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不良環境是誘惑青少年吸毒的溫床按照社會學的劃分,中學生一般生活在這樣三種環境中:家庭環境,學校環境,社區環境。因此,社區也被稱之為“第三環境”。
有一個年輕人吸毒成癮,很快就家徒四壁了,為了能繼續吸毒,他先把海洛因白送給鄰居四個12歲左右的孩子品嚐。四個孩子上癮後,每次不得不從他那裏高價買毒品,而那個年輕人用這種卑鄙的手段滿足了自己的毒癮。
在一個社區中,隻要發現有一個吸毒者,追下去,往往就能發現若幹個吸毒者。許多人難以理解為什麼吸毒者比較集中,其實,這很簡單。吸毒者都知道,吸毒是違法的,而販毒是犯罪。吸毒的人,一般經濟上是不堪重負的,他上了癮,要吸下去,就要發展新的吸毒者,把毒品以高價賣給其他人。如此滾雪球一樣,吸毒者的隊伍就越來越龐大。但他知道“吸毒違法,販毒犯罪”,所以他發展新的吸毒者首先要在同一個社區內的朋友圈裏尋找,這就是“直銷”。因此,有吸毒者的社區往往就是最值得警惕的社區。在這樣的社區裏生活,更要提高對毒品的自我抵製能力,稍一不慎,就會被"以販養吸"的吸毒者拉下水,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
在這樣的社區內生活,隻有一種方法是可取的:遠離“毒朋友”,一旦發現了吸毒者,就告發他。 這不僅僅是為了保護你自己,也是為了保護你的家人和朋友。
有這樣的家長,他明明知道自己居住的樓群中有幾個吸毒者,卻視而不見。他說:我開始以為這不關我的事,我管它幹嘛!”但過了一段時間,他痛苦地發現,自己的上中學的兒子已成了毒品的俘虜。
雲南南部的一個村寨,幾乎全村人都吸毒,而且,有20%的人已經進入"注射階段",其他人都是海洛因和鴉片混合成癮者。他們個個身體消瘦,精神萎靡,再也拿不起鐮刀、扛不起鋤頭,全村土地荒蕪,死氣沉沉。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但如果我們都把禁毒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情,一旦發現毒品之火,哪怕是一個苗頭,就緊緊配合政府有關部門,盡自己的力量去撲滅它,這就會造福於你的家人,也造福我們的國家。
青少年防毒的五大絕招:
1.直截了當法——堅定直接地拒絕引誘。
2.金蟬脫殼法——根據不同情況找借口委婉拒絕。
3.主動出擊法——立刻提出反建議。
4.秘密報案法——尋找機會偷偷告訴你依賴的人,或者秘密撥打110報警,民警叔叔會迅速給予你幫助。
5.及時告知師長法——當毒販毒友逼你吸毒並威脅你時,一定不要被他們威嚇住,要在第一時間告訴你的師長。
青少年防毒的四個“一定”
1.一定要學會說“不”,遠離毒友,盡早堅決脫離容易使全自己墮落的小圈子。
2.一定要多與父母師長溝通,互相體諒和關心;勇敢麵對人生挫折。
3.一定要打破僥幸心理或好奇心理,一次吸毒,終身戒毒。
4.一定要積極舉報吸販毒行為,這樣才能保護自己和家人,避免受到毒品的毒害。
有人說,生命是流星一劃而過,無影無蹤;有人說,生命是浪花一閃而去,不留痕跡。是的,生命屬於我們隻有一次。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真正做到珍惜生命,遠離毒品,成為一個有理想、有報負的好學生、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