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悠燕順帝永徽七年八月四日,一直僵持不下的燕悠和西秦兩國握手言和,終於結束了天子和諸侯國之間長達了數百年的紛爭,一個全新的和平時代即將來臨。
要說天子和諸侯國紛爭的開端,那就要追溯到六百年多前,燕悠昭帝—顏鍾山執政的時期,昭帝即位時,天子已逐漸式微,皇帝之位也形同虛設。而在天子之下,那些把持朝政,霍亂朝綱的佞臣將相們卻逐漸強勢起來,且紛紛想稱王稱霸,不再受天子的驅使擺布。
還是遠在蘄州屯兵的燕悠將軍鍾離闔率先率群臣脫離了燕皇的掌控,在蘄州自立為王,改蘄州為蘄國。天下至此已一分為二,天子獨載手握天下的時代已不複存在,鍾離闔也先開了將相封王自理國政的先驅。自此後那些有權有勢的王侯將相紛紛自立為王,脫離了燕皇的掌控。自此君不君臣不臣,臣不奉召尊君禮崩樂潰的混亂時代自此降臨。
史家稱這一時代為禮闔,因為霍亂的根源都是由鍾離氏引起,所以史家就沿用了以這個人的名字為由頭的典故來記敘這一時期,而而那背君棄主的鍾離氏則世代被史家百姓唾棄謾罵。
在禮闔初期,燕悠全國上上下下有大大小小的的四五百個諸侯國,各諸侯國之間,遠攻近伐,紛爭不斷。後又立時四百年,才行成如今的局麵,天子屈據東南一偶,四五百諸侯國經過常年的混戰,已銳減為三個,如猛虎一般雄踞在三方,虎視眈眈的盯著東南的方向。
如今的天下分為四國,東為天子的國度,雖國土不整,民心不穩,但仍沿用舊國號,還稱之為燕悠,西有吳越,北有西秦,南有唐堯。其他三國的諸侯雖以稱王稱帝,雖都底氣十足,但天子仍在,所以始終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順。
天子合諸侯國兩方都休兵罷戰後,並於這年年末的冬月十六日,以西秦的皇帝秦和帝為首的諸侯國代表,朝燕天子於吳越三國交界處的蒼梧郡,並和眾諸侯國君王使節上言和表於天子,向天子表述了諸侯國臣民願與天子同享太平盛世的意願,在此之後,燕天子和以西秦為首的其他諸侯國一起締結了和穆友好盟約。
至此六百多年諸國間長期紛戰的混亂局麵,終於宣告結束。這一切,對於那些喜歡過安寧日子的平民百姓來說,不可不為之為幸事焉。
如今的天下九州雖表向太平,各諸侯國的王侯都迫於壓力和天子締結了和平盟約,但都虎視眈眈的盯著燕悠這塊地盤,和燕天子那塊即將要吃到嘴裏的肥肉。燕悠國的皇族和天下的有血性的忠君派,則無時無刻不在的謀劃著怎麼把王權完璧歸趙重奉君手。
因此天子和各諸侯國的王侯將相間的關係依舊僵持不下,明槍暗箭下無聲的烽火依舊硝煙彌漫。天子也好,諸侯也罷,向來一山都不能容二虎,凡世間強者隻能存一,帝位皇權更是如此。天下始終都是一個人的天下,也隻有一個才是掌握著世間萬物生殺大權的真正獨裁者。到底是誰最終逐鹿九州問鼎王權獨掌天下,答案還未見分曉。
燕天子和諸侯在蒼梧會盟後,各諸侯王紛紛獻美女珍玩以示好表忠心。他們當中以西秦的風頭最盛,蒼梧之盟後,西秦和帝誥封皇後上官氏的內侄女上官俊靈為寧安公主,又獻公主於燕天子。
秦帝為了在各國諸侯和天下萬民麵前,顯示自己對天子的忠心和對這次罷戰的誠意,那可真是大花手筆、煞費苦心,尤其是在他為公主和親所準備的陪嫁物上得到了證明。
據說秦帝給公主的陪嫁是整個西秦國的國庫,由此可見秦帝的對於天子的忠心和對臣民的誠意,據此也可以看出秦帝對這位公主的重視和公主的身份地位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