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縣令正再處理公文,忽然得報說顯通觀後院起火,火光衝天。
縣令趕忙命衙役助百姓滅火,然而眾人到達顯通觀時卻不見絲毫火光,隻見一年輕道士由觀內走出,朝縣令微笑道:“徐縣令麼?貧道一恭候多時了。”
先前程先生所推薦的雲遊道士名叫李賜寶。原來李道人本來想在顯通觀修行兩日就走,誰知觀看邊洞元飛升之碑忽然領悟了許多平日理解不了的功法要處,隨即在道觀後院密林中布下迷陣,參悟功法。
也正是那天,縣令帶人來尋,衙役進不得迷陣,在樹林裏轉了個圈一無所獲。
兩個月後道人功法大成,全身圍繞的紅光衝天而起,才使得不少人將火光誤會成了火光。
縣令一見李道人問明姓名,趕忙要將李道人接至縣衙安頓,李道人稱自己住不慣縣衙那樣的威嚴之地,與縣令進了道觀,談起了那座山的事情。
言語中縣令得知李道人少年得道,十六歲浮遊於長沙一代,精於驅邪伏妖之術,與程省是忘年之交。
李道人聽完縣令的敘述,已是深夜,他閉目沉思了片刻,再張開眼睛時眼中精光暴射而出,縱身來到窗前,一掌將窗戶拍出數丈,窗外不遠處一道黑影閃了幾閃沒入了夜色。
李道人回坐到縣令身邊,皺眉道:“這妖孽並不是一般的魑魅魍魎,乃是盤踞在山中多年的老鬼,如今妖術大成,正欲食人腦髓,化身妖魔。
縣令早已嚇得說不出話來,一聽厲鬼如此凶險,趕忙雙膝跪倒,求李道人出手將厲鬼驅除。
李道人微笑,將縣令扶起,道:“大人稍等片刻,待我向此方土地求一樣東西。”言罷取香燭一副,於室中南牆前,焚香燃燭,口中誦諸天神咒,不多時聽得南牆一聲巨響,一厚石板破牆而出,李道人撤了香燭,對縣令道:“此石為邊洞元飛升時所踏石板,經數百年而修得靈骨,為鎮魔神石之上等材料。”
縣令聽得李道人之言大喜,忙問其動工之日,李道人道:“長沙石工李玉秀、李成雲皆為此道巧匠,如能請到他兩人,三日內必可完工,完工後將碑立於山前,則厲鬼不能出,百年後此山必自沉。
卻說縣令請得兩名巧匠,令其連夜趕工,刻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說玉樞寶經於碑,半夜,李道人忽然覺得遍體生寒,掐算一番後得知今夜厲鬼必來襲碑,忙喚醒二李,將碑抬入三清閣內,幾人才入三清閣,閣外一陣濃霧平地而起,霧中鬼哭狼嚎不止,李道人著羽衣,持法劍,飛身出閣,忽見霧中一物迎麵撞來,李道人腳尖輕點地麵,騰身而起,避過迎來之物。一手燃起神符,口誦神咒,法劍直擊此物,不想劍物相交之下竟如鐵石相交,李道人心道中計,再欲騰身時早被厲鬼一掌印在後背,饒是李道人功力身後,竟也受不住厲鬼一掌,中掌後踏出幾步,胸中五髒翻滾,竟要吐血。
李道人雖敗卻冷靜異常,法劍一晃避開厲鬼,腳下踏太乙步罡之法,濃霧隨之散去大半,厲鬼身形亦為其所攝。(此為二李後人聽前人講述所得,筆者將其加以填充後……發現有點誇張了。)
李道人口誦祖天師教主神咒,法劍一挺,厲鬼周身為赤光所罩,李道人仗劍平胸,正欲剪除厲鬼時,厲鬼竟破開了咒法,咆哮後逃。
厲鬼雖逃卻也魂魄已散,短時間內難成氣候,三日後二李石碑完成,立於山前,自此此山太平無事矣。
百年後由於地殼運動等原因,這座山於長沙消失,鎮魔石碑流落民間多年也不知具體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