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重生(1 / 1)

北宋神宗十五年,王安石以帝師之身再次登上中書省大學士之位,意氣風發大展拳腳欲通過再次變法維新一掃大宋百年頹廢之勢,然百年積弱非一藥可醫。一時間朝堂之上新舊勢力明爭暗鬥,或合縱或連橫八仙過海各展奇謀,雖不見刀光劍影卻另見一番慘烈,一個不慎卻要殃及親族,幾代人也難翻身。卻道是:廟堂之上擾紛紛,哪及山野尋悠閑。

話說這一年立夏這天大理無量山中一戶崔姓獵戶喜得貴子,合村來賀。崔獵戶把自家存的臘肉,自釀的果酒都擺了出來,請全村的男女老少吃酒。山人淳樸遠沒有中原之地的繁文縟節,一家有事便是全村的事情,這家添酒那家加菜,桌椅板凳都是各家自己抗來的。

待大夥坐定,崔獵戶雙手端起酒碗:“十年前崔某攜拙荊自中原避禍至此,幸得諸位父老收留,才有崔某今日。今日犬子百日,諸位父老幫忙操持崔某無以感謝,僅以水酒一碗恭敬諸位,請大夥滿飲此碗。”說完隻見席間一白發長者站起身來:“青山你這話就外氣了,你雖是外來戶但十年來你也為村裏做了不少貢獻,像虎子柱子他們幾次山中遇險不都是你救得,難道你想讓他們給你磕頭謝恩嗎?”崔青山趕忙搖手:“不當講,不當講”幾個年輕人起哄道:“崔大哥說錯話,當罰酒一碗。”

席間氣氛熱烈,這個恭喜那個敬酒,崔獵戶是來者不拒,酒到碗幹。大家都知道他酒量甚大所以勸酒甚勤,酒至麵熱耳酣之時紛紛嚷著要見侄兒。

“崔大哥,讓嫂子把兒子抱出來讓大夥看看。”

“是啊,把兒子抱出來。還怕大夥搶跑了嗎?”眾人一陣哄笑。

“正要請諸位為犬子祈福。”說著崔青山轉身進屋叫妻子抱著孩子出來,眾人馬上圍了上去議論孩子長的象誰,小孩到也奇怪,見了生人也不哭鬧,隻是靜靜地看著眾人,眼神中竟透著一種難以言語地深邃幽遠。

“這是什麼地方?老子不是光榮了嗎?”崔愛國努力地回憶曾經發生的經曆,他本來是在南疆前線的一個戰士,在一次進行斬首行動後被敵方發現後竟被對方進行一次區域炮火覆蓋,結果光榮地光榮了。(他媽的對付一個小隊,至於嗎)

對於眼前的這詭異的情況,老崔經過戰火洗禮地神經非常鎮定,先熟悉一下情況再做判斷。看著穿著古裝,說著一口難懂的中文地眾人(肯定是中文),滿眼都是問號,老子這是到哪了。瞧瞧自己的小胳膊小腿,可以肯定的是自己是活的,看樣子俺老崔又賺了一輩子。

眾人議論紛紛,誇小小年紀竟有一股大將風度將來定然不俗,前程不可估量。崔青山抱著兒子恭恭敬敬向長者行禮:“此子很是奇怪,出生之後不哭不鬧,隻是一個勁的要吃的,不知有何不妥之處。還請長老為此子賜福。”

長老接過嬰兒,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長老仔細端詳了一下嬰兒,說道:“好小子!不錯。青山啊,你從中原避禍來此,眾人雖不知你的來曆,但觀你一身殺伐之氣應是軍中之人。遺人穀自祖上秦時躲避戰亂至此隱世,已近千年,族人早已忘記了那片養育祖先的那片土地。自你來後大家了解很多中原的事情,我們是回不去了,但我們的後人終究是要回去的,然中原之主一向文弱,古語雲:柔不可守。恐國運不久。這種事我等遺民也無可奈何,隻盼祖先護佑華夏能出一位明主,使我等遺民能夠早日回歸故裏。這孩子麵相崢嶸雙目含威隱有殺伐之氣,將來難免有征戰殺戮之事,還要祈請祖先庇護賜這孩子一生平安,就叫宗佑吧。”長老伸手撫mo老崔的額頭盯著他的眼睛說道。“這老家夥的眼神好曖mei不會是有什麽陰謀吧。”老崔心中很是忐忑不安。

“多謝長老賜名,小宗佑快向長老笑一個,謝謝長老。”崔青山抱著兒子笑得合不攏嘴,一邊向長老行禮一邊跟村民宣布“我兒子有名字了,崔宗佑!”眾人圍上來一陣恭賀,絲毫沒有覺悟到平靜地遺人穀將會迎來怎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