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六篇地震災害的自救互助與氣象災害防護知識(1 / 3)

地震災害的自救互助知識

一、什麼是地震前兆?

一些較大地震發生之前,未來震中及其外圍地區會出現各類平時未曾出現過的與地震活動有關的自然現象,稱之為地震前兆或地震異常。人類能憑借感官直接感知或利用一些簡單工具即可測出來前兆,叫宏觀前兆;隻能借助高精度儀器才能檢測出前兆,叫微觀前兆。

地震前兆呈現複雜性和多樣性。常見的宏觀前兆有地下水異常、動物習性異常、地聲、地光、火球等等;常見的微觀前兆有小地震活動及地磁、地電、重力、地應力、地形變異常等等。宏觀前兆由於易被群眾直接感知,成為地震群測群防工作中的重要觀測內容。

動物前兆

動物前兆是最重要的宏觀前兆之一,引起人們的普遍關注。國內外科學家已發現130種動物在大震前可能有異常反應,其中生活中易見的有幾下種,如馬、牛、雞、蛇、龜、鯽魚、草魚、蜜蜂、蚯蚓等等。

地下水前兆

一些地下水有可能把地震活動的信息帶到地麵,因此地下水也被作為重要的地震宏觀前兆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

地下水異常主要是:不合規律的流量增減、水溫突變、發渾發響、變色變味、冒泡、漂油花等等。

公眾在發現宏觀地震前兆後要及時報告當地地震部門;采取合理的避震方法,提高安全脫險的成功率。

二、地震發生前的避災措施

1.家中應準備救急箱及滅火器,須留意滅火器的有效期限,並告知家人所儲放的地方,了解其使用方法。

2.知道瓦斯、自業水及電源安全閥如何開關。

3.家中高懸的物品應該綁牢,櫥櫃門窗要鎖緊,重物不要放在高架上。

4.在任何地點都要了解所處的環境, 並注意逃生路線,平時須做事發的演習。

5.若您有家庭成員不會說漢語,替他們準備好書麵的緊急卡,注明聯絡地址電話。

6.替您的重要文件資料(例如銀行賬號等)、有價物品等做備份,放在安全的儲物盒中,置於其它城鎮。

7.地震前了解最近的警察局及消防隊在何地,並向當地紅十字會或相關機構詢問緊急的避難所及救護機構的位置。

8.多準備一副眼鏡及車鑰匙擺在手邊,準備一些現金及零錢在身邊,以免停電時無法使用提款機。

三、地震發生時,抓住震前十幾秒鍾

大震的預警現象、預警時間和避震空間的存在,是人們震時能夠自救求生的客觀基礎,隻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識,事先有一定準備,震時又能抓住預警時機,選擇正確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間,就有生存的希望。

避震要點:

1.大多數地震是有感或輕度破壞地震,遇震時一定要鎮靜,並就近躲避。

2.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

3.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於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外開闊、安全的地方。

4.夜間發生地震,不要因為尋找衣服和穿衣,而耽誤時間,要爭分奪秒地向安全地點轉移。不可以轉移到安全地段因未穿外衣,又返回取衣服。身體應采取的姿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燈火,因為空氣中有易燃易爆氣體。

四、地震發生後的避災自救措施

1.察看周圍的人是否受傷,如有必要,予以急救,或協助傷員就醫。

2.檢查家中水、電、瓦斯管線等有無損害,如發現瓦斯管

有損,輕輕將門窗打開,立即離開並向有關部門報告。

3.打開收音機,收聽緊急情況指示及災情報導。

4.不要在地震過後就立刻使用電話。

5.檢查房屋結構受損情況,盡快離開受損建築物。

6.盡可能穿著皮鞋、皮靴,以防震碎的玻璃及碎物弄傷腿腳。

7.聽從緊急救援人員的指示疏散。

8.地震災區,除非經過許可,請勿進入,並應嚴防歹徒趁機掠奪。

9.注意餘震的發生。

五、避災自救口訣

大震來時有預兆,地聲地光地顫搖,雖然短短幾十秒,做出判斷最重要。

高層樓撤下,電梯不可搭,萬一斷電力,欲速則不達。

平房避震有講究,是跑是留兩可求,因地製宜做決斷,錯過時機諸事休。

次生災害危害大,需要盡量預防它,電源燃氣是隱患,震時及時關上閘。

強震顛簸站立難,就近躲避最明見,床下桌下小開間,伏而待定保安全。

震時火災易發生,伏在地上要鎮靜,沾濕毛巾口鼻捂,彎腰匍匐逆風行。

震時開車太可怕,感覺有震快停下,趕緊就地來躲避,千萬別在高橋下。

震後別急往家跑,餘震發生不可少,萬一趕上強餘震,加重傷害受不了。

六、如果被壓怎麼辦

震後,餘震還會不斷發生,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穩定下來,設法脫險。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它危險物;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時再被埋壓;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後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濕衣物捂住口鼻;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

七、怎樣救助被埋壓人員

注意聽被困人員的呼喊、呻吟、敲擊聲;要根據房屋結構,先確定被困人員的位置,再行搶救,以防止意外傷亡;先搶救建築物邊沿瓦礫中的幸存者,及時搶救那些容易獲救的幸存者,以擴大互救隊伍;救援需要講究方法,首先應使頭部暴露,迅速清除口鼻內塵土,防止窒息,再行搶救,不可用利器刨挖;對於埋壓廢墟中時間較長的幸存者, 應首先輸送飲料,然後邊挖邊支撐,注意保護幸存者的眼睛。

對於頸椎和腰椎受傷的人,施救時切忌生拉硬抬;搬運時,應用門板或硬擔架;對於那些一息尚存的危重傷員,應盡可能的在現場進行救治,然後迅速送往醫院和醫療點。