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午、丁未之歲,中國遇此輒有變故。非禍生於內,則夷狄外侮。三代遠矣①,姑摭漢以來言之:高祖以丙午崩②,權歸呂氏,幾覆劉宗。武帝元光元年為丁未③,長星見,蚩尤旗亙天④。其春,戾太子生⑤,始命將出征匈奴。自是之後,師行三十年,屠夷死滅不可勝數。及於巫蠱之禍,太子子父皆敗⑥。昭帝元平元年丁未⑦,帝崩,昌邑立而複廢,一歲再易主。
成帝永始二年、三年為丙午、丁未⑧,王氏方盛,封莽為新都侯,立趙飛燕為皇後。由是國統三絕,漢業遂頹,雖光武建武之時海內無事⑨,然勾引南匈奴,稔成劉淵亂華之釁,正是歲也。煬帝、安帝之立⑩,值此二年,東漢政亂,實基於此。桓帝終於永康丁未{B11,孝靈繼之,漢室滅矣。魏文帝以黃初丙午終{B12,明帝嗣位,司馬氏奪國,兆於此時。晉武太康六年、七年{B13,惠帝正在東宮,五胡毒亂,此其源也。東晉訖隋,南北分裂,九縣飆回{B14,在所不論。唐太宗貞觀之季{B15,武氏已在後宮{B16,中宗神龍、景龍{B17,其事可見。代宗大曆元、二{B18,大盜初平,而置其餘孽於河北,強藩悍鎮,卒以亡唐。寶曆丙午{B19,敬宗遇弑。大和丁未{B20,是為文宗甘露之悲{B21,至於不可救藥。僖宗光啟之際{B22,天下固已大亂,而中官劫幸興元,襄王煴僭立。石晉開運{B23,遺禍至今。皇朝景德{B24,方脫契丹之擾,而明年祥符,神仙宮觀之役崇熾,海內虛耗。治平丁未{B25,王安石入朝,愲亂宗社。靖康丙午{B26,都城受圍。逮於丁未,汴失守矣。淳熙丁未{B27,高宗上仙。總而言之,大抵丁未之災,又慘於丙午,昭昭天象,見於運行,非人力之所能為也。(《五筆》卷十)【注釋】
①三代:指夏、商、周三朝。
②高祖:劉邦。於前195年卒,此年是丙午年。
③武帝:漢武帝劉徹。元光元年:即前134年。據臣瓚注雲:“以長星見,故為元光”,可知改此年號之因。
④長星;彗星名。蚩尤旗:彗星名。古代稱此星出現有征伐之事。
⑤戾太子生:戾太子劉據是衛皇後生,於元狩元年(前122)立為皇太子,此年已七歲,當生於元朔元年(前128),此年是癸醜,非丁未年出生。
⑥巫蠱之禍:征和二年(前91)秋,漢武帝病,江充謂帝病是因巫師使用邪術加害所致,故於宮中掘地搜查,充與太子據有嫌隙,遂誣據與女巫先此在宮中埋木偶事有關,太子據畏懼,起兵殺充,失敗而自殺。丞相公孫賀父子及皇後弟子皆坐誅。事見《漢書·武五子傳》、《江充傳》、《公孫賀傳》。子父:父子。
⑦昭帝:漢昭帝劉弗陵。元平元年:即前74年。昭帝八歲稱帝,死時無嗣,太後璽書製詔昌邑王劉賀,受皇帝璽綬,即位二十七日,行淫亂,廢賀歸故裏。後封為海昏侯。這一年大將軍霍光更尊立漢武帝曾孫劉詢為宣帝。事見《漢書·昭帝紀》。
⑧成帝:漢成帝劉驁。永始二、三年:即前15、14年。永始元年,封婕妤趙氏父為成陽侯,封舅侍中騎都尉光祿大夫王莽為新都侯,隨之立趙飛燕為皇後。事見《漢書·成帝紀》。
⑨光武建武:東漢光武帝建武年間,即25—57年。此間22、23年乃丙午、丁未,但並未有劉淵亂華之事。光武帝時有個博石頃侯劉淵,除初元元年(前48)封侯外,無其他記載。東晉時,有個匈奴冒頓之後,冒充劉姓的劉淵,字元海,於太康末(289),拜北部都尉,永興元年(304)乘西晉八王之亂,起兵反晉,稱漢王,永嘉二年(308)改稱帝,都不是丙午、丁未年。疑洪邁所述有誤。
⑩殤帝、安帝:漢殤帝劉隆、漢安帝劉祜,於延平元年(丙午,106)、永初元年(丁未,107)稱帝。
桓帝:漢桓帝劉誌,卒於永康元年(丁未,167),靈帝劉宏繼位,稱帝二十二年,獻帝劉協繼位,稱帝三十一年,東漢滅亡。所以,洪邁講靈帝繼之而漢室滅,不確。
“魏文帝”句:魏文帝曹丕於黃初七年(丙午,226)卒,明帝曹叡繼位,此時魏王朝委任尚書仆射西鄉侯司馬懿為撫軍大將軍,且遺詔輔嗣主。司馬氏終於滅魏建立西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