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十九章:春季養生必做六件事(1 / 3)

春季養生非常的重要,一年的身體如何很大取決於春季是否好好地養生了。那春季養生養生必做的六件事延緩衰老,讓你知道該如何在初春開始好好地養生,一些生活中的小習慣都有可能帶來很好的效果,一起來看看。

1、賴一會床

起床第一件事是什麼呢?不是刷牙也不是睜開眼睛,而是在床上多賴上五分鍾。醒來後,躺在床上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部,特別是頸部,5分鍾後再起床,有助於預防頭暈。

適當賴床也是好習慣

人們在夜間睡覺的時候,身體的各處係統以及關節都是屬於半睡眠的狀態,這時候血壓會下降、呼吸變得緩慢,連心跳都會變的比平時慢。

醒來後,各係統需要從半休眠狀態逐漸轉變為工作狀態。如果馬上起床,由於身體尚未適應工作狀態,會出現頭暈、心慌,甚至四肢乏力、反應遲鈍等現象。

所以,早上醒後不忙起床,先靜躺5分鍾,同時做10次深呼吸,然後緩慢坐起,伸3~5次懶腰,待身體恢複正常狀態後,再進行晨練或其他活動。

另外,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時最脆弱,對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血管狹窄的患者來說,由於夜間血壓下降、心跳緩慢,突然起床最容易引發意外。

腰椎病患者在早晨醒來後,也不要馬上起床,防止因為突然改變體位而扭傷腰背部;骨質疏鬆的老年人應避免突然改變體位而發生骨折。

2、攤開被子

很多人起床後會把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其實,並不是件好事。起床後應隨手將被子翻個麵,並且把門窗打開,讓它透透風之後,再疊好或者鋪平。

攤開被子晾一晾

在新陳代謝過程中,人體本身就是一個汙染源,因為其組織器官可產生大量的代謝廢物。研究表明,人在睡眠過程中,人的呼吸道可排出如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149種,從皮膚毛孔可排出171種化學物質。據測定,即使是健康人,一個晚上也可通過呼吸、談話、咳嗽等排出細菌、病毒近百億個。若有感冒、肺炎、放屁等,汙染就會加重。尤其是冷天,門窗緊閉,通風不良,這些化學汙染物質充盈整個房間。

人擁被而臥,體內排出的水分被蒸發,還使被子不同程序地受潮,使人體排出的化學物質沾在被子上不可盡快散發。如果起床後立即疊被,這些有害化學物質就被包裹在被子裏,到晚上使用時又再被人體吸收,從而對人體健康產生不利影響。同時,受潮的被子還可能滋生大量蟎蟲及細菌,很容易使被子成為汙染源,對健康有害。

因此,起床後不要馬上疊被和整理床鋪,而是隨手將被子翻轉,使被子裏朝外,將門窗打開通風透氣,使被子上的水分和化學汙染物自然散發。侍洗臉刷牙早操鍛煉後,再整理床鋪,疊好被子。

3、喝杯溫水

晨起一杯水,不僅補充水分,還能衝刷腸胃、促進排便,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起床喝杯溫水

早上起床別喝涼白開:人體的陽氣是生命之氣,陽氣損傷之後,可以導致人體所有係統、髒腑、經脈、肢體等發生各種各樣的病症。晨起喝涼白開,會大傷人體下焦陽氣。所以長期有這個習慣的人大多逐漸出現虛寒的病症,女性出現痛經甚至閉經,男性出現胃病、關節疼痛、性功能降低等。所以,還是建議早上起床喝一杯溫熱的蜂蜜水,不要喝涼水。

早上喝淡鹽水並不排毒:有的人說喝淡鹽水可以排毒。從生理學的角度看,鹽水進入到人體後是最不容易代謝出來的。如果喝的是白水,由於人體需要保持水鈉平衡,喝了大量的水後身體裏的鹽分降低,為了保持生理鹽水平衡,身體必須要排出水分,所以人們喝白水後就很快會小便。但是喝鹽水就很不容易排出去,因為喝進去以後,身體依然處於平衡狀態,沒有必要排出水分,所以喝鹽水排毒的說法也不科學。

