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2章 我幫前輩整理的資料(1 / 2)

《二氣探知》——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的學問。

氣這個詞,一直圍繞在中醫的各個領域中,那麼何為氣呢?氣的廣泛概念是它在人體之內無所不在,長期運動,在外可以滋潤肌肉和皮膚、毛發;在內可以滋養五髒與六腑。古今對氣的論述很多,但是我們所遇到的問題都停留在了一個點上,就是氣完整規律我們無法掌握。而它的變化,又是極快的。氣的具體內容,我們可以基本定位為:在人體內的,不斷流動著的、不斷變化著的一股物質。這股物質存在,生命即存在;它消失了,生命就會消失;所以死者是沒有經絡流注現象的。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元氣不斷變化,充斥著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雖然我們身體內的氣,其統一的形象是相同的,但若是細化起來,則又可以分為幾種不同的氣。所以我們在看到一些書籍時會發現,其中對氣的了解不太一樣。而這些力量和在一起,便是生命。

我們人體的氣,從根本來源劃分,可分為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先天之氣,是自然授予和父母遺傳的內容;後天之氣,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所獲得的外來的物質所提供的。這兩股氣互相依存、互相補充,就構成了生命體。其實它們如果用陰陽劃分,則各自都包含陰陽,就好像一個西瓜,橫著一刀是先天與後天,豎著一刀就是陰陽。先天之氣,可以細化為自然所受的本能和父母所提供的能源,很多文章中多用元氣來形容。大家要注意這個元氣,它與前麵提到的元氣不同,這個元氣的元字有根源的意思,就是根本的意思。而之前提到的元氣,則是用來概括先天後天兩氣的。

我們在出生後,五髒六腑便開始運作,五髒六腑所秉承的能量,便來自先天之氣。而先天之氣的傳輸,則是需要通過我們人體的十二原穴。十二原穴,可以說是我們人體的元氣之源,而它們的根本,則來自於腎。之前我們已經講過,腎是人體的先天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呼吸因它而有,傳導能量用的三焦(六腑之一,主管溝通上下)因它而動。三焦,是人體先天之氣的承載者,人體中的先天後天兩氣,都與它有著莫大的關係,它主要聯係著人體髒腑所在的三個區域,上焦(心肺)、中焦(脾胃、肝膽)、下焦(腎)。三焦作為管道,其責任在於傳送先天與後天之氣,而若將其劃分為三部分,則可做以上劃分。那麼原穴和三焦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其實很簡單,原穴所在的位置,剛好是原氣經過和留止的部位,也就是說,它們是三焦的閘門。故此我說:先天之氣的傳輸,則是需要通過我們人體的十二原穴(十二原穴是十二個穴位,分別在人體的各個重要部位)。而十二原穴和髒腑之間的關係式什麼呢?我們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即:五髒六腑滋養著十二原穴等經絡穴位,而十二原穴又把握著五髒六腑的元氣根本。以上這些,就是先天之氣的論述.

中醫理論中,對於後天之氣的定義,基本已經成型許久了。所謂後天之氣,基本可定義為肺中之氣與脾胃之氣。脾胃是負責運化我們周身水穀、調節人體上下升降的器官,其主要作用就是接納我們的食物,並將我們的食物轉化為人體所需的物質。在轉化過程中,肝膽也做出了相應的活動。如我們之前講的,中焦所網絡的肝、膽、脾、胃分別主要就是在負責我們人體後天基礎所需的能量的加工。而上焦,則主要負責著發送工作,通過上焦的發送,我們中焦所造出的能量才能滋潤皮膚、養護毛發、充斥肌肉。故此人若不呼吸,則身體的營養馬上會開始緊缺;而若是人不吃飯,那麼人的身體則會在半日內衰弱,若是一天不吃飯,人的後天之氣就要受損了。可能有朋友要問了,您講了半天,肝膽脾胃腎肺都說到了,那麼心呢?心主神明,聯絡著人體的全部筋脈,又與腦聯係緊密。負責運送血液,具體解釋起它的功用來很是複雜,故此我們在這裏略微點一下,為了不影響我們對後天一氣的講解,大家先將其歸於上焦,心肺關係,我會在之後細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