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三岐山下(1 / 3)

魏國是廣袤的大陸東邊上靠著東海的一個國家,國力強盛,非常富庶。

魏國共有十二州,都城大梁所在的元州為於魏國中部心髒部位,是最大、也最為富裕的一個州。然而,在魏國中,最為有名,也最受人景仰的一個州卻是魏國北部的雲州。

雲州之所以名動魏國,是因為雲州邊上有一座三岐山,而魏國三個最強盛的武道宗門都在這三岐山中。

三岐山有三座主峰,分別是青霞峰、玫霞峰和碧煙峰。三個武道宗門卻都是借山峰之名,分別是青霞門、玫霞門和碧煙門。

雲州武風強盛,冠絕魏國,這都要拜這三宗所賜。

而且,魏國中的軍官將領,大都出於這三宗門下,甚至傳言魏國皇帝的貼身護衛及禦林軍,都是從三宗弟子中選拔而出,所以三宗在魏國中,有非常強大的影響力。

而每年每月,都有人絡繹不絕的趕往雲州三岐山,想拜入三宗之一門下。

這些人中,或有人誠心學武,或有人想飛黃騰達,或有人是別有所圖,不一而足。

像羅十這般懷著學藝報仇的心思來到三岐山的,隻怕也不在少數。

兩個月後,三岐山腳下的官道之上,出現一個農家打扮的少年,正頂著正午的烈日趕路,這少年正是羅十。

原來羅十逃出淺雲莊後,便起出了羅開預先埋著的盤纏,一路上喬裝打扮,扮作一個農家子弟,向雲州而來。

之所以要扮作一個農家子弟,是因為羅十深諳財不露白的道理。

從泉州到雲州,路途頗為遙遠,羅十隻是一個十多歲的少年,缺乏足夠的自保之力,深怕路上發生不測,因此扮作一個貧窮的農家少年,自然能避免大多數強人匪徒的注意。

整個魏國,雖然是盛世局麵,但一些匪盜強人,卻還是有的。

羅開埋下的百兩黃金,羅十也隻取出小部分,小心的兌換成碎銀子和銅錢,貼身藏好。一路上隻吃最簡單的麵餅,睡最簡陋的客棧,甚至還在荒山野嶺中過過夜,可稱得上是餐風露宿。

這麼做,都隻是為了避免麻煩,安全的到達青霞門,找到葛長老。

對羅十來說,這一路上的艱辛,也是另一番體驗。

之前在淺雲莊中,雖然被五姨太打壓,整個淺雲莊都對羅十不友善。但是除了被趕到外院淺草居外,在衣食待遇上,羅十還是能得到一個少爺應有的規格。

而這一路之上,吃著粗糙簡單的食物,穿著簡陋發臭的衣服,羅十卻也不覺得非常辛苦,忍耐了下來。

一方麵,羅十身負家仇,埋恨心底,心房閉合。而另一方麵,逃離了淺雲莊,一路上見到不少風俗人情、山川水河,使得羅十見識大漲,心情開闊。

這一合一開,卻是對羅十的心性起了一番打磨。

“這天地如此之好,卻怎麼會有五姨太這樣的人存在世間?”這是羅十經常思慮的一個問題,雖然答案很簡單,但羅十卻是堅定了心思,要去除五姨太這等人世渣滓。

“我不想做什麼聖人,但隻求掃除我見不得的不平事!”

想到此節,羅十不由握緊了拳頭。

想要達到他的理想,隻有擁有力量。

之前在莊中被五姨太壓迫,羅十雖然不滿,卻從家族的利益角度出發,本著以和為貴的意念,從沒想過要向五姨太討還回來。但是,五姨太的野心和yu望太大,把羅十逼逃出莊的同時,也給了羅十深刻的一課。

有些事,不是退讓就可以解決的!

“哈哈哈……”

羅十正走著,前方突然傳出一陣笑聲。

前方不遠處的官道邊上,有幾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大樹之下有一座草棚,草棚外停有幾架馬車,笑聲正是從草棚中傳出。

羅十趕路也走了許久,又頭頂烈日,正是口幹舌燥。見前方有這個草棚,也是大喜,於是加快步伐向草棚走去。

草棚的主人是個老頭,帶著個二十來歲,大約是他孫子的小二,借著幾棵大樹下的陰涼,經營著這個小酒家。

草棚中有五六張桌子,數十條椅凳。此刻老頭和那小二,正忙著招呼一群客人。

那群客人中,坐在中間的是一個嘴角有顆大黑痣的惡漢,正在大口吃肉,他周圍,圍坐著幾個看起來非常富態的員外,每個員外身邊,又都坐著一個年紀和羅十差不多的少年。這群人將兩張桌子並作一張,正坐在一起吃喝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