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怪老道(1 / 3)

昆侖山,位於浩土神州西方。其高聳入雲,站在山腳下抬頭仰望卻隻見那未被繚繞雲霧遮住的嶙峋怪石;其寬綿延千裏,氣勢磅礴,實讓人感覺到自身的渺小。

傳聞昆侖山上住著一些尋求問道之人,他們騰雲駕霧,氣吞山河,並且長生不死。人們向往之,於是上山之人絡繹不絕,人人皆想長生,奈何機緣有限,有人因找不到而放棄,有人因身心疲憊而墜下山崖,隻有極少數人福緣頗厚,被道人看中,留在山上,從此過上另一番生活。

-----------------------------------------------------------------

張若寒站在長生殿門外,心中猶豫著要不要進去。他為何在此猶豫呢,此事說來話長。昆侖派有個規矩,那便是門人道法小成時需下山遊曆,而這遊曆多則幾年,少則數月。但是回來後需彙報此次遊曆的見聞以及收貨,如果被認為遊曆不夠,會被再次遣下山,直到合格為止。而這道法小成的標準,便是金丹期。

修道之人多把道行分為幾個階段,分別是辟穀、金丹、元嬰、出竅、合體、大乘,每個階段又分為初、中,後三個級別。其中辟穀期已不在是凡人了,無需吃喝,且身體也硬朗無比。而金丹期,顧名思義就是在身體裏已經凝聚了一顆金丹,無需再休息睡眠,從此便是踏上了大道起點,金丹不滅肉體不死。而大乘期便要開始準備度劫,度劫成功即可飛升成仙。

若寒修到金丹期花了十八年,在昆侖派中倒也算個中等偏上。

此次修道金丹期除了父母若寒還未告訴別人,他父母都是極守規矩之人,立刻便催促他下山。但若寒卻不想下山,在這昆侖山上他朋友眾多,每天修道玩耍倒也活得逍遙自在,突然卻要分別這麼久,實在是難為他了。但是門規卻違反不得,昆侖派在眾多修真門派中隱隱有首領之風,這規矩也是極嚴,稍不注意便會去麵壁十年。

所以若寒在思索要不要隱瞞個幾天他金丹期的修為,但是卻怕被人看出來。他在長生殿門外徘徊了好幾圈,門內突然傳出一個嚴肅的聲音:“是何人做了什麼虛心事啊,在門外轉了這麼久了也不敢進來。”若寒一聽便苦著臉,看來這次下山是跑不掉了。於是推門而入,對拿坐在八仙椅上的老道人行了一禮,道:“弟子張若寒,此次是來領下山牌的。”

那老道人雙眼在若寒身上一看,便喜道:“已是金丹期了!好,好!”老道人道號天極,派中弟子多稱呼為天極真人。這天極真人乃是管理派中大小事務以及刑罰的大人物,所以弟子在他麵前皆是恭恭敬敬。這天極真人也是大氣之人,且對晚輩弟子多有關照。看到晚輩弟子修為進步,比他自己修為進步還要高興。

而若寒則留下了冷汗,幸好自己沒有想去隱瞞,這天極老頭一眼就看出自己是金丹期,若是隱瞞,恐怕自己第二天就去麵壁了。他卻不知道,天極一身修為已達合體後期,要看出他的修為乃是易如反掌,但是派中又有多少人有這等修為呢。

天極真人從桌上拿起一塊木牌遞給他,若寒雙手接過。這下山牌若寒也是第一次見,便細細看了一下。這牌乃是上等檀香木所做,並且上麵施加了法力,可以用來發訊,派中便知門中在外遊曆弟子有人遇到,便會立刻前去救援。

天極教會若寒使用方法,便大手一揮,若寒也畢恭畢敬地退出去。

天極靈識感覺到若寒已經遠去,歎一口氣,閉上了眼睛。

若寒領到下山牌後,便想回到住所收拾所需物品,剛一進門若寒便發現父母都在這裏。“父親,母親……”若寒看見旁邊已經收拾好的行李,便知道了一切,眼睛一酸,便行禮道:“孩兒此次下山,不知多久才能回來。孩兒不能在身邊行孝之時,還望多多保重身體。”

“傻孩子……”若寒的母親韓雲月此時已經淚流滿麵,韓雲月此時看上去卻隻有二十多歲,那是因為修為一到元嬰便會開始駐顏有術,控製自己的外貌。若寒的父親張生皺眉說道:“哭什麼呢,若寒這次下山曆練又不是回不來了,再說這曆練對若寒的修為大有好處,這可是好事。”

韓雲月擦了一下眼淚,笑道:“是啊,真是丟人了。”若寒知道母親舍不得自己,於是也輕鬆地笑道:“放心,孩兒一定盡快回來。說不定等孩兒回來的時候,已經是元嬰期了呢!”

張生冷冷地說:“大道漫漫,欲速則不達。”若寒知道父親就是這樣,對父親一笑:“父親放心,孩兒知道。”張生便不再說話了。

若寒和韓雲月又說了一會兒,便換了衣服提起行李道別了。他知道若是再呆下去,說不定連他都要哭出來。

到山門的時候,若寒發現自己平時那一群和自己一起玩的人都站在那裏,而守門人也哭笑不得。

“寒哥,這次下山怎麼也不告訴我們一聲!”平時大大咧咧的王虎此時最先站出來,張口便是數落若寒。

若寒心中一暖,大聲笑道:“奈何我英明如此,也沒料到自己會這麼快就到金丹期了啊。”這幅自大的口氣若是旁人聽到肯定要白他一眼,但是這些從小玩到大的夥伴們卻都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