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處的煙霧彌漫
黑暗從山穀一直推向夜空,繁星的光輝籠罩著連綿不斷的太乙山脈。太乙山峰巒起伏,以七峰為最,高聳入雲。在山腳下平時隻能投過雲霧看見半山腰,不識山頂真容。太乙山奇花瑞草,修竹喬鬆,萬載常青欺福地,四時不謝賽蓬瀛,景色之美天下聞名。
傳說山上有仙,世人愚昧,以訛傳訛,殊不知山上有修真門派——太乙劍門。
太乙劍門曆史悠久,創派至今已有八百多年。開派祖師本為一江湖隱士,傳得家傳秘術“天子望氣術”。在其雲遊路徑太乙山脈,一眼便看出此地仙氣繚繞,千峰開戟,萬仞開屏,一處絕好之地。當下登山,在天子望氣術的優勢下,在太乙峰頂尋得一本無名劍譜。上載各般精妙劍術,艱深苦澀,卻是妙用無窮,威力巨大。
祖師得此奇遇,潛心修煉。忽過二十於載,小有所成,雖不能橫.行無阻,卻也能獨當一麵,成了一方之雄。遂在太乙山上開宗立派,名曰:太乙。因此劍譜所載,近於道家,故而做道人打扮,自稱:“太乙真人”。後弟子世人多稱其為“太乙帝君”。
太乙真人,在世二百八十九年整,共收弟子九人。臨終前傳位於第九位弟子。要求其他八位鞭策輔佐方才溘然而逝。
不料幾年之後,九位弟子中一人病逝,三人死於江湖仇殺,一人殘廢,兩人失蹤。隻傳下了兩脈,但是天意弄人,在二十年過後外出曆練,又絕一脈。僅剩獨苗卻也是資質有限,本領低微,太乙門早不複太乙真人當年風光了。反而因無名劍譜引得江湖人士上山,搞的血雨腥風,若不是太乙真人當年在太乙山留下護山大陣,太乙門隻怕已經覆滅了。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了兩百多年,太乙門苟延殘喘。所謂龍遊淺水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到得最後,太乙門除了主峰太乙峰,其他六峰均為盜賊,江湖小派所占。
直至一百年後,大概上天終於不再捉弄太乙門了,在這個時候,太乙第四代弟子中,出了一位驚才絕豔,劍術通神的人物“常笑風”,年僅三十餘歲。
據說常笑風在劍成破關之時,天地異象,龍吟百裏,聲勢直震百裏之外。後有紫氣環繞,整座太乙峰恍如白晝。常笑風麵帶微笑,身泛清光,緩步而出。眾人駭然,以為成仙。
不待掌門上前問話,常笑風已禦劍而出,眾人不明所以。待得一日之後,常笑風禦劍而回,太乙其餘六峰盜賊門派盡已伏誅。手段之恨,一時震懾八方。太乙門頓然聲勢大振。
三年之後當任掌門將掌教之為傳於常笑風,自己閉關清修,再不理門中瑣事。在常笑風的曆經圖誌下,太乙門成為了正道支柱,與當代“逍遙觀”、“天機門”、“萬妖宮”並列為當代四大派。而掌門常笑風,劍術超神,功參造化,超凡入聖,更是當事一等一的人物。隻是當下太乙,人丁稀薄偌大一門不足百人,偌大一個門派,更隻有掌教一人支撐門庭,領人擔憂。不要再赴當年潦倒。
夜空下黑色的道袍在風中徐徐飄動,裹著清瘦肅穆的道人。在太乙峰頂的高處黑衣道人昂首而立,枯瘦輕盈,有上天摘星之勢。天上太乙星今日份外暗淡,閃爍不定。道人長歎一聲“天意弄人,太乙將絕?”雖然自己壽元綿長,但也不得不擔憂。翌日禦劍出山尋找真傳弟子去了。
“陸嚴,快跑!”摔在地上的少年驚恐的望著背後狂奔而來的棕熊叫到。而此刻正蜷在樹上瑟瑟發抖的的那個少年看著樹下自己的同伴,猶豫著要不下去營救,但是也知道自己下去根本不派不上什麼用處,正不知所措時,腳下一滑從樹上掉了下來。此刻經過此地的常笑風看見這一幕誤以為陸元本性正直,天性善良,在危難時刻懂得舍己救人,當下心有所感,一道劍氣破空而去,正在奔跑的棕熊瞬間化為齏粉。
當常笑風禦劍而下時,兩個少年眼中的懼意已慢慢消散。“哇!神仙!這個老爺爺會飛。”陸元驚呼道。“那你願意做神仙麼,小朋友?”常笑風笑眯眯的看著陸元,在他看來這孩子本性不錯。“我也可以做神仙?我也可以飛咯?”陸嚴感覺不可思議。“你如果願意跟我回山學劍術之道,終有一日可禦劍飛行,你可願意否?”常笑風捋著胡子笑問,陸嚴當下也機靈,腦袋點個不停“願意,願意,我要做神仙去咯!嘿嘿”陸嚴想著自己從小便是孤兒,靠著行乞衛生,當下有了容身之所不用流浪漂泊,自然是願意。但是當下又猶豫起來,“神仙爺爺,隻有我可以做神仙嗎?那我的朋友呢?”這個叫陸嚴的朋友喚作“葉文”和陸嚴一樣也是孤兒,兩人相依為命,陸嚴現在自己有了安身之處自然也不會忘了自己的夥伴。常笑風並不猶豫,太乙門現在最缺的就是人,多一個也不多,便答應了陸嚴,帶著兩人遍禦劍回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