4、按摩頭部

每天清晨用5分鍾輕輕按摩頭部和麵部,最後延續到頸部,按壓鎖骨上方凹陷處。養成這樣的好習慣,不僅能排水消腫,纖巧臉型,還能提神醒腦。

做個臉部按摩

以手摩麵又稱浴麵、幹洗臉,是我國古代養生的自我按摩手法之一,經常以手摩麵可以加強麵部肌肉運動,使麵部皮膚柔軟潤滑、抵禦風寒能力增強。這對於人們防治顏麵多皺衰老、麵神經麻痹以及牙齦炎等口腔疾病都有益處,同時從額部向下摩麵還有降壓醒腦作用。

摩麵方法很簡單:每日起床時,兩手掌相互摩擦,令其發熱,以手掌摩麵部,將兩手掌豎著,並排貼著額頭中部,向下平抹麵部至下巴,再從側麵向上平抹至額頭,如此平抹20~40次,然後,再向相反方向平抹20~40次。對於血壓正常者,從上往下抹麵和從下往上抹麵,兩個方向的次數應相等;對於高血壓者,從上往下抹麵的次數應更多;對於低血壓者,從下往上抹麵的次數應更多。

摩麵應每天一兩次,如此堅持做數月,人就會麵膚潤澤、肌肉充實、皺紋鬆開、容光煥發。

5、排晨便

早起排泄,這個好習慣一經養成,會終身受益。平時可以多吃高纖維食品,在早上起來後都去廁所,久而久之,可養成習慣。

養生定時排便好習慣

撚壓“虎口”排便順暢

“虎口”,指手背大拇指和食指之間的部位,其正中間有合穀穴。如廁時,可以將兩側“虎口”交叉,用大拇指在上麵的手稍用力從手腕部向“虎口”沿食指邊緣撚壓,每側30次並左右反複交替,因為撚壓的是手陽明大腸經的路線,因此堅持這個習慣,有助於排便通暢。

腹式呼吸腸道蠕動,排便順暢

如果排便時不會運用腹式呼吸,而是反複憋勁,使胸腔和腹腔的內壓都猛然增高,就會對心腦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或痔瘡患者造成潛在危險,同時也慢慢減弱了腸道在排便反射中的主動收縮能力,導致或加重便秘,甚至脫肛。所以,應該在排便時學會和養成腹式呼吸的習慣,靠腹腔壓力的自然而有節奏的變化,而不是靠憋勁,促使腸道蠕動而平緩排便。養成這種行為方式,無疑對健康是十分有益的。

6、心理暗示

早上是一天中最美好的時光,這個時候,可以給自己的心靈進行激勵。比如對鏡自我微笑,或者是聽一段音樂,這一整天,都會擁有好心情。

一日之計在於晨

告訴你幾種換得好心情的方法,讓你開心減壓。

音樂喚醒:鈴聲大作的鬧鍾會讓神經受傷。一個輕鬆的起床儀式很有必要,比如選張喜歡的CD,用上音樂定時,美妙的音樂會在耳畔輕輕柔柔地喚醒你,帶給你一天的好心情。

為自己做頓早餐:有人寧願多睡半小時也不肯讓自己吃一頓可口的早餐。其實一天三頓飯早餐最重要,早餐是一天活力的來源,為了多睡一會兒而省掉早餐是最不劃算的,一來健康大打折扣,二來失去了享受寧靜早餐的美妙感覺。下決心明天早起半小時為自己做頓可口的早餐吧!帶給你精力充沛的一天。

撣撣灰,吸吸塵:廚房的碗筷堆得快溢出水池,窗上積了一層灰,髒衣服滿地都是。與其惹得自己心煩意亂,不如花點時間吸吸塵、擦擦灰,整理一下。當你環視四麵時,心情會無盡暢快。

