朝廷形成呼應,防止漢蒙之亂,禍及萬民;今天又有老者讓他為了漢人延續著想,舉旗造反,驅逐蒙古,兩人的想法處於完全相反的對立麵。

雖然張翠山當初認為李察罕的話很有道理,但是過了這麼多天,張翠山再一想時,發現李察罕的話太天真了,漢蒙的矛盾延續數千年,怎麼可能因為某些人的主動調和,便會因此斷絕?除非得再經曆個數十百代,經曆許多的劫數,最後再有外力的壓迫,才能使得兩族有可能和平共處,僅僅靠著一兩個人的努力,是不可能做到的。

因此,雖然老者的話說在了後麵,而且老者也沒有李察罕那樣的口才,但是張翠山的心底卻默默的接受了老者的想法,既然現在漢蒙不可能和平共處,那隻能選擇將蒙古人趕出中原,雖然會死很多人,但至少漢族人活得要好些,至少比起在蒙古人的統治下,漢人要過得稍微有尊嚴一些。

而未來的漢蒙怎麼樣,會不會和平共處,親如一家,隻能交給曆史去抉擇,隨著時代的發展,張翠山相信,那一天一定會到來。

可是,很顯然,那些與張翠山並無關係,雖然張翠山自己已經拜了老壽星張三豐為師,勢必要向著長命幾百歲奮鬥,但張翠山也明白,自己活不到那個時候,看不到漢蒙和諧的一天,那些都是別人的事、未來的事,與自己無關。

張翠山要做的,還是得去麵對老者丟給自己的選擇。

張翠山懷著這些心事,不知不覺的走到自己住的地方,遠處房屋前,榕樹下,一個女子正站在那裏,安安靜靜的等待,正是薛綠竹。

此時已是夕陽西下的時辰,夕陽的餘暉灑在薛綠竹的臉頰腰肢上,沒有半分移動,薛綠竹如同一尊雕像一般,站在那裏一動不動,卻又柔和美麗,臉上掛著的或是淺笑,或是平靜。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張翠山認為這是家的感覺。

這便是薛綠竹的魔力,不知不覺中,張翠山躁動的心,又平靜了。

這一刻,他做出了自己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