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子必嚴飭始善
【原文】
訓曰:為人上者,教子必自幼嚴飭之始善。看來,有一等王公之子,幼失父母,或人惟有一子而愛恤過甚,其家下仆人多方相誘,百計奉承。若如此嬌養,長大成人,不至疾呆無知,即多任性狂惡。此非愛之,而反害之也。汝等各宜留心!
【譯文】
作為統治者,教育子女一定要從小加以嚴格教導、管束,這樣才有好的結果。看來也有那麼一些王公大臣的子女,他們有的是從小失去父母,或者是隻有一個孩子,過度地愛護和憐惜,家裏的仆人們又千方百計地引誘他們、奉承他們。像這樣嬌生慣養下去,長大成人後,即使不至於癡呆無知,也大多是任性、驕橫。這並不是愛他,反而是害了他。你們各自應當小心謹慎。
勤可持家儉可養廉
【原文】
訓曰:民生本務在勤,勤則不匱。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婦不蠶,或受之寒。是勤可以免饑寒也。至於人生衣食財祿。皆有定數。若儉約不貪,則可以養福,亦可以致壽。若夫為官者,儉則可以養廉。居官居鄉隻廉不儉,宅舍欲美,妻妾欲奉,仆隸欲多,交遊欲廣,不貪何以給之?與其寡廉,孰如寡欲?語雲:“儉以成廉,侈以成貪。”此乃理之必然矣!
【譯文】
百姓的生活,以勤為本,有了勤就什麼也不會缺少。世間如果有一個人不從事農業生產,就會有一個人因此而挨餓;如果有一個農婦不從事養蠶,就會有一個人因此而挨凍。所以說,勤勞可以幫助人們免除饑寒。至於說人生一世所能享受的衣、食,所能得到的財富、祿位,都有一定的氣數。如果能夠勤儉節約,就可以因此頤養福氣,也可以使自己延年益壽。如果是做官的人,節約則可以使他保持和養成廉潔的操守。或在位做官,或閑居在家,如果隻注重廉潔而不懂得節儉,想要使宅院寬廣漂亮,使妻妾盡心盡力侍奉自己,使仆役增多,使自己的交遊廣泛,那麼,不貪汙,又能從哪裏得到一切呢?與其寡廉,不如少欲。古語雲:“節儉能使人變得廉潔,奢侈能使人變得貪婪。”這是千真萬確的道理。
一絲一縷來之不易
【原文】
訓曰:朕為天下君,何求而不得?現今,朕之衣服有多年者,並無纖毫之玷,裏衣亦不至少汙,雖經月服之,亦無汗跡,此朕天秉之潔淨也。若在下之人能如此,則凡衣服不可以長久服之乎?
【譯文】
我是治理一個國家的君王,還有什麼得不到呢?現在,我的衣服有穿了多年並沒有絲毫玷汙的,許多內衣上沒有一點點汙髒的地方,即使是穿了一個月之久,也沒有汗漬,這是我天生喜歡潔淨的緣故。倘若下邊的人都能像我這樣,那麼他的每件衣服不就可以穿的時間更長了嗎?
以儉樸為樂以知足為榮
【原文】
訓曰:老子曰:“知足者富。”又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奈何世人衣不過被體,而衣千金之裘猶以為不足,不知鶉衣袍縕者,固自若也;食不過充腸,羅萬錢之食猶以為不足,不知簞食瓢飲者,固自樂也。朕念及於此,恒自知足。雖貴為天子,而衣服不過適體;富有四海,而每日常膳除賞賜外,所用肴饌,從不兼味。此非朕勉強為之,實由天性使然,汝等見朕如此儉德,其共勉之。
【譯文】
老子說:“自我滿足的人是富有的。”又說:“自知滿足的人不會招來屈辱,懂得適可而止的人不會遇上什麼危險,這種人可以永遠平安。”為什麼世間的人明知道穿衣服是為了遮蓋身體,而有人卻身著價值千金的裘皮衣服還感到不滿足?他們不知道身穿舊衣破襖的人也有無拘無束的自如;同樣,人們吃飯也隻不過為了充實腸胃,而有的人一頓飯花一萬錢仍感到不滿足,他們哪裏知道生活清苦飲食清淡的人也自有不可與外人述說的樂趣。我一想到這裏,就經常感到知足了,我雖然貴為天子,但穿衣服也隻求合身;我雖有天下的財富,但每天日常用餐,除了賞賜給他人外,留給自己吃的菜肴從來不超過兩種以上。這並不是我要勉強這樣做,實在是由於我的天性如此。你們看到我如此崇尚節儉的德行,就一定要共同努力,相互勉勵自己這樣做。
一人治天下不能天下奉一人
【原文】
訓曰:嚐聞明代宮闈之中,食禦浩繁。掖庭宮人,幾至數千。小有營建,動費巨萬。今以我朝各宮計之,尚不及當日妃嬪一宮之數。我朝外廷軍國之需與明代略相仿佛。至於宮闈中服用,則一年之用尚不及當日一月之多。蓋深念民力惟艱,國儲至重,祖宗相傳家法,勤儉敦樸為風。古人有言:“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以此為訓,不敢過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