遠離電視:研究顯示,以看電視為生活重心的人,比較不快樂。是的,有時候躺在沙發上,從早上盯著電視一整天。

中醫支招春季養生

春季保健把握“三春”的不同

春天花開的季節,春天也是一首美麗的詩,春天似乎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春天,陰退陽長,寒去熱來,伴隨萬物的生發,人體的新陳代謝也日趨旺盛。然而,春風不僅是送暖,一些病原微生物也會在此時“複蘇”,隨風而來,乘機而入。氣象醫學的研究表明,四季養生保健,不僅要注意“天時”,在春天,還須把握“三春”的不同。

早春,冬寒常會“複辟”

注意防風、“春捂”

乍冷乍熱,氣溫仍較低,冬寒常會“複辟”,風邪開始肆虐,易致人傷風感冒,故要加強保暖,並注意防風,“春捂”一段時間,“捂”過“倒春寒”。對於一些血管壁彈性減退、血管舒縮功能降低的老年人和高血壓患者來講,春寒可致腦血管痙攣,誘發中風,須加強防範,當出現中風先兆時,應及時就醫。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春節過後是甲肝的高發季節,要針對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這三個環節,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預防。

仲春,“春眠不覺曉”

“冬眠”的宿疾會卷土重來

隨著氣候逐漸轉暖,人體常會出現“春眠不覺曉”的“春困”現象,要注意從起居、飲食等方麵進行調整,予以排遣。春暖花開時節,不少人可因空氣中飄浮的花粉而過敏,有的人還會發生哮喘,甚至危及生命,既往有花粉過敏史的人,應避之有時,盡量少出門。在暖風吹拂之下,作為人體外部屏障的皮膚也會受到影響,引發桃花癬、蕁麻疹、神經性皮炎等病變,要加強對皮膚的保護,以免加重損害。“菜花黃,癡子忙”,此時氣流、氣壓、氣溫、濕度等氣象要素的不規律變化,易引起人的情緒波動,對外界環境刺激極為敏感的精神病患者,往往會出現精神反複無常,以致病情加重。冷暖交替的氣候,還會影響到冠狀動脈舒縮功能以及供血,誘發心肌梗塞。

晚春,氣溫升高易“上火”

預防體內積熱

氣溫日漸升高,人體產熱及排汗增加,常會發生瘡癰癤腫等化膿性皮膚疾病,兼之蔬菜淡季,還可致口腔炎、口角炎、舌炎等病患。

針對這些“上火”的表現,可適飲綠豆湯、赤豆湯以及綠茶,以防體內積熱,並增加黃綠色蔬菜與時令水果的食取,補充維生素和無機鹽的不足,少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鍋以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熱之品。夏天臨近,細菌開始大量繁殖,要格外注意飲食衛生,搞好食品的清潔、消毒,嚴防急性胃腸炎、菌痢、食物中毒、傷寒、感染性腹瀉等消化道傳染病從口而入。

春季保健要“四宜”

所謂“百草回生,百病易發”,人當此時應特別關愛自己的身體,年老體弱多病者更要防治病情加重,或舊病複發。

春季是萬物生發的季節,氣候變化以風為特點,天氣由寒轉溫,草木生發萌芽,萬物複蘇,人類的新陳代謝也開始變得活躍起來。人體內以肝、膽經脈的經氣最為旺盛和活躍。春天陽氣生發,風和日麗,樹林、河水邊的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對人體很有利,人們應盡量多到這些地方活動鍛煉。如果春季養生保健得法,將有益於全年的健康。

依據古人的養生經驗,春季防病保健應該做到“四宜”。

穿著宜春捂

《壽親養老新書》中說:“春季天氣轉暖,衣服宜漸減,不可頓減,使人受寒。”春季寒氣未盡,宜多穿點衣服,熱一點無妨。“春捂”是保養人體陽氣的科學方法,隻有視氣溫變化,捂得適當,才能不致使春日寒氣侵犯人體。陽氣旺盛,抵抗力強,能有效地預防感冒、肺炎和流腦等疾病。患有高血壓的中老年人,要根據當天氣溫調節衣著、防寒保暖,可預防中風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